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80后掌舵人“圣农”傅芬芳:理性与感性之间。
傅芬芳无疑是上帝的宠儿。这个80年代出生的女孩拥有令人羡慕的一切――青春、美貌、智慧、财富和事业。2003年大学毕业后,傅芬芳开始进入家族企业,展现了他的商业才华。25岁时,她接替父亲傅光明出任圣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成功将圣农发展有限公司推向资本市场,成为备受社会瞩目的“富二代”女企业家。
一见钟情
“我是傅光明的女儿。这是事实。我不否认这个事实。没有父亲,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我以他的品牌为荣。我父亲一直是我最坚强的后盾,但有一点,我父亲不会轻易把辛辛苦苦的事业交给一个没有责任的人,尽管我是他的女儿……”
2003年4月,傅芬芳还没毕业,父亲傅光明就给了她一个大任务——负责筹备一家三星级酒店。这是真正的“放权”:傅芬芳全面负责酒店的项目设计、土地审批、建设管理、资金拨付和未来运营管理。付光明给女儿的预算是654.38+00万元,其他没问。两个月后,学校毕业的傅芬芳被任命为集团副董事长。从那以后,她就一头扎进了这项任务。
当时父亲完全不计后果的态度激发了傅芬芳挑战自我的欲望。初生牛犊不怕虎。傅芬芳全神贯注,下定决心向父亲交出满意的答卷。
“当时原设计单位的图纸不符合要求,三星级酒店的审批权限不在县级。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于是,我带着一大堆材料去了市里的相关部门。刚开始很多人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想,你能不能是个小姑娘?后来知道我是傅光明的女儿,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傅芬芳说,他选择亲自去项目审批的各个环节,只是为了熟悉“如何经营一家公司”。当时她那张稚嫩的脸,真的让人很难把她和这个上千万的项目总经理联系起来。
2005年,圣农假日酒店如期竣工,规格远高于原计划,项目投资由傅芬芳大胆从10万元增加到2600万元,并非盲目。“要达到三星级的规格,很多方面的投资必须一步到位。”傅芬芳总能想出让父亲信服的理由。不仅如此,她还引进了大量的酒店管理人才,制定了更加全面、系统、科学的酒店管理制度。
酒店建成后顺利通过三星级评定。酒店经营有序,开业不到三个月就开始盈利。这在光泽县被称为商业奇迹。这一切都让傅光明大吃一惊,他有着“赔钱就赔钱,让女儿实战练习”的心态。
圣农假日酒店项目的成功运作,暴露了傅芬芳的商业天赋,于是她的父亲把更多的“重任”放在了她的肩上。
空降“战场”
2007年,傅芬芳再次接受了“棘手”的任务——负责圣农食品的管理。
“当时圣农食品一位高管离家出走,带走了公司大量销售人才和技术人才。过去,公司的所有业务都由这位高管负责。我和父亲从来没有参与过实际操作,这个时候父亲也不能给我太多建议。”傅芬芳描述了当时的艰难处境。当时很多下属以报销签字为名,试探这个小老板是否“欺软怕硬”。“我只能埋头苦干,无法指出这笔支出该不该。”傅芬芳苦笑道。
但是,在关键时刻,傅芬芳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因为食品企业面对的是一个终端渠道,客户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高管的离职带走了大量客户,所以公司的经营岌岌可危。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稳住局势。为此,傅芬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积极进行公关,稳定一些大型超市渠道,同时发展批发市场。
“虽然批发毛利很低,但我们可以先让公司安定下来,维持正常运营。”另一方面,傅芬芳也凭借自己的诚意留住了一些R&D技术人员。就这样,圣农食品在这个看似稚嫩的新老板的呵护下,重新焕发了生机。公司业绩一年比一年好,即使在2008年原材料价格飙升的情况下,也保持了增长势头。
在一次次的实践锻炼中,傅芬芳正在成长为一名成熟、干练的青年企业家。她开始带领公司多元化经营,根据圣农发展的需要,不断推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措施。
谈及成绩,傅芬芳说,一切都是父亲及时鼓励的结果。她告诉记者:“我父亲从未强迫我做任何事。在他眼里,我首先是个女生,他总是一步步给我增加砝码。在我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他开导我,支持我。”当被问及她现在的工作成绩在父亲眼里能拿多少分时,傅芬芳调皮地一笑:“应该有七八十分吧!”
传承与创新
作为接班人,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傅芬芳非常重视学习。2005年,圣农实业集团曾经打算整体交给一个财团。那段时间,傅芬芳每天接触到很多资本运作的信息。
“资本运营的概念和知识就是在那个时候积累的。”正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傅芬芳进一步成长起来。2009年6月22日,福建圣农发展成功上市,傅芬芳出任集团公司董事长,直接持有圣农发展5399470股,占比1.46%。此外,圣农实业作为控股股东,持有圣农发展234,793.66万股股份,占比63.63%,而傅芬芳持有圣农实业65,438+02.5%股份,即傅芬芳通过圣农实业间接持有圣农发展29,349.20万股股份。傅芬芳总共拥有圣农发展34,748,670股股份。按照当时的市值,傅芬芳的身家差不多是6543.8亿元。
保持比赢得更难。作为维护者,压力不亚于创业者。傅芬芳知道父亲是个企业家,因为创业的需要,他需要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魅力。作为一名后卫,我需要更加关注球队的实力,更加关注科学方面的工作。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成为傅芬芳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为了理清财务管理制度,她和员工一起通宵加班,查找分析错漏,通过有效的了解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她认为团队建设很重要,她把了解员工的需求,为员工设计相应的待遇作为工作内容之一。
强烈的时间感是傅芬芳的工作风格之一。每个月初,傅芬芳都会让秘书制定出他一个月的行程和时间表,他会在规定的时间内严格按照这个时间表去做约定的事情。"这将确保没有人在这个时候被打扰。"傅芬芳认真地说,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要尊重她的“原则”。
傅芬芳说:“我父亲很忙,总是陷在各种复杂的事务里。陆续来走访、汇报工作的人,有时候一件事没解决,另一件事又来了,处理一个问题往往会被几个问题打扰。所以,我很同情他,也不希望自己陷入这种境地。所以,我给自己定了规矩,并严格遵守。”
“刚开始很多人不习惯,以为我在装腔作势,但时间长了我就明白了。”傅芬芳说,“这也说明了建立规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任何制度的推行,一开始都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当遵守制度成为一种习惯,规则就形成了。”
傅芬芳的独特风格还体现在员工福利的分配上。“当老板容易凭自己的喜好评价一个员工。显然,这既不合理,也不公平。我更注重制度化管理,按岗位发工资,根据考核衡量员工价值,为员工量身定制发展规划。”
懂事的“富家养女”
作为企业创始人的女儿,父亲创造的财富足以让傅芬芳过上极其富足的生活。在这方面,傅芬芳并不掩饰她的优越感。她笑着说,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零花钱比别人多。难能可贵的是,住别墅,穿名牌,坐汽车,并没有让这个女孩沉迷于享乐。她在学习上表现出的努力不亚于任何有抱负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优秀”是很多教过傅芬芳的老师的印象。
傅芬芳并不否认,他的“悟性”与父亲的榜样息息相关。“小时候觉得爸爸很忙,没有更多的时间陪我玩,但是放学后的假期,爸爸总是喜欢带着我。为了得到和父亲相处的机会,我会很乖,一直充当父亲的小助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跑前跑后。他给员工开会的时候,我安静的坐着听大家发言。他和客户谈判,我听着不理解。”付芬芳说,进入高中后,她觉得自己“陪在父亲身边”的机会越来越多。
如今,傅芬芳更加坚信,这是父亲有意识的培养。她承认父亲潜移默化的培养行为确实对她产生了影响。“基本上,我意识到父亲的苦心应该是,在我高中的时候,他不仅带着我出入一些商业场合,还对我的教育进行了规划——建议我报考农林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傅芬芳通过与父亲的不断接触,学到了父亲沉稳干练的工作作风,同时也对父亲和父亲的事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受父亲的影响,傅芬芳开始对家族事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几十年来,我父亲一直享受着他的工作和事业。他从心底热爱这个职业。他是我最崇拜的人。他开创的肉鸡养殖生产模式是国内首创,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是对整个养殖业的贡献。这种贡献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赚钱’。”付芬芳说,这坚定了她热爱这项事业的决心。说到这些,刚刚还在笑的傅芬芳,立刻感到一种肃穆的表情。
在理性和感性之间
“工作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好在我的作息很科学,业余时间有自己的时间。这个时候我会邀请一群圈内的朋友去打高尔夫,去旅游,去购物。”
走进傅芬芳位于福州的圣农食品公司办公室,个性化的布置略显女性化,不足20平米的面积与她“654.38+0亿身家”的身份略成反差。
“圣农食品目前的情况还达不到给我个人租一间面积巨大、装修华丽的办公室的地步。”傅芬芳说,“企业花10万元租办公室无可厚非,但企业赚到100万元还要花10万元租办公室就不合理了。这涉及到企业的经营,应该符合企业的经营状况。这是属于企业的钱,不是我个人的钱。”
付芬芳说,她大部分时间都很忙,还好合理的时间安排给了她偶尔放松的机会。“当我工作空闲时,我会和一群朋友去香港购物和打高尔夫球。”她非常兴奋地在记者面前炫耀她刚从香港买回来的衬衫。她告诉记者,合适的腰部、简洁的设计、独特的细节都成为她眼中的重要因素。
“车、表、包都是名牌,这是‘场景’的需要。另外,我并不总是强调名牌,而是更喜欢风格独特的东西。比如我的项链是香港制造的,上面有我的名字,独一无二。”谈及个人消费观,傅芬芳开玩笑说。那个出差前总是在机场的飞机上买很多时尚杂志的女孩,道出了这个年龄段所有女孩的本性:“如果你是时尚杂志的记者,我就有更多的话题可以和你聊了。”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太狼考研逃犯古玄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