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私募有哪些策略?

一、股票对冲

股票对冲策略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标的,是国内阳光私募行业最主流的投资策略。

1.股票多头

纯股牛策略是指基金经理基于对某些股票的看好,低价买入股票,然后在股票涨到一定价格时卖出,获取差价收益。这种策略的投资利润主要通过持有股票来实现,所持股票组合的涨跌决定了基金的业绩。选择股票的角度主要有三种:

(1)价值投资

价值导向型私募基金一般偏好持有价值股,即那些价值可能被低估的股票,通常具有低市盈率和市净率、高分红的特点。

代表处:永丰投资、重阳投资、林静资产。

(2)成长型投资

这类基金倾向于选择成长股,也就是那些高成长潜力的公司。这类基金在炒股过程中更看好公司在行业内的发展和盈利能力。通常对估值的要求没有价值派那么严格。即使股价已经很贵,只要上市公司有与其高市盈率相匹配的增长率,就会持有。

代表处:丁奉资产、汇力资产、姚明投资。

(3)趋势投资

趋势投资者认为,股价的运行具有一定的惯性。当机票价格形成上涨趋势时,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上运行,反之亦然。在操作上,这类基金通常更注重技术分析,判断股票和市场运动方向,股价上涨时加仓,股价下跌时减仓。另外,还有一些私募基金做的是超短期趋势(比如日内趋势)。

代表处:展博投资、星石投资、元乐生资产。

(4)产业投资

专注于某个行业或少数行业投资机会的投资策略。目前这类基金比较少,最典型的就是淡定投资的“医疗”系列基金。目前已经有机构开始尝试行业基金。例如,中欧瑞博四期侧重于消费和科技行业,展博新兴产业侧重于新兴产业的投资。

2.库存有多长?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金融工具的推出,国内阳光私募基金正逐渐走向真正的对冲基金,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对冲工具成为越来越多基金经理的选择。

(1)阿尔法策略

阿尔法策略(Alpha strategy)是通过持有股票组合的多头头寸,做空股指期货,以完全暴露股票组合的贝塔值,从而达到完全的市场中立。这类基金净值的涨跌基本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收益主要来源于股票组合跑赢大盘的超额收益。阿尔法策略的优点是净值波动小,在震荡下跌的市场中非常突出。这种策略最大的风险是股票组合未能跑赢大盘指数,因此对基金经理的选股方法和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采用阿尔法策略的基金通常使用量化模型筛选股票池,匹配股票组合和股指期货的贝塔值。

代表处:尊嘉资产、朱雀投资(阿尔法系列基金)

(2)对冲

这种策略是在持有股票组合多头头寸的同时做空股指期货,以对冲系统性风险,而股指期货通常是空头的单向操作。操作方法与Alpha策略类似,但与Alpha策略不同,Alpha策略是从消除Beta的维度出发,在市场大幅下跌时做空股指期货,以达到套期保值,减少资金净值回笼的目的。

代表处:博一投资、世诚投资。

(3)趋势策略

这种策略涉及个股多空投资和股指期货双向操作,目的是在个股或整个市场出现明显趋势时,增加收益区间。个股的多空策略是持有低估的股票,卖出高估的股票,这样在牛市和熊市都能有收益。目前重阳投资有很多这种策略的产品。根据净敞口的敞口程度,他们将产品分为封闭式(净敞口不超过20%)和开放式(净敞口不超过80%)两类。但由于国内融券资源匮乏,成本较高,使用个股对冲策略的基金仍然较少。此外,还有通过股指期货双向投资扩大收益的机构,如创赢投资。当市场出现明显的上涨趋势时,他们会同时做多股指期货和股票,以增加投资组合的Beta值,加速基金净值的上涨。

第二,事件驱动型

事件驱动投资策略是通过分析重大事件发生前后对投资标的的不同影响来套利。基金经理一般需要预估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对标的资产价格的影响,提前介入等待事件发生,然后择机退出。这种策略在中国目前疲软的a股市场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事件驱动策略主要分为定向增发、并购重组、参与新股、热点话题和特殊事件。

1.发行债券时的直接销售

私募股权基金将募集资金投资于私募股权。私募通常有很好的预期收益。一方面,定增行为对上市公司股价是利好。另一方面,定增因为拿到了“团购价”,所以有折价的优势。但私募基金通常需要较大的规模来有效分散风险,会面临募集周期与固定项目周期不匹配的情况。此外,由于定增投资者会有12个月的锁定期,因此定增策略的基金流动性比股票型的基金差。石开投资和证大投资参与了私募股权行业早期的固定收益策略。随后,“博弘书君”的一系列固定收益产品,将固定收益策略发扬光大。目前,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了定增策略的产品线,如元策投资、钟瑞印盒投资、新价值投资等。

2.兼并和收购

这种策略是押注重组股概念,在公司宣布并购重组后获利。在私人股本行业使用这种策略的最典型机构,是前公募兄弟王亚伟运营的一千家合资企业。自2012年底王亚伟私募以来,其走重组股的风格一直未变,其披露的重仓股中也始终不乏重组概念。

3.参与新股

目前私募基金不允许用全部资产认购新股,IPO还处于空窗期,所以打新股的策略只是私募基金偶尔的选择。但随着a股IPO注册制的逐步完善,参与新股的策略可能会逐渐被重视。

4.阻止交易

大宗交易旨在买卖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大量证券。当单笔证券交易的数量或金额达到交易所规定的限额时,可以在正常交易日的限定时间内进行大宗交易。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通常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然后由证券交易所确认。因为交易规模大,基金经理往往能以10%左右的折价交易,获得股价上涨的收益和大宗交易的折价收益。

代表处:瑞安思维投资和世诚投资(世诚扬子大宗交易)

5.热门话题

热点话题策略是指基金经理参与热点话题引发的短期投资机会,即炒作概念。当政府颁布相关政策形成利好行业时,公司并购等事件会对市场预期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最近的自贸区和特斯拉概念,导致一些相关股票大涨。热点驱动是私募基金的常用策略,但不是主流策略。通常,私募股权基金只是偶尔使用少量资金参与,如丁奉资产和萨丁投资。

6.特别活动

特殊事件发生的频率很低,但有些特殊事件确实会带来短期套利机会,比如股指成分的调整、上市公司的重要公告、行为金融等等。比如沪深300指数调整时,跟踪该指数的基金会立即调整仓位,所以可以做多转入指数的品种,做空转出的品种。也有一些私募机构利用行为金融学进行投资,即从市场无效率导致的价格偏离中获利。例如,睿策投资(Ruice Investment)就是采用这种策略的私人股本机构之一。由于其特殊性,特别事件策略并不是私募基金的主流投资策略。

第三,宏观

1.商品

大宗商品是指广泛用作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同质、可交易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该策略的基金通过研究大宗商品的现实供求关系,根据预测的价格走势做多空头。

代表机构:混沌投资、敦和投资。

2.宏观对冲

宏观对冲策略主要是通过对国内和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研究。当发现一国宏观经济变量偏离均衡值时,基金经理会集中资金预测相关品种的走势。宏观对冲策略是涉及投资品种最多的策略之一,包括股票、债券、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商品期货、利率衍生品等。操作上是多个空仓组合,利用一定的杠杆,在一定时间提升收益。目前受制于国内外汇管制和利率市场不完善,宏观对冲基金较少涉足外汇品种,但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完善,宏观对冲策略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代表处:洪湖投资和梵高投资。

第四,相对价值

相对价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套利策略。套利的核心是利用证券资产的错误定价,即买入相对低估的品种,卖出相对高估的品种,获取无风险收益。套利策略一般会结合多空手段,达到市场中性。优点是净值波动小,但当市场品种波动较大时,套利资金容易出现亏损。套利策略主要有现金套利、跨市场套利和跨品种套利。

1.现货套利

理论上期货价格是投资产品的未来价格,现货价格是当前价格。当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存在价差时,我们可以利用两个市场的价差,通过低买高卖来获利。投资品种包括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

代表处:李涛资产

2.跨市场套利

跨市场套利是指不同市场对同一品种的价格出现偏差时的套利。由于地域和时空的差异,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上往往存在固定范围内的合理价格差异。一旦这个固定区间被打破,比如最近的沪港通政策,港股和a股的固定价差就被打破,套利机会就出现了。

代表处:东方信用合作社和朱槿投资。

3.跨品种套利

跨品种套利是指利用两种不同但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合约价差,通过寻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但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在偏离正常轨道时采取相关的反向操作来获取利润的套利交易。

代表处:东方信用合作社

4.ETF套利

由于ETF同时在一级和二级市场交易,当ETF在二级市场的价格低于其份额净值时,投资者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入ETF,然后在一级市场赎回ETF份额,在二级市场卖出ETF篮子中的股票。目前ETF的套利空间很小,使用ETF套利的基金很少。

因为套利机会通常稍纵即逝,所以发掘和捕捉它们非常重要。几乎所有采取套利策略的基金都不得不使用量化模型和计算机程序在短时间内完成交易。套利策略盈利空间小,一般需要杠杆或其他策略辅助才能有可观收益。目前国内采取套利策略的私募队伍正在崛起,但更多的套利只会加速市场价格的回调,而随着市场越来越完善,套利的机会和空间也会逐渐缩小。

动词 (verb的缩写)结合

该策略的资金主要以债券为主,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由于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化敏感,基金经理需要调整债券组合的利率风险敞口。随着国债期货的推出,投资组合可以与国债期货相结合,以减少净值波动。固定收益类基金通常收益空间较小,需要配合杠杆增加收益区间。

六、基金投资组合

FOF(基金中的基金):基金中的基金通常由专业机构挑选,构建合理的基金组合,从而实现基金之间的配置。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多只基金可以同时参与不同的策略,业绩比较稳定。目前组合基金一般由资产管理公司发行,如信托、银行、第三方理财等深度研究阳光私募基金行业的金融机构。根据投资风格和投资目标的不同,海外FOF可以分为几个子类:保守型、分散型、市场防御性、战略性等。目前,我国的组合基金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MOM(经理的经理):MOM是一种基于FOF的共同基金的新投资策略。即管理人的管理人模式,通过对投资管理人的研究和评估,选择具有多种投资风格的优秀投资管理人,构建管理人组合,并持续动态跟踪其业绩和控制风险,以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与FOF不同的是,FOF直接投资现有的基金产品,而MOM可以理解为将资金交给几个优秀的基金经理进行仓库管理。与FOF相比,MOM更灵活,但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