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底层贷款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向政府桥梁项目提供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在信贷运作中形成了独特的金融担保综合信贷“项目贷款模式”,即政府提供土地或标准厂房,内陆地区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企业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在这个三元模式中,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发起和推动,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地方市政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筑巢引凤。但是怎么建“窝”呢?庞大的启动资金从何而来?政府的注意力首先转向了银行,这成为继国企贷款之后,银行与政府的第二次合作机会。于是,一种以国企为主要借款人的贷款模式应运而生。金融贷款有很强的政府背景,一般集中在市政建设规模较大的地方城镇,是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主要表现。

有四个特点:

1.借款人都是国有企业。政府作为运营载体,从银行“搭桥”贷款,代表政府管理一个市政项目。一般从启动资金到公司发展资源都需要当局的支持,具有很强的政府意志。

2.项目贷款的目的多围绕市政建设,主要是完善各项配套基础设施,以筑巢引凤,在激烈的城市招商引资竞争中取胜。比如道路建设的目的是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提高交通强度;为工业园区引进外资创造硬件环境。

3.根据贷款项目的使用是否产生收入来源,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投资项目不产生收入,完全依靠财务兜底;另一种是在建设道路、绿化带等配套设施的同时,主要进行工业园区建设,出租给其他厂商,产生租金收入和管理费。

4.由于这些项目不产生收益或收益有限,或借款人的财务收支由政府主导,普通银行在项目风险评估中以借款人的直接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但同时仍补充政府的预算支出作为还款保障,并让政府出具贷款承诺函,作为银行的风险防范措施,被称为“财务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