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增长率超过40倍!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创新高,上市公司受益

2022年,全球储能市场延续了2021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在欧洲、北美、中国等主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规模再创新高。

GGII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锂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1.30 GWh,同比增长率为1.70%。从出货产品的应用来看,电能存储仍然是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比超过70%。家用储能和便携式储能表现超预期,通信储能市场份额相对稳定。

根据GGII最新统计,国内主要储能锂电池企业订单增速几乎超过200%,部分企业的生产进度已经到了2023年的Q2。部分头部电池供应商2023年释放的产能已经被下游客户2022年Q2锁定。GGII预测,2023年一二线品牌的储能电池仍将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

根据CICC的分析,全球储能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挥发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增加,这增加了电力系统的不稳定性。预计2023年全球风光装机将迎来高增长,催生储能等柔性资源需求。我们看好2023年全球储能锂电池需求的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锂储能电池按终端应用领域可分为三大类:电能储能、家用储能(含便携式储能)、通讯储能。其中,储能包括发电侧、电网侧和工商业用户侧,储能在该领域主要配合电力调峰、辅助动态运行和可再生能源并网。家用储能(包括便携式储能)主要服务于家用和户外运动、应急救援等。通信储能主要是指4G/5G等通信基站的备用电源,用于防止停电、缺电事故导致通信系统网络瘫痪、中断。

GGII预测,到2023年,国内锂电池出货量将超过1TWh,同时引领上游电解液出货量达到百万吨级。

综合来看,国内参与储能赛道的企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老牌锂电池玩家(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等。)谁专注于储能领域;第二类是从其他锂电池赛道进入储能领域的玩家,第三类是市场新进入者。

从竞争格局来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以24.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次是比亚迪、韩国三星SDI和韩国LGES,四家公司的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份额总和接近70%。郭萱高科、亿纬锂能、彭辉能源、派能科技等也在10行业之列。

从出货量增速来看,2022年海晨储能排名第一,达到40多倍。亿纬锂能、袁晶电力、瑞普蓝骏、彭辉能源排名第二,涨幅在5 -10倍之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郭萱高科、赣锋锂电、中创新航位列第三,增速在3 -5倍之间。比亚迪、派能科技、新能安出货量增长率达到1 -3倍。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跨界储能上市公司有永泰能源、美的集团、三一重工、ST开元、海能实业、ST龙晶、杨明智能等。

分析人士表示,中短期内,一流老牌玩家仍将主导市场,其渠道、品牌、产能优势短期内难以撼动。然而,由于储能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二级和三级玩家有望通过差异化产品、专注于特定细分市场和逐步释放产能来冲击一级老牌玩家的市场地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GGII指出,2023年,锂储能电池尤其是大型280Ah锂储能电池的供应商数量将进一步增加,供应商产能将稳步释放。明年整个市场不太可能出现“一芯难求”的现象,下游系统集成商的电池采购压力有望稳步降低。但产能的快速释放也将带来明年储能锂电池产能过剩的风险。

三四线品牌和部分新玩家可能会因为产品滞销而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上述不具备产品性能持续升级或生产品控与一二线衔接的制造能力的玩家,将成为此轮储能发展周期中第一批被淘汰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