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钱也不缺人的山东为什么吸引不到造车的新生力量?

这种进退让很多业内人士对何忠新能源的未来多了一丝担忧。毕竟地方国资背景的企业能调动的现金资源并没有那么宽裕。

造车是财务黑洞,这已经成为各方的知识。资金问题一直是造车新势力面临的首要问题。偃师汽车、奇点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甚至传出了拖欠工资的消息。然而,工厂停建或车型推迟上市的背后不仅有技术上的困难,还有成为绊脚石的财务隐患。

在整体经济放缓、汽车销量下滑明显、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适时退出也成为造车不那么坚定的投资者的首选,新势力寻找新的财务主的难度要大得多。

昨日,车和家通过旗下子公司,耗资6.5亿元,100%收购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也就是说,正式确认了力帆保留车和家下一轮融资席位。这个事实反映出造车的新生力量需要钱,但不仅仅是需要钱。造车新势力除了钱,还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打通。在淘汰赛阶段,那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新生力量就更危险了。

定位:不是所有的新势力都能做主机厂。

汽车从来不是百花齐放的领域,但也不是赢家通吃的行业。

在中国过去的汽车产业结构中,主机厂一直占据着产业链的上游位置:供应商对主机厂毕恭毕敬,几乎有求必应;销售端的压力往往由经销商集团承担;在中国整体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时候,对于很多品牌力强大的国外车企来说,几乎所有的钱都是爆款。

所以在汽车新能源浪潮出现后,很多造车新势力都急于复制那些传统汽车巨头的地位,站在整个产业链的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