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和旧会计准则有什么区别?哪些公司将受益于新会计准则?哪些公司不好?

新会计准则对所有上市公司都有利!

新会计准则将对上市公司业绩和资产价值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带动a股价值重估,增加二级市场新的投资机会。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上市公司对其投资股票的定价方式、债务重组损益的确定、资产减值的计提和投资性房地产的计提将受到最大的影响。

股票投资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根据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将采用公允价值减去交易所的市场价格来投资交易性证券,这将反映上市公司在短期证券投资中的损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取得时以成本计量,期末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新投资准则修订了调整投资的分类,包括交易性证券投资、持有到期投资和权益性投资,其中交易性证券投资类似于原来的短期证券投资。

对于上市公司持有的法人股,新会计准则一般不将其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而是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于该类资产的计量,新会计准则规定,取得时按成本计量,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受益于这一规律,业绩提升和所有者权益增加突出的公司主要有新希望、东方集团、岁宝热电、吉林敖东、辽宁成大等。

资产减值有新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在旧的会计制度下,企业通过资产减值的操作来调节利润,包括当年大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当年大亏,下一年又赚回来,制造下一年扭亏为盈的假象;或者选择某一年大量提取,然后在未来几年慢慢冲回来操纵利润。那么对于以前资产减值的上市公司来说,一般会在新准则正式实施前冲回来,从而推动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在2006年得到大幅提升。这类公司存在投机机会,因此不能成为投资重点。

重组利润:《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交换资产的成本,将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一是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第二,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对于作为债务人的上市公司来说,新的债务重组准则意味着,一旦债权人做出让步,上市公司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对于沪深两市无力清偿债务的上市公司来说,一旦其债务得到全部或部分豁免,其每股收益可能会得到大幅提升。这一规定主要有利于目前负债较重的上市公司,会带来投机机会。而债务负担重的上市公司主要是业绩差的公司,只能投机介入。

增值性房地产计入损益: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新内容。所谓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主要包括租赁的土地使用权、长期持有并待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企业拥有并租赁的建筑物等。但不包括为生产商品、提供服务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持有的房地产。

由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也反映了假设未来取得的租金收入,因此在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确认为损益,不再需要折旧或摊销。该标准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园区企业,尤其是那些希望通过租金收入获得长期收益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上市公司。我们认为,受此规则影响的上市公司有陆家嘴、苏州高辛、南京高科、外高桥、新黄浦和G TEDA。

此外,在新会计准则下,实行新的存货核算方法,取消“后进先出”法,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核算。对于原本使用后进先出法的公司,存货量大,周转率低,会造成毛利率和利润的异常波动。

在采用新会计制度的第一年,上市公司将根据上述规则对企业的资产、权益和损益进行新的调整,这将导致上市公司权益和利润的变化,必然导致其股票估值水平的重新调整,从而带来重大的投资机会。特别是资产股,近年来获得了巨大的资产增值,但财务报表并没有反映其权益的变化。这种升值一旦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必然会推动股价的上涨,因此可以作为重要的投资标的。当然,由于会计规则变更带来的是一次性收入或权益的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经营状况,所以在把握类似机会时,需要了解公司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