什么是企业信用代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实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是一项重要改革。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际上相当于企业的身份证,号码长度与个人身份证相同,由18位数字组成。公司信用代码查询流程:登录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输入公司、企业、机构名称进行查询。

企业在从事下列活动时应提供信用代码:

(1)申请银行贷款;

(2)申请减免税收或土地等优惠政策;

(3)向担保公司申请担保;

(4)签订经济合同时的信用审查和经济合同鉴证;

(5)进行其他融资或其他信贷交易。

无效的信用代码

(1)代理审批登记证书被依法吊销;

(二)依法宣告破产;

(3)解散;

(四)依法被撤销的;

(五)依法终止的其他情形。

三证合一后,社会信用代码只有一个,所以组织机构代码、税号、许可证注册号没有区分,全部用一个号码代替。综上所述,企业信用代码可以通过登录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查询。具体流程可以根据以上内容,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调整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通知》第一条第(二)项规定:“按照‘三证合一’,按照‘一照一码’的工作要求和既方便纳税人又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 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自2015 10 1起,对新登记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纳税人识别号采用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 即新登记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纳税人识别号采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8位,已登记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继续使用原纳税人识别号1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