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机制的基本内容

在长期的公司治理实践中,公司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相互联系的公司治理机制体系。按照公司治理机制的功能划分,主要有四种治理机制:一是激励机制,即如何激励董事和经理人员为企业创造价值,降低道德风险的一种机制。二是监督制衡机制,即如何监督和评价经理和董事的管理行为,建立有效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三是外部接管机制,即当管理者经营不善时,公司股价下跌,被其他公司(或利益相关者)收购,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第四,代理竞争机制是指一个公司的不同股东组成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争夺股东委托的投票权来获得对董事会的控制权,从而更换公司经营者的一种机制。下面将详细解释上述四种机制。在现代公司中,股东和董事会之间,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代理权之争发生在第一次委托代理关系之间,股东会决定谁取得第一次代理资格,即代理权。获得代理权就等于控制了董事会,从而掌握了公司经营者的聘用权。由于小股东实力有限,代理权之争一般在持有一定数量股份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股东之间展开。在代理权争夺过程中,为了征集到足够的代理权,参与争夺的各方都必须提出有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政策。这样,广大中小股东的监督和约束力量就可以通过代理竞争机制深入到上市公司中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迫使管理者采取有利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政策和投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