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十年的公司陷入困境。这个时候该不该辞职?

如果说每年春节前都有一波辞职潮,那么春节后的辞职潮已经被疫情击退。我的朋友张莉几年前有一个计划。辞职的主要原因不是跳槽,而是因为公司“不合时宜”而“被动辞职”。

其实公司早在年前就已经裁掉了一部分员工,保留了一部分核心员工,但是公司财务依然吃紧,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张莉不知道如何选择是否现在离开。如果现在继续留在公司,只能和公司同生共死,现在还不得而知。如果选择早走,毕竟在公司工作多年,老板对自己也不错。

而且年前裁员的时候,老板已经和每个员工沟通过,说明公司的情况,看看员工是否愿意留下来。现在留下来的都愿意,公司也在用人。如果这个时候选择离开,确实是“不忠诚”。在这方面,张莉很尴尬,不知道如何做出选择。的确,当员工面临这样的情况时,他们会有一些选择上的困难。2019年虽然是经济寒冬,但一些互联网公司裁员不少,暂时可以“脱胎换骨”了。但有些企业没能熬过这个冬天,这次疫情让很多企业岌岌可危。

其实从员工的角度来说,如果公司“精疲力竭”,选择离职也无可厚非,但可能只是从员工的角度来说。或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公司真的没救了,真的可以选择离开吗?总的来说,公司经营存在三大问题:经营状况、债务危机、战略决策。

01.操柞件

管理不善是大多数公司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旦公司经营状况出现问题,除了外部环境外,还会受到公司自身业务经营的影响。

一、市场环境

有些行业对当前的市场环境、行业发展和政府政策有直接影响。例如,在当前疫情期间,由于外出人数减少,大多数餐饮和旅游行业不得不暂停营业。

第二,企业运营

有些行业因为市场饱和度高,蛋糕也就这么大,有的公司只能分到一点蛋糕,有的公司甚至分不到一杯羹。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公司没有业务,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来源。尤其是一些服务型企业更为明显。没有自己的产品,只提供服务。一旦没有生意来源,基本相当于“断粮”。所以企业生存的最大原因就是经营状况是否正常。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意味着企业无法生存?其实大部分企业都会找到出路,扭转乾坤,最后活下来。比如巴尔斯顿街区,菲普斯广场等等都是这样的模式,总有一天会有转机的。

02.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对于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压力。债务危机通常发生在上市公司,公司的流动资产比率已经超过公司的借款比率,因此资产资不抵债,容易发生债务危机。

第一,企业本身

有些公司经营到一定规模,或者刚成立的时候,会向银行贷款,扩大规模或者发展业务。但在市场上,由于经营状况不佳,公司流动资产未能达到预期,公司借款已超过公司总市值,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极差。这时候就容易出现债务危机,导致资不抵债。

第二,市场秩序

企业债务危机的另一个原因也与市场秩序直接相关。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比如,国有企业产权不清,对国有资产的责任意识不强,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债务负担加重。不正当竞争严重。一些企业为了谋取自身利益,不惜采用商业贿赂、虚假广告等不正当手段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骗取签订合同,或者借机占领市场,碾压竞争对手。这使得受害企业产品积压,陷入危机,不得不靠借拖债为生。

企业债务危机可以说是企业的经营灾难,往往超越企业的边界,对其他相关经济主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起连锁反应,概括为社会经济危机。比如美国进口商APEX的财务危机,就把远在中国的长虹拖进了泥潭。受利率和资金利润率的影响,财务杠杆会产生负面影响,产生财务风险。当企业出现债务危机时,不要恐慌,不要抱怨,不要责怪公司,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有信心,企业会想办法度过难关。

03.战略决策

导致企业经营不善的第三个原因是战略决策。就像航行中的航海家一样,这艘船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战略决策直接关系到老板和公司高层。他们是带领公司走向何方的人。如果方向不对,就不好调整了。就像搜狐的张朝阳,在具体的业务发展上,出现了战略不清晰的问题,导致搜狐走上了不归路。如果公司的战略决策有问题,基本上说明公司的“运气”也差不多,至少是时间问题。如果你已经意识到公司的战略有问题,可以尽快跳出这个圈子,为自己规划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选择“去”或“留”

无论哪种情况,当公司出现经营危机或经营不善时,员工个人应该如何选择?

01.共渡难关

如果公司出现经营状况或债务危机,但不是战略决策失误,可以考虑在公司出现转折的时候留在公司共度难关。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选择和公司共渡难关,这需要分几种情况。

(1)公司合伙人

如果属于公司的原合伙人或创始人,大部分人会在对公司负责的基础上,选择与公司共渡难关。说白了,公司不仅是老板或者其他合伙人的,也是自己的。如果你在关键时刻选择什么都不做,那么公司的员工就不会为此受苦。

(2)公司的老员工

当公司陷入危机时,大部分老员工都会选择为公司做出自己的贡献。我有个朋友在公司快十年了,也是公司的老员工。公司出现危机,大部分员工离职。只有他留了下来,继续做好自己的公司。同时承担了公司的大部分工作。当时公司只要招人,没钱招人。只有一个人可以为几个人工作。后来公司财务状况回升,他自然成了公司的“功臣”。

虽然他没有选择留下来当“英雄”,但至少他在公司呆了这么多年。凭他的情怀,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公司走出困境。

(3)公司的核心员工

作为公司的核心员工,当然是公司发展业务,获取利润的主力军。当公司遇到困难或者瓶颈的时候,如果你是公司的核心员工,你就应该为公司做出贡献。就像我的朋友张莉,作为公司的核心员工,她的老板每天都对她很好。除了在公司有成就感,她对老板也有一颗感恩的心,自然会选择留下来,共度难关。当然,以上三种情况都是普遍现象,很多人会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来选择去留。

对于普通员工来说更是如此。员工与公司的关系虽然属于劳动关系,但说白了就是业务关系。但是,只有在关键时刻,才能真正看出谁对公司“忠诚”。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选择与公司共渡难关,公司会视你为终身“英雄”。自然有些福利是你不可或缺的。

02.另寻出路

无论是“钱”还是“爱”,成年人的世界都不是那么简单。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家庭的人来说,如果公司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或者只能发基本工资,为了保证正常的生活开支,那就只好另谋出路了。有时候,我们不想和公司共渡难关,但现实太残酷了。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每天都要面对高额的房贷、车贷、每月高额的消费支出等等。如果他们要保证正常的生活开支,可能就要靠那点工资了。当没有经济收入或收入较低时,除了要还清各种贷款,自然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大家愿意选这个吗?如果家里有存款,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如果没有,你可能需要提前为自己做好规划。所以,大家都不容易。公司有公司的苦衷,员工有员工的无奈。如果员工个人条件不允许,员工另谋出路,尽快找到工作是很正常的。当公司陷入危机时,该不该离开?或许,你应该问问自己,是想和公司共患难,还是尽快寻求个人职业发展。

最后,你是选择与企业共渡难关,还是另辟蹊径,都无可厚非。我们奋斗的原因是不想让公司失望,也想为公司化险为夷,渡过难关,迎接温暖的春天。所以,不要说公司和员工只是“买卖”。如果是这样的话,有时候肯定是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