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烯烃产业宝丰能源开辟新的“蓝海”
民营烯烃龙头宝丰能源近日登陆a股资本市场。借助资本,有望抢占更大的市场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煤/甲醇制烯烃和丙烷脱氢成为国内烯烃产能增长的中坚力量,我国烯烃行业供需矛盾依然突出,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烯烃市场需求缺口依然存在。
随着技术路线的进步,烯烃工业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68.4%,突破国际警戒线。石油制烯烃生产受到石油进口依赖的制约,导致国内烯烃持续供应缺口。2018年,我国聚乙烯自给率仅为58%。
目前,我国常规资源处于“富煤、少气、贫油”的局面,烯烃原料供应紧张,催生了我国煤制烯烃产业的崛起。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丙烷脱氢和煤/甲醇制烯烃技术正在兴起,煤制烯烃作为新型煤化工中最成熟的领域,已经率先实现商业化。
“目前我国油烯比65%左右,煤烯比25%,PDH工艺比10%。未来煤制烯烃工艺将增加,PDH增速缓慢,油制烯烃工艺占比将逐步下降。煤/甲醇制烯烃和丙烷脱氢成为国内烯烃产能增长的中坚力量,新工艺占比逐步扩大。”金联创烯烃分析师马英俊表示,后期乙烷裂解制乙烯和轻烃综合利用项目相对集中,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垄断地位受到冲击,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转变为多元化竞争加剧模式。
然而,中国对烯烃的需求正在增加。据统计,2018年国内烯烃缺口2000万吨,增长约9%。尤其是2018快递行业增长达到42.94%,涉及的包裹大部分是聚烯烃材料。
马英俊也认为,中国烯烃行业正处于总量不足、下游结构性短缺的时期,市场需求缺口依然存在。特别是乙烯行业供需矛盾依然突出,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但竞争将日趋激烈。国内乙烯行业还存在能耗高、原料差的问题,使得乙烯生产成本较高。目前,中东和北美正在建设具有原料优势的世界级出口型石化工厂。主要产品出口到亚太地区,中国将是其最重要的目标市场,这将对中国的乙烯工业产生很大影响。
抢占能源制高点
大力发展宝丰能源的烯烃产业是弥补国内烯烃进口缺口的有效途径。
目前宝丰能源是国内最大的民营烯烃龙头,主导产品为聚乙烯和聚丙烯,未来投资的主要方向也是聚乙烯和聚丙烯产品。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是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通用热塑性合成树脂之一,是主要的通用塑料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煤化工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宝丰能源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引进并吸收了多项国际国内一流的先进煤化工技术。煤气化采用航天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适用范围广,总碳转化率高,操作简单。
宝丰能源集成了国际国内一流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技术水平和设备运行效率在行业内都是一流的。自正式投产以来,产能利用率一直保持在100%以上。
同时,作为民营烯烃龙头,宝丰能源的高毛利率一直受到市场关注。
"为了保证和维持毛利率,我们必须控制生产成本."宝丰能源相关人士告诉记者,1.5吨煤产生1吨甲醇,3吨甲醇产生1吨烯烃,约5吨煤产生1吨烯烃。原料成本约2000元/吨,生产1吨甲醇加工成本约600元。另外,煤的原料成本在2000元左右,生产1吨烯烃的固体总成本在5000元左右。中间一个是调整原煤配比,一个是提高原料转化率,让吨成本更低。然后通过管理手段控制原材料的采购周期和库存,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三是控制维修周期。宝丰能源大型设备三年大修一次,小型设备两年大修一次。目前平均每年生产天数约为340-350天。通过提高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据了解,2019年,公司有两个规划:一是在精细化工方面,应用一些精细高端技术,完善和延伸精细化工现有发展规划,目前正在与国际高端技术公司洽谈;第二,继续扩大烯烃工业。据了解,宝丰能源的总体规划是,甲醇654.38+00万吨,烯烃300万吨。在目前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的规模基础上,未来将规划建设600万吨甲醇和18万吨烯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