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重组和股价有什么关系?求求各位大神

关于资产重组的投机是有风险的。资产重组并不会给任何股票带来“爆炸式”的收益。从二级市场来看,由于大盘蓝筹股的资产基础较大,资产重组对中小盘股票的增值效应明显。从过去的历史来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市场,股价往往对资产重组带来的股东价值反应过度。一旦投资预期得不到满足,股价也难逃下跌的命运。据《CICC》报道,在1996-1997以上海实业、北控为代表的港股红筹股注资热潮中,股价也实现了翻番,在股价上涨的过程中,投资者的预期不断上升。但能注入上市公司、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的资产毕竟有限。以上海实业为例,其股价从5元涨到56元,但一年后又跌回10元。整体上市等资产重组的市场风险在哪里?CICC认为,集团公司向上市公司注资能给投资者带来的好处主要在于收购价格相对于合理市场价格的折扣。一般情况下,收购价格会对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给予一定的折扣,但这种折扣往往反映了注入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如果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上同类资产的市场价,那么该收购将损害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公司应当从市场上购买同类资产。在香港市场,中国联通在之前的注资中采用了市场定价的原则,注资后每股收益充其量只增长了10%-20%。此外,古今中外,大股东虚增注入资产利润或以固定价格从小股东手中套现的案例也不少。这种风险不仅在国内市场存在,在成熟市场也存在。随着国内市场非流通股不断转为流通股,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注资风险将大大增加。股价高不利于重组,股价涨幅过大会阻碍重组。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市场的注资定价并不完全市场化。一般以拟注入资产的评估净资产值为基础定价(对应市净率1)。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平均市净率在3倍左右,相对于合理市值往往给予较高折价。以沪东重机为例,其宣布注资前股价为30元,市净率为6.8倍,但注资价格仅为1倍市净率,价格折让高达85%;注资使上市公司利润增加122%。所以一旦重组注资的消息泄露,往往会刺激股价提前反映,出现大幅上涨。对于理性的集团公司,如果注资交易方式是通过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而非现金交易,其注资意愿不仅取决于注资价格的折扣,还取决于认购股份的价格。在股价高的情况下,首先意味着增发股价较高,大股东换股数量少,控股权增厚效果有限;其次,高股价意味着未来股价下跌的可能性越大,大股东要承担注资后股票市值缩水的风险。因此,当股价在资产重组消息的刺激下大幅上涨甚至反应过度时,理性的投资者会选择等待股价下跌后再增发,当然,除非控股股东有意大幅转让上市公司利益或者套现高层资产。注资消息在股价中提前反映得越充分,所需的资产折价就越高。未来一旦收购价折价达不到市场预期,股价下跌的可能性就越大。从a股市场和香港市场的对比来看,由于a股市场监管力度相对有限,注资重组的消息通常会通过内幕交易提前反映到股价上,股价涨幅更大,投资者要求买入价折价更高。一旦收购未能达到投资者的预期,股价会跌得更厉害,尤其是在a股市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上市公司的注资或整体上市计划都与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捆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