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保工作的意义和流程

保险管理中的核保和赔款,简称“两核”,是保险管理的核心环节;双核流程是保险企业的核心流程,核保处于两个核心的中心。目前,在财产保险市场费率水平、费用水平等承保条件无序竞争的情况下,大量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利润压力。如何加强财产保险的承保,提高保险管理和盈利能力,是所有保险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财产保险承保存在的问题

1.重规模轻质量的管理顽疾并未根除。

长期以来,保险公司在总公司对各级分支机构和人员的考核中,都将保费规模指标视为至宝。甚至保险监管部门也经常根据保险规模或市场份额对保险公司进行排名。本末倒置的管理和考核体系,注定了很多保险公司重速度轻效率,重规模轻管理。飞奔的商业模式促进了业务规模的非理性快速增长和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仔细甄别,实际上承保了大量垃圾标的,垃圾业务和亏损业务的市场份额迅速增加,必然导致经营效益不断恶化,偿付能力不断降低,直至严重不足。

2、核保制度不完善,或一项制度不落实。

承销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承销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承销工作高效运行的关键。目前,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的核保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核保和赔不分离,就是当出纳和会计;包销和销售没有分开,也就是裁判和玩家;片面强调核保为销售服务(多为“后线服务于一线”的误区),核保人员的职责不明确。有的公司甚至没有专门的核保部门和专职核保人员,片面追求核保工作的集中管理;更何况“全员展”的政策还在大张旗鼓地推行;核保人员的职业生涯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和实施,核保人员的激励不到位。

3.承销工作不规范,往往流于形式。

核保工作从申请人的信息资质核实、投保对象的风险评估、核保方案的制定、核保后的风险控制,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操作流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核保人只专注于被保险人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的低层次核保工作,甚至连这一层次都没有达到,比如允许事后补充关键的保险资料。这种包销和工厂流水线上的普通品控没什么区别,只是检查商品的外观;承销的真正作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4.核保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核保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核保人不仅要有丰富的保险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还要有细致的综合分析、归纳和沟通能力。但现实中,很多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的承保团队,往往存在“为所欲为”的现象。例如,在其他岗位表现良好的员工被随机纳入核保团队,而不管他们是否具备基本的核保技能,是否能够胜任核保工作(尽管他们在其他岗位可能表现良好)。也就是常说的“鼓励自己,激励别人”。但说到底,这种做法只能算是不能以才定岗,这类人员可能还有一定的转化和晋升潜力。更有甚者,部分保险公司会将面临退休、不胜任其他岗位的员工随机纳入核保人员。如此一来,外行会管内行,严重影响核保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二,如何加强财产保险的承保

1,树立利益导向的经营理念。

很难想象一家持续亏损多年的保险公司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长期稳健经营;也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一定业务规模的保险公司如何抵御客观风险,在市场上立足。因此,任何一家财险公司都应该树立以效率为导向,以品质业务为基石的经营理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优质业务规模最大化。要想改变经营理念,保险公司的决策者转变观念非常重要,因为上层的思维决定了下层经营者的思维,也决定了下层公司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2、建立健全核保制度,并认真执行。

核保制度要想在日常核保工作中发挥真正高效的指导作用,就要建立完善的独立核保人制度,对专业核保人进行有效的管理、考核和激励;真正做到权责利分明;明确单一的公司治理制度;严格的核保权限管理制度。这是核保体系建设的宏观方面。

从承保制度建设的微观方面,主要包括各险种承保规则和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实施;日常核保工作的监控与评估体系建设。他既要符合宏观核保体系的要求,又要结合具体的市场经营环境和公司具体的经营目标,达到有针对性的目标。

3.核保工作流程的改进

核保工作流程的完善,其实就是一个规范整个核保工作流程的过程。核保操作主要包括核保前、核保中、核保后三个环节。

首先是事前核保,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估计。通过实地查勘、问卷调查、财务分析、历史数据分析和往年理赔经验分析等手段,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保险标的可能发生的损失概率、损失金额、损失范围、损失程度等进行估计,以决定是否承保。

其次是过程核保,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预承保后,对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进行有效分析,结合保险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衡量保险标的的风险程度,从而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承保条件,选择什么样的风险管理技术,包括再保险技术。

三是事后核保,实际上是在事前事后对所采用的核保技术所达到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发现的问题依法采取补救措施,如根据客户的风险大小和风险特征进行分类管理;采取必要的防灾防损措施;根据理赔经验修改核保政策和核保规则。

4.核保人员的培训

核保理念的转变,核保体系的构建,核保流程的完善,归根结底都要靠人来完成。因此,拥有一支专业技能过硬、市场嗅觉敏锐、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强、沟通能力好、责任心强的承销商队伍是承销工作的关键。核保人员的培训要从核保团队准入审核抓起。对核保团队的准入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理解、把握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对当地乃至全国保险市场的当前环境有清晰的认识;对未来保险市场发展和市场机会的预见;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核保人员的培养有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方式。对于已经加入核保团队的核保人员来说,后续教育培训是加强企业文化融合,准确理解公司经营目标和理念,提高核保人员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总之,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清醒理性认识核保工作现状,加强核保制度建设,理顺核保流程,切实完善核保人员培训制度,核保工作才能真正成为提升财产保险公司经营能力的有力保障。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