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人物霍英东:超级富豪靠卖杂货起家。

传奇人物霍英东:超级富豪靠卖杂货起家。20世纪50年代,香港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当时,他曾创下1年卖出100多套房产的地产神话,并由此打造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的霍氏集团。现在大家都很熟悉的分期付款和按揭付款,是霍英东发明的。在房地产行业的巅峰时期,霍英东曾拥有香港70%的建筑业务,其名下的60多家公司大部分从事房地产业务。他是香港名副其实的“地主”。现在香港的地产大亨李嘉诚、李兆基、郭炳湘等等,都是跟着他慢慢长大的。那么,霍英东是如何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呢?他的第一桶金是怎么赚到的?海上运输,赚取第一桶金,霍英东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1923年5月,霍英东在豪舟出生。因为家境贫寒,霍英东在6岁之前从来不穿鞋。七岁时,两个哥哥和父亲相继去世。后来香港被日军占领,生活更加艰难。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人,霍英东辍学外出打工。说是兼职,其实是苦力,但身材瘦小的霍英东不是做苦力的料,每份工作干不长就被老板辞退。没有办法,霍英东的母亲只好从东借西搬,帮他开杂货店。定居下来的霍英东娶了邻居的女儿吕燕妮,过着稳定而平淡的生活。不久,母亲的一个决定改变了霍英东的一生。1945战争结束后,香港经济形势好转。霍英东的母亲觉得,一家人不能总守着一个杂货铺。她想,是不是可以把店铺换下来,开一家小型航运公司,做一些海运业务。事实上,霍英东当时还有一个在洋行做文员的机会,工资300港币1个月。他的收入不错,而且轻松稳定。但是,他最终还是尊重了母亲的决定。于是,他们买了几条船,从事海上运输。结果,几年后,机会真的来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部分欧美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经济封锁,导致战略物资价格飙升。因此,许多海外商人铤而走险,将“违禁物品”走私到中国内地。由于利润巨大,霍英东也加入了这场冒险。他组织运输船队,连续三年每天向澳门运送黑铁皮、橡胶、轮胎、棉花、药品等重要物资,然后试图转运到内地。事实上,当时的香港富商,如包玉刚、何鸿燊等,或多或少都做过这一行,但这一行风险太大、太辛苦,只有霍英东坚持的时间最长。那时,霍英东每天最多睡三四个小时。白天要联系装货,晚上要借着月光运东西。有几次,霍英东为了躲避英国水警的追捕,差点丢了性命。就这样,霍英东工作了三年。高风险,当然有高回报。在朝鲜战争期间的三年海上运输中,霍英东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霍英东身家百万,搬进了富人聚居的跑马地蓝塘路11号豪宅,成为香港新贵。之后,正是凭借这第一桶金,霍英东进入房地产行业并大获成功,成为香港顶级地产商。霍英东晚年评价自己当年的行为时说:“说我是支援抗美援朝,打破封锁禁运,那是骗人的。我没有那么高的悟性。但要说我当时不知道,也没有什么想法,那是不真实的。赚钱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要走这条路。”朝鲜战争后,霍英东有了几百万的资本,不需要在风浪中拼死一搏。但这并不意味着霍英东准备“退出江湖”,用钱过日子。钱生钱投资是必要的,但是他应该投资什么项目呢?霍英东的心思又开始转动了。第一期分期付款经营策略20世纪50年代初,香港迎来移民潮。据统计,从1947到1953的6年间,香港人口从不足50万上升到约150万。随着人口的激增,住房将会严重短缺。当时香港的住房条件很差。破旧的木屋,屋顶,甚至走廊和楼梯间都挤满了人。看到这种情况,精明的霍英东决定把所有的钱都押在房地产上。1953年6月,霍英东和妻子吕燕妮创办霍兴业堂房地产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65万港元,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不过,当时香港的房地产业还不是一个行业,一般市民都是租房子住的。而且当时香港是英国殖民地,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一直被英资财团垄断。中国人很难从他们那里分得一杯羹。事实上,霍英东最初进入这一行,也考虑过靠租房赚钱。1953年底,霍英东拿出280万港币,在香港铜锣湾买下了自己的第一栋楼——使馆大楼,正式进军地产界。当时他和普通地产商一样,自己花钱买老楼,然后租出去赚钱。但大约两三个月的时间,霍英东拿着账本算了一下,280万港币买这栋楼要7年半才能收回成本。那么不租的话怎么更快的把钱拿回来呢?他在考虑卖掉它。当时在香港,房子是整栋楼买卖,但香港普通员工年收入不到3000港币,只有少数有钱人买得起房。所以有的楼卖了十几年,甚至比七年半还长。如何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房,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回报?霍英东经过一番思考,首先想出了分层出售的办法,把房子拆开来卖,让买房的人总价降低,稍微富裕一点的人也能买得起。然后,为了吸引只有部分房价的人买房,霍英东发明了分期卖烂尾楼的经营策略。这种方法现在看来没什么,但在当时却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买东西只付一部分钱是不可思议的。此外,居者有其屋是中国人的传统理想。现在房子小一点,首付低一点,只要花个几百上千就能拥有自己的房子,对普通市民的吸引力太大了。人家排队买房,霍家光首付就手软。“香港地王”霍英东的几项举措,一下子激活了香港的房地产市场。霍英东在地产界仅仅1年,就建了100多套房子,而且基本上所有的房子还没建成就卖光了,创造了香港地产界的神话。(名言孙)孙1955他在铜锣湾建了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登峰楼。霍英东在两三年时间里,在楼市赚了10多万港币,成为香港最大的华人地产商。此时的霍英东只有32岁,在香港地产界已经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然而,就在霍英东在香港地产界红极一时,被称为“香港土豪”的时候,有人开始处处刁难霍英东。当时香港由英国* * *管理。上世纪50年代,港英* * *一直担心霍英东在朝鲜战争期间对中国内地的补给问题。后来,霍英东悄悄与一些内地官员有了接触。1964年,他绕过澳门,前往北京参加15周年国庆庆典。他的行为,英国香港* * *看在眼里却对他无可奈何,只好拿他最红火的房地产生意开刀。其中,“星屋事件”对霍英东的打击最大。星光行是霍英东于1962年兴建的商业楼宇。位于尖沙咀海边,地理位置极佳。本来主要是用来收房租的。结果,为了打压霍英东,港英* * *居然想出了一个烂招,让电话公司不给大楼打电话。接着,美国驻香港领事将星屋列入“黑名单”,宣布星屋所有租户不得买卖美国货。在一系列打压措施下,霍英东被迫将星光行以低价出售给这家英资房地产公司。由于港英投资广州白天鹅宾馆的“禁令”,霍英东逐渐淡出香港房地产市场。“星屋事件”后,霍英东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1968年,霍英东率领400多人和一支船队,从香港出发,驶进文莱,开始在文莱修建港口工程。之后转战石油、百货、酒店、餐饮等行业。1978 65438+10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允许外资用于内地经济建设。当时很多海外富商还在观望,霍英东已经行动了。1979年,继中山温泉酒店之后,霍英东投资兴建广州白天鹅宾馆,这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酒店,也是第一家由中国人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大型现代化酒店。2月6日,1983,白天鹅宾馆正式开业,全面对外开放。这一决定在广州引起轰动,大批市民前来参观。酒店内5个公厕用了200多卷卫生纸,崭新的地毯被践踏,以至于有工作人员询问霍英东是否停止开放。霍英东的回答是:满开不能换,东西坏了,按价格算到我账上。现在排队参观酒店似乎不可思议。但是,30年前,普通市民想进普通酒店是非常困难的。他们进去都需要拿着公司的介绍信在门卫处登记,更何况是白天鹅宾馆这样的五星级酒店。据当时酒店的工作人员介绍,开业的前一两天,他们每天都会发现一箩筐的鞋子,被上千的游客挤走。因为白天鹅,人们知道香港有一个大老板霍英东,但人们可能不知道霍英东年轻的时候其实是想当运动员而不是商人。积极帮助中国申办奥运会霍英东从小热爱体育,年轻时最想做的事就是成为一名全职足球运动员。从65438到0959,他资助成立了香港东升足球队。曾任国际足联执委会,连续六年香港网球双打冠军。他在香港赞助了许多运动。在1984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霍英东大为兴奋。为鼓励中国运动员取得好成绩,霍英东于1984年出资1亿港元,成立“霍英东体育基金”,向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颁发巨额奖金。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是霍英东晚年最大的愿望之一。1993年,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霍英东向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做了大量游说工作,甚至承诺捐款在非洲成立体育基金会。当北京第一次申奥失败时,霍英东曾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败。2001年,北京第二次申奥,霍英东因为年龄原因没有亲自去莫斯科助阵,而是由儿子霍震霆出席。北京申奥成功后,霍英东向国家游泳馆水立方捐款2亿元。20多年来,霍英东为中国体育事业捐款超过8亿元。10年10月28日,霍英东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霍英东去世后,留下了高达289亿港元的遗产和庞大的霍氏集团。霍英东有三个妻子和十三个孩子。根据霍英东生前的安排,原配妻子所生的子女,是继承霍氏产业的主力。他的第二任妻子冯和第三任妻子所生的其他孩子,霍英东反对他们经商,让他们发展成为法律和医生等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