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垃圾桶”也有概念股?产品还没上市,涨停了。
每到深夜,总能看到几个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人,将未分类的垃圾“偷偷”放进垃圾池。
200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生效,垃圾分类保卫战正式打响。决定垃圾能不能正当扔掉,会不会被罚款,会不会继续绑在每个人的脑子里。
在条例实施后的头一两天,a股的一家上市公司变得不平静...
这家公司叫山茶花股票。没接触过的人乍一看会误以为公司主营业务是茶叶销售,很难将其与垃圾分类联系起来。
据了解,山茶花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3月,于2017年2月在上交所上市。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以日用塑料制品为主的家居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基本涵盖所有与家居相关的日用产品,单品超过1500,垃圾桶是其产品之一。
6月28日,多位投资者陆续向山茶花股份董秘询问,公司生产的垃圾桶是否可以分类,分类垃圾桶是在生产还是预生产,分类垃圾桶是否有技术储备,垃圾桶近期销售情况如何。
对此,茶花股份董秘回复称,垃圾桶是公司重要的产品品类之一,新的垃圾分类政策有利于带动相关产品的销售,公司正在积极研发。
秘书长的这个回答也让很多投资者给山茶花股份冠上了“分类垃圾桶第一股”的称号。
但猫姐在山茶花官网、天猫、JD.COM等线上平台发现,公司目前只有普通家用垃圾桶,还没有分类垃圾桶上市。
为了赶上这波分红,山茶花股份也是趁热打铁。猫姐搜索其招聘信息,看到工程师、设计师、仓库等多个岗位大多在6月底发布。
新一周的第一个交易日,截至毛妹截稿,山茶花股份开盘即被涨停。
近年来,山茶花股份面临着不小的业绩压力,这也是其迫不及待地切入分类垃圾桶细分领域的主要原因。
2018年报显示,山茶花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63元,同比增长5.89%;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下降26.96%。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毛利率下降4.1%至25.8%。
山茶花主营业务分为塑料制品和非塑料制品,其中塑料制品销售额6.78亿元,非塑料制品销售额0.81亿元。
茶花生产所消耗的原料主要是PP等石化商品,主要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泰华等石化巨头的经销商处采购,其价格主要受油价波动的影响,而国际油价的波动因其金融性质难以预测。
从2016到2018,山茶花股份的毛利率已经从33.28%下降到25.8%,这是很明显的。同时,其净销售利率也从13.63%降至8.97%。毛利率和净利率双双下降,盈利能力不言而喻。
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山茶花股份的存货周转率略有上升,但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这也意味着公司对下游客户的话语权有所削弱。
2013年,山茶花归母股净利润峰值1亿元。但之后公司始终没有实现净利润超过6543.8+亿元的“小目标”,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00万、9000万、9654.38+亿、9400万、6800万,增速均未超过3%。
对此,山茶花股份也合理设定了2019的经营目标,即营业收入力争实现8.77亿元,净利润目标7522万元。
怕错过机会,这大概是山茶花股份目前最大的顾虑。
山茶花上市之初,希望通过募集资金5.02亿元,用于投资全资子公司山茶花家用塑料制品(连江)有限公司的“新型家用塑料制品项目”、“新型婴儿用品项目”和公司的“R&D中心建设项目”。
但上市一年后,山茶花(婴儿用品新品项目,年产800万瓶、3200万个奶嘴、309万套婴儿用品)募资项目被叫停,涉及金额6543.8+0.22亿元。
对此,山茶花股份认为,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等原因,国内母婴消费群体正迎来消费趋好的趋势;目前国内婴幼儿喂养产品市场以国外品牌为主,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国外品牌;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喂养产品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不断变化;创新的空间很窄。
但仔细观察中国母婴市场可以发现,2018年中国整个母婴行业的市场规模接近3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15%。整体增速比较喜人,实际情况并没有山茶股份担心的那么不堪。
其实归根结底,由于山茶花业绩增长乏力,缺乏自信,截至2019年一季度,其净利润下降了9.19%。剩下的三个季度,山茶花能取得多少成绩,能否抓住垃圾桶分类的机会,还有很大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