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克拉玛依市社会经济和人口特征
一.综合
全市经济总量突破600亿元。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61亿元(现价,全口径,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601.5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56.7亿元,增长5.9%,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为0.4: 91: 8.6。
第二,农业
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农业农村工作精神和我市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保持良好势头。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217万元,下降7.1%;林业产值6543.8+0.39亿元,比上年增长98.9%;畜牧业产值21亿元,增长18.4%;渔业产值652万元,增长5.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3亿元,下降22.2%。
全年各类作物总播种面积9860公顷,比上年减少7.9%;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9公顷,增长4.5%;棉花种植面积8320公顷,下降12.4%;蔬菜种植面积174公顷,增长189%;瓜果播种面积减少12.7%;其他作物播种面积增长8.5%。
表1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量
单位:吨,万头,万只动物。
与前一年相比,2008年的指标增加了10% .
谷物1507 31.6
其中:小麦124 -63
玉米1383 70.7
棉花13229 -12.4
蔬菜6223 130.5
甜瓜4636 14.5
肉类7826 14.8
鸡蛋920 9.7
牛奶6022 14.8
水产品660 4.4
牲畜头数13.67 6.1
其中:大牲畜0.77 -1.3。
猪7.66 10.7
绵羊5.26 2.3
牲畜屠宰头数12.28 5.7
由于上半年油价高位运行的惯性,以及我市中央石油企业采取的一系列增产措施,石油工业生产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81.2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0.3%。其中,轻工业工业总产值0.9亿元,比上年下降18.3%;重工业工业总产值118.02亿元,增长10.3%。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99.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原油1222.5万吨、天然气34.2亿立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0.4%和17.9%。乙烯产量25.9万吨,比上年增长8.1%;原油加工量944.8万吨,比上年增长6.8%。四大类产品产量合计653.9万吨,比上年增长6.2%;其中,汽油产量654.38+0.208万吨,比上年增长4.5%;柴油产量446.5万吨,比上年增长3.9%;煤油产量26.8万吨,比上年增长27.6%;润滑油产量59.7万吨,比上年增长265,438+0.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实现利税390.2亿元,同比增长12.0%。
在石油石化主业的带动下,地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政府加强对地方重点企业的扶持,关注中小企业特别是重组困难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促进地方产业稳定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全年地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5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1%。产品销售率96.5%,产销衔接良好。主营业务累计收入7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实现利税7.4亿元,同比下降7.1%。
四。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减少。2001年总投资236.78亿元,比上年减少65.438+06.9%。其中,中央政府完成投资204.68亿元,比上年减少65.438+09.2%;地方投资326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65438±0.0%。中央企业对我市投资的下降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项目基本建成,全年投资同比减少465,438+0.3%。
新疆油田公司首个1000亿立方米综合气田克拉美丽气田建成投产,成为继呼图壁气田、盆5气田、马和气田之后的第四个综合气田。
招商引资发展迅速。全市累计实施投资项目105个,到位资金23.36亿元,增长16.5%,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3个。
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提高。2008年是我市的“关注民生”年。为有效解决居民购房难的问题,政府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带动了全市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86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保障性住房投资4.9亿元,比上年增长50.3%。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132400平方米,同比增长21.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02300平方米,同比增长26.9%。房屋竣工面积31.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0.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2%。
全市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57.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完成产值32.75亿元,增长65.438+03.8%。房屋建筑面积152.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1.5%;房屋竣工面积40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9.3%。
动词 (verb的缩写)邮电和旅游
邮政业共完成4605.7万元,比上年增长65.438+00%。电信业务收入654.38+033.39万元,比上年增长8.3%。
表2 2008年邮电业务完成情况
单位:万件、万次、万元。
2008年,它比前一年增加了10% .
国内通信64 -5.9
包裹7.2 4.3
特快专递14.1 7.1
长途电话2228.7 -10.8
邮政储蓄79491 7.5
旅游经济克服了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转变了发展方式,创新了发展思路,拓展了旅游市场。游客接待量稳步增长,全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旅游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质量不断提高。年末,我市共有星级酒店19家(四星4家,三星级9家,二星6家),旅行社16家,旅游景区16家,农家乐21家,度假区165438家,冬季滑雪场4家。全年接待游客7665438+万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总收入606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
加快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鬼城顺利通过自治区初检和国家验收,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4A级景区。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景区接待服务功能。依托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坚持生态农业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推进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完善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
不及物动词国内贸易和市场价格
消费市场更加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再创新高。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亿元,同比增长17.3%,增幅提高3.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3%。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个百分点。市场热点商品持续热销,消费结构明显升级。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分类零售额来看,食品、服装、消费品保持较快增长,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日用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2%、20.2%和12%。汽车销售继续显示强劲的需求能力,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9.8%。汽车增长带动的石油及制品零售额继续上升,同比增长30.5%。
住宿餐饮业发展迅速,餐饮市场需求旺盛,企业业务水平稳步提升。此外,假日旅游、会展等商务活动的增加和价格的上涨,也带动了我市住宿餐饮业零售额的持续快速增长。住宿和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亿元,同比增长265438±0.5%,增速提高65438±02.4个百分点。
2008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8.5%,比2005年上涨17.8%。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是造成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从分类消费品价格看,食品价格涨幅最大,比上年上涨19.8%,推动价格上涨6.34个百分点。增幅仅次于食品烟酒及用品,比上年增长6.8%。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娱乐用品和居住价格分别上涨4.3%、1.9%、3.5%、1%和3.7%,交通和通信下降0.1%。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8.3%。
表3 2008年与上年相比的居民消费价格
单位:%
指标比上一年有升有降。
消费价格8.5
食品19.8
其中:粮13.6。
肉禽32.3
鸡蛋3.6
水产品21.9
蔡16.8
酒精和烟草
服装类别4.3
家用设备和用品1.9
医疗保健3.5
交通和通讯工具-0.1
娱乐教育文具1.0
3.7号住宅
七、金融、财务、保险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地方财政全年收入4654.38+0.35亿元,比上年增长6.1%。一般预算收入3915亿元,比上年增加2.7亿元,增长7.3%。其中,增值税增长5.4%,营业税增长18.9%,企业所得税增长65.9%,个人所得税增长7.1%。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支出重点向社会民生倾斜。地方财政支出48.54亿元,增长7.6%。其中,教育支出11.1亿元,增长21%;医疗卫生支出351亿元,增长2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2亿元,同比增长30.9%;环境保护2.49亿元,同比增长11%;农林水事务6543.8+0.28亿元,同比增长33.9%。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存款总额保持稳定增长。年末,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20.48亿元,比年初增加35.37亿元,增长65.438+02.4%。居民储蓄大幅增加。年末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5.99亿元,比年初增加35.7亿元,增长29.7%。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9.8亿元,比年初增加0.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0654.38+亿元,比年初增加6543.80+0.7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6543.8+0.772亿元,较年初减少3.2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95,465,438+0.9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财产险收入2.572亿元,寿险收入6.9699亿元。赔付金额21423万元,增加761%。
八、教育、科技
教育进一步发展。有高等院校2所,聋哑学校1所,普通中学21所,普通小学32所,幼儿园26所。
表4 2008年全市教师和学生分布情况
单位:人
学生、毕业生、注册、教职员工和教师
学院5891 2406 1920 892 482
普通中学24696 7296 8651 2555 2063
普通小学26550 4411 4174 2118 1839。
幼儿园6689 1986 2054 867 321
小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为100%;初中入学率100%,毕业合格率98%以上。高中毕业考试通过率95%。高考取得好成绩。我市普通高考综合上线率85.1%,综合录取率83.0%,高出自治区平均录取率24个百分点。教师学历合格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教育普及率等教育教学指标在全疆各地、各州(市)均名列前茅。
全市中小学中,有自治区级示范高中3所,自治区级“德育示范学校”2所,自治区级“德育达标学校”4所。市级示范学校9所,标准化学校22所。全市26所幼儿园中,市级示范幼儿园6所,标准化幼儿园9所。
员工学历教育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1706考生参加成人自学考试,61取得自考毕业证。
加大科技兴市(区)实施力度,克拉玛依再次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誉称号;四区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再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乌尔禾区首次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产品66项。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市民营科技企业77家,总资产6543.8+0.5亿元,总收入6543.8+0.5亿元,综合实力继续位居新疆第三。民营科技企业三达公司被授予“自治区民营科技创新企业”。
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2项。受理专利申请190件,授权专利申请187件。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励优秀成果15项;46项科技成果通过评审(验收),其中39项成果通过专家评审,获克拉玛依市科技进步奖。
九。环境保护和安全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量化考核取得良好效果,在全疆19个城市中排名第一。在113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量化考核中,我市环境质量排名前十。
2008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空气质量达到一级(优)的天数为47天,二级(好)的天数为313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8.4%,轻度污染天数为6天。白杨河水库、三平水库、调节水库、阿依库勒水库、丰城高库、埃里克湖、独山子沂水源等地表水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水质状况良好。百口泉地下水、独山子二号水源地、三号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的ⅲ类标准,水质状况良好。
市内央企积极推进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清洁生产,环保意识不断增强。2008年,新疆油田公司坚持“安全第一、环保第一、以人为本”的方针,大力推行“数字油田、绿色油田、人文油田”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油田工业废气处理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储存率为100%,工业污水回用率为85%。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积极开展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活动。投资6700多万元建成80吨/小时酸性水汽提装置,使公司含硫污水处理迈上新台阶;投资4800多万元的热电厂锅炉烟气脱硫工程开工建设;投资近500万元,完善了废水废气在线监测系统。独山子石化公司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安全生产取得一定成效。2008年,全市发生安全事故1231起,比上年下降8.4%。死亡63人,下降4.6%;受伤248人,下降14.2%,直接经济损失105.8万元,下降28.8%。其中,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各类伤亡人员中,道路交通事故1049起,死亡61人,受伤248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6万元。2008年,我市在自治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中得了984分,位居新疆第一。
X.文化、健康和体育
到年底,全市拥有群众艺术馆、职工文化中心、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和图书馆,专业和业余表演团体和业余艺术学校,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一座,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8.82%。卫星地面站15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82%。
图书馆接待读者1.5万人次,借阅书刊24.46万余册,办理借书证2351张,共计1.762张。图书馆外有近20个服务网点。邮局全年订阅报纸1195万份,杂志89万份。人均购书11,在新疆名列前茅。
第九届水节招商大会成为历年来规模最大、签约金额最大的一届,共签约项目20个,签约金额654.38+0.58亿元。
圆满完成第六届社区艺术展示大赛和第七届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大赛。克拉玛依市第六届社区艺术展示大赛历时五个月,共有900件作品参加展示和比赛,117件作品获奖。四个行政区和80个社区积极参与了第七届百日广场文化竞赛。全市活动总数达984场,参与人数8.9万人,观众42.8万人,极大地满足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5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个,诊所38个,卫生防疫控制机构5个。医疗机构全年收治患者289万人次,住院患者治愈率63%,好转率34.2%。
组织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和市民健康跑步活动、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市级机关第五届职工运动会、“市民行走100天奥运倒计时”活动、“千名老年人行走100天奥运倒计时”活动。承办自治区体育竞赛3项,组织市级体育竞赛26项,从业人员近7000人;各区文体局举办了73场体育比赛,参赛人数超过18000人。我市运动员在自治区以上比赛中获得金牌52枚,银牌44枚,铜牌21枚。患病运动员在北京残奥会上获得1枚金牌,实现了我市在国际残奥会上零金牌的突破。
XI。民生、社会保障和人口
城镇居民收入和支出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根据城镇居民抽样调查数据,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26.7元,比上年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951.3元,同比增长5.1%。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了我市恩格尔系数的提高,由上年的30%提高到33.0%。
表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增长率
单位:元
支出比上一年增加了10% .
人均消费支出13951.3 5.1
其中:食品4602.5 15.4。
服装2232.5 16.8
家用设备用品及服务961.6 -29.3
医疗保健1140.5438+0 29 438+0
交通和通信1831.4 17.5
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1734.7 4.0
住宅627.6 -53.7
其他商品和服务820.8 51.6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到7197元,人均收入629元,比上年增长9.6%。
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汽车、彩电、冰箱、空调、电脑拥有量分别为13.3、165、438+04.2、100.4、62.9、67.5。
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年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42万人,增加941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8800,增加11170;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370万人,增加5332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556万人,增加21.576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3650万人,增加4115人。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保持在100%。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538万元,608名无业残疾人基本生活费654.38+0.52万元,246名贫困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08张,收养96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7959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786万元。
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全市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和再就业3190人,其中:失业少数民族1103人,占就业总人数的35%;65 438+0 796名失业妇女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56%。退役士兵67人,国有企业失业人员184人,高校毕业生935人,其他失业人员2004人。零就业家庭趋势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
参加各类职业培训50904人,其中在职职工40460人,就业再就业1.496人,创业1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8931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年末全市总人口(不含辖区内兵团人口)386215人,其中常住人口272746人,暂住人口113469人。男性人口226607人,占58.7%,女性人口159608人,占41.3%。各区人口:独山子区112199,克拉玛依区208259,白碱滩区61796,乌尔禾区3961。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67210人,占24.6%,汉族205536人,占75.4%。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为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