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用什么有机肥最好?
1。草莓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的疏水性土壤中。土壤深度约为8-10英寸。2。对于大草莓,行距应为12英寸,株距约为18英寸。要及时去除植株的藤蔓,以利于草莓结果。草莓的生产是有周期性的,所以最好在种植的前几年培育一些新的植株。3。如果不喜欢管理草莓,可以每隔18-24寸种一颗草莓,让草莓遍地开花。当然会有点乱,草莓也不大。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适当去掉一些藤蔓。4。秋天,植物应该覆盖一层土壤以防止霜冻。土壤冻结后,你可以在植物上撒3-4英寸的干草。第二年春天,当新叶长出时,它们被移到干草上。当天气温暖稳定时,除去植物表面的覆土。但是要在行间留一些干草,防止杂草生长,保持土壤水分。下面的图片告诉我们如何少量种植葡萄树。
温室草莓种植技术居世界小浆果产量之首。草莓是一种结果快、早熟、易繁殖、周期短、效益高的经济作物。1.苗地1的选育准备。选择排灌方便、肥力较高的水田,或菜园土(以前的作物和用绿黄龙除草剂的土块)。施足基肥(饼肥、家肥、人粪尿、磷肥),腐熟后再撒。同时,每亩用50%辛硫磷1公斤或3%克百威3公斤,混合25公斤细土并铺好,然后翻土做畦。边框宽度1.5-1.8米,龟背造型,防止积水,土要碎。2.每种植物的选择和定殖。选择新叶正常发育,小叶对称,叶色深绿,叶柄粗,叶大,长势强,产量好,去掉病叶和老叶。我市一般在公历4月份(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上)在繁殖地种植。每畦种植两行,距畦30厘米,间距60-80厘米。种植后,立即浇水和设置。3.肥水管理,苗圃施肥原则是:氮、磷、钾适宜,每亩腐熟菜饼200公斤,尿素7-8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65,438+00公斤,水溶解后每20天浇水一次。人的粪便也可以替代。4.每株成活后(一周后)喷施赤霉素(92O),即每克92O加水40-50公斤(92O先用高浓度白酒溶解在干净的碗里)。喷两次,一周后到10天。8月份严格控制氮肥施用,使其适当干燥,但不要过量。二、适时移栽和移栽场地的准备及规格1。整地:选择肥沃的田地或灌溉方便的土壤作为田块。草莓需肥量大,后期(采果期)施肥一般较少,基肥要充足,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有机肥1500㎏,饼肥50㎏,复合肥25-30㎏,尿素7.5㎏,过氧化钙40 𠎟.一般脊25-30 ㎝,脊底90㎝,脊面60㎝。畦宽30 cm,畦底畦宽约100-120 ㎝,垄面至畦底有一定的倾斜度。2.种植时间和方式:我市保护地栽培一般在9月底至10初移栽。种植密度要从苗情、地力、稀度上分别对待,壮苗、旱苗、地力都要稀植。反之,要种得密。一般每亩种植7-9千株。垄作后,从畦沿向内种植5厘米,株距12-15厘米。山脊长度一般不超过30米。移栽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定向移栽:弓背向外,有利于后期花序抽出。二、双排三角(之字形)种植有利于通风透光。三是把握深度,下面不露根,上面不埋苗,有利于分蘖。四是带土移栽,有利于成活。第五,晴天下午种,阴天全天种。第六,加强水肥管理,种植后立即浇透根水,浇水时按800倍液加入甲基托布津。第七,及时查苗补苗。三、现场管理1。冬季管理前,从种植成活中后期到11,要注意三点:一是勤施薄肥,以氮肥为主,最好是稀粪水;二是保持湿润;第三,除草松土挑老叶和病叶。2.开花前后管理: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时喷施采果壮地灵,提高草莓的循环座果率,促进果实发育,同时使用托布津、速克灵、乐果防治病虫害。3.越冬期管理:在寒冷的冬天到来之前,要浇上水防寒。第四,适时地膜覆盖可使产量翻倍,减少果实损失,防止污染。薄膜分为温室覆盖膜和塑料薄膜。当日平均气温降至8℃左右时,应控制覆膜时间。先盖大棚膜,再盖塑料薄膜。地膜覆盖前应进行除草、中耕、施肥,防治病虫害。(大棚制作和购片的模式)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介绍了。有意者请联系农业科学研究所。覆膜后,晚上棚内温度保持在8℃,白天20℃左右,晴天中午揭膜,下午3点重新覆膜。温度过高,花粉死亡,温度过低,花粉活性不够,授粉困难。5.早春大棚种植的草莓可以开花结果。露地栽培技术草莓在露地栽培有两种方式:1年、1年或1年。前者每年收获后与其他作物轮作。在这种制度下,草莓生命力强,果实品质好,成熟早,病虫害少。但关键技术是培育3叶以上、根系发达的壮苗,可适当密植。1种植,多年采收,秋季移栽,第二年5月采收。3年后,匍匐茎幼苗用于再生1乘以1。草莓根系较浅,适宜在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或砂壤土中生长。小麦、豆类、瓜类、蔬菜适合前茬作物。也可以和高大作物套种。提前挖开土地,每亩施3000公斤全腐熟粪肥基肥,晾干。整地时施25公斤磷酸二铵。氯化钾10kg。种植前用1倍小水灌溉。2.种植移栽前,选择复叶、植株健壮、根系完整的幼苗5-6株,阴天或傍晚在田间种植。种植密度为(20-25) cm×(25-30) cm,栽苗宜浅不露根,深不埋心。种植后要灌溉1次。水干后要及时检查苗木,要松土、培土或补苗。种植时,幼苗会背朝平畦拱起生长,便于管理和果实采收。3.草莓种植后的田间管理,给根部浇水,保持田间湿润,降低地温,根据田间湿度进行灌溉。灌溉越冬水时,每亩施复合肥15-20kg,以提高越冬能力。春季开花结果期是水分敏感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施氮磷复合肥或叶面喷施肥料时,水量不宜过多,积水要及时排出。同时,应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时喷施采果壮地灵,以提高草莓的循环座果率,促进果实发育。草莓移植成活后,秦英进行栽培和除草。果实收获后及时培土。越冬时适当覆盖地面,防寒保暖,保持草莓顺利越冬。现在10月底到2月初超过65438+地膜覆盖可以促进草莓提早成熟,延长收获期。种植盆栽草莓很多朋友买了草莓籽,一方面是想美化自己的房间,另一方面也是想品尝一下“丰收”的喜悦。为了让第一次种它们的朋友掌握好基本功,我给大家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同时也欢迎大家把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建立一个家庭菜园并不难。如果你住的是别墅或者底层或者顶层,当然最好是带小花园的房子。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只要有阳台或者采光好的窗台,也可以享受家庭园艺的乐趣。栽培的容器可以是专用的栽培盒、花盆或废弃的塑料盒和脸盆。盆栽草莓是新育成的品种,特别适合室内观赏栽培。从视觉美感来看,草莓的叶子是深绿色的,果实是鲜红色的。如果能种在自然简单的陶罐、缸中,相得益彰。盆栽草莓的播种育苗需要使用保水性能好的培养土(如挂盆花的培养土)。发芽温度为20-25℃。播种后要覆盖水分,5天左右有利于发芽出苗。此时需要逐渐增加光照,有利于幼苗快速生长。草莓喜欢充足的光照,最好每天有半天以上的光照。通常应该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草莓不耐旱,盆土太干叶子上会出现褐斑,也会影响结果。所以当盆土表面干燥时,一定要浇足水,直到水从盆底流出。每两周施一次氮磷钾比例为5: 10: 5的液肥。注意开花后在草莓周围施肥。盆栽草莓的果实一旦成熟,椭圆形的红色果实美丽诱人。拿起来放在白瓷盘或者水晶玻璃容器里,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种植草莓进行病害防治,改变或控制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克服不利因素,使其正常开花结果,实现早收、淡季供应市场。温室栽培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亩产1500公斤,比露地增产1倍以上。产值比露地高出10倍以上。为了延长草莓的供应期,满足全年供应的需求,目前常用四种栽培形式:(1)促栽(11.00 ~ 65438+2.00);(2)半促成栽培(2-3月成熟上市);(3)超促栽培;(4)抑制培养。虽然温室生产有很多优点,但由于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也有一些缺点。很容易为病虫害的发生创造极其有利的环境条件。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尤为重要,“早治、小治、治”,已成为大棚草莓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展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边缘紫红棕褐色,中心灰白色,轮稍细,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无黑色小颗粒形成。防治措施:及时清除病叶和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 700次,十天后再喷一次。或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公斤水,每亩200克。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花、果实、果梗、叶柄。叶子像勺子一样卷起来。花蕾和花瓣呈紫色,无法开花或完全开花,果实不膨大细长;幼果失去光泽并变硬。如果草莓在接近成熟时被损坏,它将失去其商品价值。防治措施:在病心株上及周围喷洒布博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剪叶,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除菌800倍液和30%特氟隆5000倍液。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可发生在花、花瓣、果实和叶片上。果实膨大期在果实上形成褐斑,并逐渐扩大。密集的灰霉病使果实软化腐烂,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措施:芽期至开花期喷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尔敏500-700倍液。根腐病:从下部叶片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枯萎,甚至死亡。柱子中间开始变成深褐色腐败,根的中柱是红色的。防控措施:草莓移栽前,用600倍的40%芦笋绿粉,倒在畦边,然后覆土整平移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减少田间的菌源基数,减少感染机会。黄萎病:该病是一种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片发黄,叶片表面极其粗糙。然后叶缘变成褐色,向内枯萎直至死亡。防治措施:严格引进无病植物;缩短更新周期;用氯化苦13.5 ~ 20升或太阳膜灌溉进行土壤消毒;拉出来烧了有病的。虫害防治线虫:寄生在草莓组织中,危害叶柄、芽、根等。,使受伤的器官变红,在严重的情况下,植物死亡。防治方法:一是焚烧病株,每隔10天喷洒敌百虫乳剂400 ~ 500次,共1次,连续3次。蛴螬:在草莓收获期间以及八月和九月吃根和茎,这样植物就会死亡。防治方法:危害期可注射90%敌百虫1000倍液,或结合浇水向流水中滴入水胺硫磷,用量为每667㎡1kg。草莓卷叶蛾:每年4-5月,卵孵化成幼虫,幼虫吃树叶,卷起树叶,在树叶中织网,继续为害。防治方法:开花前和采摘后,喷洒50%马拉硫磷1000 ~ 1500倍或40%乐果1000倍进行防治。[1]编辑本节秋季草莓的种植与管理。应选择花芽分化早、耐寒、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如凤翔、春香、京香、纪信、新兴、巨枣、麻香、明宝等。草莓自花授粉能力强,但与L ~ 2个其他授粉品种配合,可显著提高产量。选苗时尽量用母圃代替生产圃苗,最好的苗是1 ~ 3,接近母株,叶片多,根系好,生产旺。第二,移植期。一般来说,北方在立秋前后会种植很多草莓。这期间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春季可以种植)。成活后,幼苗有足够的生长天数,使其健康生长,形成饱满的花芽。第三,施肥铺床。草莓适应土层厚、土壤肥沃、土壤疏松、水源附近的砂壤土和弱酸性土壤。整地前应进行土壤消毒和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基肥1500 ~ 2500公斤(已分解),磷肥75公斤,尿素15公斤。畦栽,每畦种植2行,行距20 cm,株距12 cm,每667平方米保护约10000株,两畦间留宽30 cm的廊道。垄作时,每垄种植两行,行距20cm,株距15cm,每667m2种植9000株。第四,苗木运输。为了促进秧苗延迟,移栽最好选择阴雨天,随运随栽。出货前要控制好肥水,及时晾苗。如果需要运到国外,要用泡过水的袋子包装。选择路况较好的运输线路,可以进行集装箱运输,运输时间最好在气温较低的凌晨或傍晚。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挤压、防暴晒、通风散热,出厂后用水冲洗,尽快种植。五、适合深栽。种植前可用(5 ~ 10) × 10-6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根2 ~ 6小时。种植深度是草莓种植后成活的关键。要使苗心与地表齐平,苗心埋得太深,容易烂死,新茎露得太浅,苗就会干枯死亡。所以要“埋心太深,露根太浅”。同时要注意苗木的走向,有老匍匐茎的一面要朝向畦内侧或畦内侧,这样果穗多集中在畦外侧或畦内侧,便于采摘。六、全叶定植。据一些资料介绍,种植草莓苗时,需要将老叶掰掉,大叶全部掐掉,只保留叶柄和2 ~ 3片心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成活。实践证明,栽苗时把老叶一片一片掰下来很麻烦,而且掰下来或掐掉老叶后伤痕较多,幼苗更容易失水。通过实验和示范,我们有三个优点:一是草莓苗没有疤痕,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二是种植后叶片有遮光作用,可以降低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特别是在根际土壤中;三是幼苗叶片多,能加强光合作用,促进新根新叶生长,缓苗快,成活率高。缓苗后要打掉老叶,留4 ~ 5片叶为宜。种植后要及时浇灌“定根水”,浇灌后要及时检查,露根或埋苗要及时调整。七、种植小管后。选择雨天或晴天傍晚进行种植,种植后2 ~ 3天内每天早晚浇水1 ~ 2次,以后每2 ~ 3天浇水一次。晴天的插秧机要人工遮荫。栽后苗木要晾晒4-5天,再退棚7-8天。缓苗后要及时浇水,每667平方米施尿素7.5公斤,促进幼苗正常生长。入冬前应浇水一次。当气温降至零下4℃ ~ 5℃时,及时用稻草覆盖,厚度为10 ~ 20cm。八、病虫害防治。草莓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白粉病、芽枯病、病毒病、蚜虫、红蜘蛛。防治方法:喷洒50%多菌灵1000倍液可防治灰霉病;喷洒8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防治白粉病;用脱毒苗对连作土壤消毒,防蚜虫,可以预防病毒病。红蜘蛛大多生活在植物下部的老叶中,因此随时去除病叶和黄叶可以有效减少昆虫的传播。可选择残毒低、触杀作用强的20%二甲醚乳油喷洒两次,每次间隔5-8天。编辑本段草莓引种的原则①要从专业育苗单位引进无病毒、优质、纯正的种苗,不能盲目买苗,以免造成损失。(二)选用通过鉴定并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新品种。③根据栽培目的,确定栽培形式和品种。引种加工的草莓应选择色泽深红、含糖量高、硬度高、质地致密、耐贮藏性强、容易去除萼片的品种,如森嘎拉、哈尼、米宝等,适合大面积露地栽培。如果引进新鲜草莓,要选择果形美观、香气浓郁、果大、营养含量高的品种,如项星、桂牛干、卡姆罗莎、张吉等。适用于保护地栽培、半促进栽培和露地栽培。④导入时间要适当。草莓从南方引种到北方应在花芽分化完成后进行。一般上海杭州6月初种10;沈阳及沈阳以北地区应在8月上旬播种;黄河故道和陕西关中地区应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河北、山东、辽宁南部8月初播种。⑤培育引进的草莓苗,一定要选择优质苗。优质苗的标准:植株完整无病虫害,叶片4-5片以上,发育正常,茎粗0.8-1 cm,叶柄短粗,根系发达,新生根多,单株鲜重30克左右。⑥引进时,要防止病虫害的入侵和传播,需经县级以上农业部门检疫确认无病虫害。⑦还要注意介绍中是否有同音词。比如Dzheniya和Dukla,Daselekte和新世纪一号,鬼奴干和日本二号,春兴和市北三号都是同义词。
中国是世界上野草莓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利用野草莓由来已久,并一直传承至今。我国大果草莓的栽培始于1915,但过去被忽视,发展缓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草莓生产发展迅速。目前我国草莓生产面积约7万hm2,居世界第一。主产区分布在安徽、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四川、安徽、新疆、北京近年来也发展较快。草莓重点产区包括江苏泗洪、安徽合肥、辽宁丹东、山东保定、烟台、上海郊区、四川双流、江苏连云港等。合肥长丰县目前草莓种植面积654.38+045万亩,年产量20多万吨,总产值654.38+00多亿元,到2065.438+02年将增加到20多万亩。每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推介会,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天津红旗市场、沈阳水果批发市场举办经销商与草莓户对接会。其生产规模已从安徽省第一跃升为全国草莓第一大县,长丰草莓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生长:草莓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疏水性较强的土壤中。土壤深度约为8-10英寸。对于大草莓,行距应为12英寸,株距约为18英寸。要及时去除植株的藤蔓,以利于草莓结果。草莓的生产是有周期性的,所以最好在种植的前几年培育一些新的植株。如果不喜欢管理草莓,可以每隔18-24寸种一颗草莓,让草莓遍地开花。当然会有点乱,草莓也不大。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适当去掉一些藤蔓。秋天,植物应该覆盖一层土壤以防止霜冻。土壤冻结后,你可以在植物上撒3-4英寸的干草。第二年春天,当新叶长出时,它们被移到干草上。当天气温暖稳定时,除去植物表面的覆土。但是要在行间留一些干草,防止杂草生长,保持土壤水分。主要病害: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是草莓苗培育移栽期最常见的病害,防治不及时,有时会造成草莓苗全部被毁。1.草莓白粉病菌属于单孢菌属。借助气流或雨水扩散,病害最适温度为25-30摄氏度,病菌会侵染多种作物。三唑酮农药普遍对其产生了抗药性。座果期和收获期后期易发病。露地栽培的重点防治期是开花前的花期。预防用药:百泰1500倍或25%喷雾100克1000-1500倍,天龙500-600倍用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被雨水传播7-10天。小弓棚栽培的预防期为65438+2月左右,次年5月左右。发病初期防治的药物有:武夷霉素65,438+0,000倍,翠贝3000倍,50%白公65,438+0,000-65,438+0,500倍,凯泽2000倍和标准500倍,龙可。注意化学药品的轮换使用,同一品种的化学药品不要连续使用两次以上。二、草莓灰霉病最容易发生在潮湿、25度左右的时候。坐果期和收获期是最严重的病害。最佳用药时间是草莓花序1有20%以上开花,第二个花序刚刚开花的时候。选药:凯泽1200倍或农利灵1000倍或50%使百工1000-1500倍,龙血竭500-600倍,连续防治两次,交替用药。病情严重时,可选择凯泽1200倍比百泰1500倍或凯泽1200倍,50%使百工1000-1500倍,现在混合使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