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需要在工商局登记吗?

所谓工商登记,也是确认申请人从事相关市场经营资格的一种登记。这种情况可以使申请人获得实际的营业权,也是比较常见的行为。那么,股份需要在工商局登记吗?来看看介绍吧!1.股份需要在工商局登记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登记事项包括股东持有的股份,因此无论股东持有多少股份,都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第十八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由全体发起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

申请名称预先核准,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发起人签署的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

(二)全体股东或者发起人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要求的其他文件。

二、什么是工商登记?

工商登记是政府在对申请人进入市场的条件进行审查的基础上,通过登记确认申请人从事市场经营活动的资格,从而取得实际经营权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3月13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将“先照后证”改为“先照后证”,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放宽工商登记的其他条件。

3.工商登记的类别有哪些?

根据法律法规和企业设立登记的程序,可以分为下列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有限责任公司(独资)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

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

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设立的非法人分支机构。

集体(股份合作)企业设立的法人分支机构

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制)企业设立的法人分支机构的工商登记单位。

全民所有制企业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事业单位

集体所有制企业

集体企业事业单位

合伙企业(普通合伙、特殊普通合伙、有限合伙)

合伙企业的分支机构。

个人独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分支机构

个体工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