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医疗的应用
整体来看,国内已经兴起的智慧医院项目具有以下功能:智能分诊、手机挂号、门诊电话查询、取报告单、看化验单、在线问诊、医院医生查询、医院周边业务查询、医院地理位置导航、医院科室导航、疾病查询、药物使用、急救流程指导、健康信息播报等。实现了从身体不适到完成治疗的“一站式”信息服务。智慧医院的应用需要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医院、具体的科室、具体的医生,患者和医生点对点连接。绝不等于在网络平台上跳过医院,直接把患者和医生圈起来。国内代表:浙大一院“掌上浙一”,掌握健康。
个人健康记录管理服务
如何管理个人健康档案?患者想要了解自己的病历,除了通过一份又一份纸质病历,根本无法查阅。在哪个医院住了几天,用了什么药,上次是怎么治疗的等等。每次复查或者生病,总要翻病历。时间长了,可能会记不清楚,或者记错。随着移动医疗服务的出现,每个患者都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查看自己在医院的历史预约和病历,包括门诊/住院病历、用药史、治疗情况、相关费用、检查单/清单的图形报告、在线咨询记录等。不仅可以及时查看自己的健康状况,还可以24小时在线咨询医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身体不适先自查,小病先咨询,大病再去医院”的正确性。国内代表:宁波市第一医院的“流动医院”。
移动医学图书馆
多年前电子书和在线阅读的实现,对纸质书、印刷厂和线下书店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医学文学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并不像言情小说、科普杂志那么容易在书店买到或者百度搜索到。很多时候,医学生需要在相关网站注册付费才能阅读。随着智能手机和pad的不断发展,许多开发者探索更多的固有资源,以使他们的应用程序卖得更好。所以阅读不仅变得方便、随意,而且更有效。从权威医学词典中查询药物数据库、疾病数据库、症状数据库,临床病例分析,甚至在线阅读、下载医学期刊,都给医学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国内代表:丁香园用药助手。近两年来,智能手机和移动医疗开辟了很多新的创业机会和应用场景,各种新玩家蜂拥而入,主要分为面向医院和医生的B2B模式和直接面向用户的B2C模式。前者认为专业人员提供医学知识为主,后者则是“自查+咨询”的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应用。智慧医院应用的问世,不仅为大众简化了就医流程,降低了医疗费用,还增加了被医生重视的感觉。对于医生来说,不仅可以减少工作时间,还可以提高患者管理质量,提高诊疗水平,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患者的认可;对于医院来说,可以直接了解患者需求,服务患者,提高服务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