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球掀起美元化浪潮?
从历史上看,美元霸权本质上是美国实力的产物,也是美国滥用金融霸权的具体表现。俗话说,风水轮流转。当前,随着美国在世界上影响力的减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确实在快速崛起,世界新旧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从而形成“美元化”的根本动力,导致许多国家寻求美元的替代品,全球货币体系面临重塑。
?近年来,放眼全球,无论是拉美、非洲、中东、欧洲还是亚太,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实施美元化,全球“美元化”迎来一轮高潮:
首先,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最近访华时提出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二是中国进出口银行与沙特阿拉伯国家银行达成首笔人民币贷款合作;第三,巴西政府宣布直接用本币与中国结算;第四,印度宣布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可以用印度卢比结算;第五,今年4月26日,阿根廷经济部长费利佩·马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阿根廷停止使用美元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转而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大幅削减美债、加快外汇储备多元化等措施导致美元在国际结算中的垄断地位受到冲击,从而使“美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据相关媒体报道,近年来,许多国家开始大幅减持美债。小伙伴们都知道,日本是美国的铁杆盟友,持有的美国国债一直居高不下。即便如此,2022年日本还是接连卖出了2245亿美元。相应的,各国央行也在加快储备黄金的步伐。
在各国“美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候,随着中国整体力量的不断显现,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异常活跃;与此同时,在加快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试图打破美国SWIFT在跨境支付结算中的垄断地位。比如俄国的SPFS、欧盟的INSTEX、中国的CIPS都是用本国货币开发的跨境支付结算系统,完美绕过了美元管制,将打破原有美元和SWIFT系统的垄断。
随着区域内各国金融合作的不断加强,弱化对美元的依赖已经达成* * *共识,这就促成了美元化。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近年来,各国之间的区域金融合作非常密切,各国抱团削弱合作区域内对美元的依赖是常有的事。比如,金砖国家规定在合作区域内共同制定相对可靠的国际结算替代机制,探讨建立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能性;同时,上合组织决定在合作范围内增加本国货币的使用;东盟成员国也达成共识,通过本币交易计划,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样,随着各国区域金融合作的不断加强,区域间的“美元化”金融合作将逐步建立和完善,货币协调、跨境支付等相关结算模式也将逐步完善。区域内的“美元化”会形成* * *意识,并逐渐外溢,凝聚成全球性的美元化浪潮,从而给美元的垄断地位和美元支付体系带来巨大冲击。
俗话说,瘦骆驼比马大。虽然全球出现了去美元化的浪潮,但长期以来,美元仍然占据着全球货币结算、支付和清算的通道,在国际外汇、国际金融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美元网络。短期内,去美元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从长远来看,货币体系多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世界多极化的必然趋势。
在我看来,全球美元化浪潮预示着国际货币和国际体系将被深刻重塑,这将打破美元的垄断地位,是世界金融周期调整的宝贵机遇。对所有国家来说,也是机遇和挑战。随着国力日益增强,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更需要抓住机遇,加快人民币在合作区域、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场景中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全球影响力和结算、支付、清算的渠道,以及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中的使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