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是什么让日本在太平洋疯狂?

1.二战军舰日本航空母舰

日本海军重型航空母舰

赤木

建筑简史

“赤城”号航空母舰是由库雷海军造船厂建造的。1920年2月6日开工,1922年2月5日停航,由于华盛顿条约的限制被改装成航母。从战列舰改成航母的时候,主船体基本没变。主甲板以上都被重建,有一个双层机库。除了主飞行甲板,船头还有一个短飞行甲板直接通往机库,但后来证明短飞行甲板基本没用。完工时,巡洋舰上的火炮已安装完毕,没有岛屿上层建筑。锅炉的废气从右舷排出,安装了一个向下倾斜的烟囱。

1925 4月22日上线,3月25日完成1927。在日本海军服役的前五年,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安装了右舷岛上层建筑。6月1935至8月1938在佐世保海军造船厂改装。船头飞行甲板取消,机库向前延伸,主飞行甲板加长加宽,结构加强。左舷的岛屿上层建筑取代了原来右舷较小的岛屿上层建筑,舰炮也进行了重新调整和改进。改装后满载排水量41.300吨,动力为汽轮机,19锅炉,4轴,1.365438节,最大航速31节,武备为6门单管203mm主炮,6门双管1.20mm副炮,28门25mm高。

运营简历

1942年6月5日夜,战列舰大和号平静地沉入中途岛西北300海里的大海。作战室里,一向冷静果断指挥的山本五十六将军此时犹豫了,因为他手中的一纸电文是如此的沉重,“赤城两弹失去战斗力,请决定。”他完全明白南云在什么情况下会发出这样的信息,但在做出这个必然的决定之前,他还是忍不住回想了一下。

赤木号是日本海军的第一艘重型航母。作为日本海军第一航空队的旗舰,她也是日本航母的女王。作为“八八舰队计划”(8艘战列舰,8艘战列巡洋舰)的一部分,赤城号最初设计为战列巡洋舰,1920年2月开始制造。1923 11由于华盛顿条约的影响,日本人需要在完工前停止建造两艘战列舰和四艘战列巡洋舰。赤城还没完工就被改装成了航母。

赤城1927三月服役之初,飞行甲板分为上、中、下三段。下层甲板前部供大型舰载机起飞,中层甲板供轻型舰载机起飞,上层甲板供飞机降落。这种设计的目的是运载更多的飞机。估计飞机在中间甲板起飞的时候会像现在漫画里的飞船一样在狭窄的通道里加速,然后冲向太空。很快在赤诚的使用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这种设计不实用,而且交通管理复杂。所以赤城在1935进行了改装,三个飞行甲板连在一起,前端有两组圆柱形立柱,飞行甲板左侧有一个岛状上层建筑,便于观察。

山本五十六曾经是赤城的队长。山本以其敏锐的眼光意识到了这艘没有巨炮的战舰对海战的本质影响。虽然这个想法在海军中并没有占据主要地位,但山本确实在赤木号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九一八事变后一年的第一次淞沪甲午战争中,山本率领赤诚和加贺轰炸上海。1937七七事变爆发,赤城在长江流域、华南、支那、海南杀人。

赤木号作为日本海军第一艘重型航母,拥有海军最优秀的飞行员。1940期间,日美局势日益紧张,美国太平洋舰队全部移师珍珠港。1941年初,山本制定了偷袭珍珠港的计划,为此航空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山本的方针是把训练中的伤亡和实战中的同等对待。这样一来,赤城和第一航空队的飞行员在战前的命中率可以达到80%。1941 65438+2月,赤城作为旗舰参与偷袭珍珠港。山本的思想在珍珠港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山本在帝国海军的地位达到了日本的顶峰。

战争爆发后的半年内,赤诚率领的第一支航空舰队横扫太平洋和印度洋,但山本永远无法想象中途岛上的赤诚发生了什么,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什么决定。皇帝照片传出来后,正在执行护航任务的五凤、赤峰、、蓝峰四艘驱逐舰各发射一枚鱼雷,在水面上挣扎的巨型战舰赤城号迅速消失在它与舰载机警报的海面上。幸存的船员被送往太平洋前哨。

工作特性

1923 165438+10月19、1925 4月22日1927 3月25日。

标准排水量:2.69万吨(公布),实际3万吨。

装备:2门200毫米双联炮,200毫米单管。

总长度:261.2m

动力:8台汽轮机,19主锅炉,6门机炮,6门双联120mm机炮,131200马力,4个桨(210转/分)。

宽度:29米

深度:15.3米速度:31节。

吃水:8.07米续航力:8200海里/16节。

飞行甲板:上层甲板长190.2米,宽30.5米。船员:1630。

承运人:60架飞机

日本海军重型航母:加贺号

-加贺(加贺)

建筑简史

加贺号航母由川崎建造。1920 7月开工19,1921 11.07,10月停工1922。它最初计划作为一艘快速战舰,但后来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而改为航空母舰。1923后重启,改造成航母。3月21,1928投入使用,但没有立即投入使用。早期作为岛屿上层建筑试验船服役。从1934到1935,在佐世保海军造船厂进行现代化改造。改装后排水量42541吨,8台锅炉汽轮机,127400马力,最大航速28节。军备为10单管20mm单用炮,8门127mm两用炮,22门25mm高射炮,乘员20.65万人。

战争进程

加贺号是日本首批重型航母之一。和赤城的渊源很像。它最初的设计是一艘战舰。群众演员服役后,与赤诚一起被编入第一航空队。此后两舰一般都是一起执行任务,命运也差不多。

加贺是侵华海军的主力。在1932的松湖一战中,加贺和赤城共同完成了轰炸和制空权任务。1932年2月22日和26日,加贺的几架舰载机分别轰炸了苏州和杭州。当时舰载机装备90舰战,89舰攻。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加贺配合军队更加疯狂地进攻中国大陆,加贺的舰载机出现在沪、宁、长、成。1932 8月15日,加贺约30架舰载机企图攻击中国空军学校——笕桥机场。被中国21飞机拦截,日本飞机被13击落,这是加贺在中国最惨重的失败。此后,加贺号一直在中国海域活动,轰炸目标也扩大到了广州白云机场和广州市区。1939后,加贺返回太平洋。

19411 2月7日,加贺作为6艘航母之一参与了偷袭珍珠港的行动。随后,中将南云率领第一航空队(赤城和加贺)和第五航空队(翔鹤和瑞和)参加了对东南亚外围地区的攻击,包括65438年10月20-23日对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拉包尔基地的空袭。然后南云舰队向西横扫从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整个海域。包括2月19对澳大利亚达尔文港的空袭,3月3日协助占领荷属东印度,以及对爪哇南海岸奇拉扎港的空袭。然后,加贺号返回大陆维修,没有参加4月在印度洋与英国海军的战斗。

1942年6月,第一航空队和第二航空队(苍龙和龙飞)参加中途岛战役,全部被击沉。1942年6月4日,加贺号在中途岛西北海域被企业号(USS Enterprise)的舰载机击沉。

工作特性

加贺加贺1923 12 13重建开始1928 3月3 1竣工。

标准排水量2.69万吨(外部),实际排水量3万吨。

武装有2门双200mm炮,6门单管200mm炮,6门双120mm炮,4门双13.2mm机枪,2门双7.7mm机枪。

总长238.5米

29.6米宽

深度为15.45米

4台动力汽轮机,12主锅炉,91000马力,4个桨叶(210转/分)。

吃水7.93米

上层飞行甲板长171.2m,宽30.5m。

速度是27.5节

60艘航母

船员1630

日本海军重型航母:大丰号

1944 6月19日,菲律宾东部即将破晓。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的第一机动部队在小泽三郎太海军中将的领导下分为A和B。

C、C三个单位,各以三艘航母为核心,组成圆形编队,正由西南向东北推进。小泽试图发挥舰载机作战半径更大的优势,利用关岛基地对斯普鲁恩斯海军中将指挥的美国第58特混舰队进行“穿梭轰炸”(一种舰载机依托航母和陆上基地进行的往复轰炸,即舰载机突袭目标后,飞到附近的陆上航空基地,补充燃料和弹药, 然后在返回途中再次攻击目标),从而遏制美军对马里亚纳群岛发动新的攻势。

小泽站在旗舰“盖尔”号的舰桥上,命令各攻击舰队相继起飞,攻击30O海里外的美特斯邦威混合舰队。10八点,旗舰瞭望员突然尖叫起来,他看到一架飞机朝着大海俯冲下来。海面上有三条鱼雷轨迹,指向大凤。原来是曹和飞兵关虎雄发现了雷场,鱼雷是美国潜艇发射的。为了保护旗舰不受攻击,他采取了自杀式撞击行动,撞毁了一枚鱼雷。“大凤”号紧急躲避,但为时已晚,还是打了一个雷。“大凤”号是一艘重装甲航空母舰。它被闪电击中后似乎安然无恙,此刻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于是小泽命令护卫舰只加强反潜警戒,战斗仍按计划进行。然而,发生了一起事故。鱼雷爆炸后,一部电梯受损,那里的通风口被堵住了。航空汽油箱受损后,汽油蒸气不断外泄,这些气体大量聚集,于14: 32引爆。火和烟从机库中喷出,并迅速蔓延到弹药库。“大凤”号的腹部,紧接着发生了一连串的大爆炸,船体立即倾斜了。18: 28,10小时后,这艘服役仅一个月的新航母,葬身塞班岛以西的万丈深渊。

建设故事及概况

20世纪30年代,世界海军强国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达到高潮,进入所谓无条约约束时期。野心勃勃的日本海军以美国海军为对手,从1939开始实施为期6年的造舰计划。该计划规定开始建造一艘新型航空母舰。

根据日本海军的分析,日本海军在实力对比上弱于美国海军。要想取胜,还得依靠自身训练有素的特点,尤其擅长夜战和近战,逼近美军舰队进行肉搏战。这样我们就要冒着被攻击的风险接近敌舰,所以必须加强防护能力,加强航母的装甲防护。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大凤建造了一艘“在现代形式上不逊于美英航母”的航母。

大凤排水量34000多吨,吃水线253米,吃水线宽27.7米,吃水9.7米,飞行甲板257.5米,宽30米,汽轮机四轴,功率160000马力,航速33节。为了改变其飞行甲板的脆弱状况,日本海军煞费苦心地减少舰载机数量(比翔鹤少6321),以提高飞行甲板的防护能力,增强其不沉性。在日本海军航母建造的基础上,被认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桥梁和烟囱一体化

“大凤”号的飞行甲板较低,采用什么样的烟囱从一开始就成了棘手的问题。从前一艘日本航母的烟囱,从舰舷一直延伸到勘测侧,向下弯曲,效果还不错。缺点是一旦损坏,船体倾斜时,对船非常不利。大凤的飞行甲板很低,安装烟囱的甲板也很低。在这么低的甲板上,如果还是过去那种弯曲的烟囱,那就更加不利于船体的稳定性了。因此,决定放弃横向斜弯烟囱,采用立式烟囱。然而,这一点在技术论证会上遇到了麻烦。日本海军历来重视夜战,航母也不例外。军用舰载机要适应夜间作战的需要,主政者要尽量减少飞行甲板上的突起物,垂直烟囱是明显的障碍。另外,这个烟囱冒出的烟也影响飞机的起降活动。虽然改装成垂直烟囱遭到强烈反对,但维持航母稳定的希望最终占了上风。于是,垂直烟囱被安置下来,与桥梁融为一体。

“大风”的驾驶台不在飞行甲板航测线外,而是在里面一点,右舷测量中心的稍前方,以保持稳定。为了保证排出的烟雾不会对后飞行甲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设计研究部门做了1%的模型,并进行了风洞试验。测试表明,桥梁和烟囱整合后,砂烟囱需要从其垂直表面倾斜26”,比飞行甲板高出17米。这样烟囱冒出的烟就不会影响后面飞行甲板上的操作。“大凤”舰桥的内部配置从驾驶舱平面开始依次为:驾驶舱平面上有方位测量室、飞行员待命室和气象室;在下舰桥的甲板平面上,设有指挥员、参谋长、舰长和领航员休息室、方位测量室和电报室;上渡大桥桥面上设有操舵室、第一防御指挥所、作战室和海图室、方位测量室和电报室。在罗盘桥的甲板平面上,有穿金站、探照灯指挥所和舰载机着舰指挥所。防空指挥所设在最上层甲板。

封闭式船头和前甲板

在日本海军中,大凤率先采用了能够抵御风暴的全封闭式船头。舰首外板一直延伸到飞行甲板的前部和侧面,从而提高了航母的适航性和耐波性,增加了飞行甲板的长度和最前部飞行甲板的强度。

“大凤”的船头外侧明显是弧形的,与飞行甲板的侧部和前端相连。通常船头甲板上的锚甲板位于船内,锚泊和锚泊设备也放在船内。船首外侧没有锚定用的喇叭,吃水线以下的船首为球形。船首舱室包括:仓库、操作场、锚室等。

飞行甲板和机库

“狂风”号是日本海军中第一艘飞行甲板上带有防护装甲的航空母舰。拥有防护装甲并保证其稳定性是一个难题。经过论证,日本海军果断决定采取措施,直接加固飞行甲板。这样可以改变飞行甲板的脆弱性,有利于近战和深入敌方舰载机的作战半径攻击敌舰。“大凤”号飞行甲板长257.5米,前端宽18米,中部宽30米,后端宽27米。电梯前后各一台(每台重100吨),两台电梯之间安装防护装甲(长150米,宽20米)。这部分防护装甲由20毫米厚的甲板和75毫米厚的甲板组成,表面涂有乳胶(此前为木质),可承受500公斤炸弹的俯冲攻击。飞行甲板装有舰载机着舰的拦阻装置(每个拦阻装置最多4根横绳,4个拦阻装置14根横绳),最大刹车距离40m,最大刹车速度30m秒(飞机最大重量4,000kg),采用液压刹车方式。回收动力为压缩空气,回收时间为9秒。

机库分为两层;上层18m宽,下层18m宽。每个有4个隔间。上层机库的屋顶厚10 mm。飞行申请与机库屋顶之间有0.7米的空间,以防止炸弹穿透飞行甲板危及上层机库。然而,突然爆炸的“狂风”恰恰是在机库里。机库里全是轻质油气。被点燃和引爆后,大火会在瞬间吞噬大凤。舰上75架飞机(零式战斗机27架,1999和彗星轰炸机27架,18天山攻击机和3架侦察机)一部分转移到其他航母上,另一部分在舰上化为灰烬。

主要防空设备

航母用于自卫的武器是舰载战斗机和高射炮。“大凤”号主要装备两种:98式双联装100毫米高射炮和96式3联装25毫米机关炮。前者6座(12门),两侧各3座。其最大射程14000m,最大射高11000m,射速15发/分,最大南仰角190o-10”,俯仰速度16o//分,转速65438。枪的射击指挥是94式,两边各一个。后者17座,左舷8座,右舷7座,船尾2座;它有8个射击指挥仪,分别安装在两侧和船尾。此外,舰桥、上层建筑后部和信号桅杆上都安装了空对空雷达。探照灯安装在飞行甲板和舰桥的一侧。

船尾部分

“大凤”号的干舷在船尾比较高,在船尾飞行国家板下面有一个小船存放处。因为它高达干,没有单独的船存储甲板。有两套舵,都是半平衡舵。此外,为了加强防空火力,在建成时在轨距末端安装了两门25毫米火炮。

1941 7月10,1943 4月7日1944 3月7日,完成。

标准排水量:29300吨

装备:6门双联100毫米火炮,22门三联25毫米火炮。

总长度:260米

宽度:27.7米

动力:4个汽轮机,8个主锅炉,4个桨叶(300转),160000马力。

深度:22.1m

吃水深度:9.67米

速度是33.3节

飞行甲板:长257.5米,宽30米。

续航能力:10000海里/18节。

航母:19战斗机(含1储备机),36架攻击机,6架侦察机。

船员:1649

日本海军中型舰队航空母舰:苍龙号

建筑简史

“黑龙”号航空母舰由库尔海军造船厂建造。10月20日1934 165438开始,2月23日1935上线,2月29日1937完成。是日本海军专门建造的第一艘大型航母。它有双层机库,全通飞行甲板,右舷岛上层建筑,采用巡洋舰的主机以获得更高的速度。日本海军未来建造的大型航母都是参照这艘航母设计的。满载排水量19800吨,汽轮机,8台锅炉,4轴,152000马力,最大航速34.5节,乘员1100人,武备为6门双127毫米火炮,28门25毫米高炮,航母。6月4日,1942,在中途岛西北海域被企业号(USS Enterprise)舰载机击沉。

“龙飞”号航母由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建造,1936年7月8日开工,10月6日下水,1937年7月5日完工。它是苍龙的改进版本。与苍龙相比,它进一步加强了船体的结构强度,改进了船头和装甲。最大的变化是岛式上层建筑改为左舷。满载排水量21.900吨,汽轮机,8台锅炉,4轴,1.53万马力,最大航速34.3节。乘员65,438+0,065,438+0人,武备6双65,438+0.27 mm炮,365,438。

中弹后开始燃烧的飞龙,注意前面电梯巨大的弹孔。

战争进程

苍龙号和龙飞号属于同一级别的中型攻击航母,都是日本海军的第二批航母。黑龙和龙飞最初的设计是所谓的“空中巡洋舰”,它不受1930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但在设计中发现,同时搭载飞机和机炮是不可行的,也没有必要。然后黑龙和龙飞被设计成全职航空母舰。借鉴赤城和加贺的设计经验,苍龙和龙飞依然达到与前者相近的性能,但装甲较弱。

苍龙1934 11 10月开工,1937 1 2月服役。次年,苍龙在中国海域巡航,其舰载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协助陆基空军侵华。龙飞于7月开工,1936,7月服役,1939。龙飞比苍龙稍长,它的舰桥与苍龙不同,苍龙位于飞行甲板的左侧。服役结束后,龙飞和苍龙被编入第二航空队,由少将·山口多文指挥。

袭击珍珠港的计划中没有两条龙。在山口的建议下,苍龙号和龙飞号作为6艘攻击航母的一部分参与了此次攻击。而且因为耐力强,在返航途中,第二航空队苍龙和龙飞奉命增援威克岛。1942年初,第二航空队南下实施空袭,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登陆。65438+10月24-25日,安汶港空袭;2月4日,第二航空队的飞行队从岸上基地起飞,对荷兰的少将·多尔曼领导的英国、美国、荷兰和澳大利亚舰队进行了空袭。2月15日,第二航空队加入了在拉包尔完成空袭的第一航空队(赤城和加贺)。2月19,第一、第二航空队攻击澳大利亚达尔文港;3月,协助荷属东印度参战,进攻爪哇岛南岸的奇拉扎港。

1942年4月,第一、第二航空队联合第五航空队(香河、瑞河)和护卫舰群在印度洋横扫英国海军,包括除加贺外袭击珍珠港的5艘航空母舰。4月5日,它袭击了英国太平洋舰队在锡兰湾的科伦坡和廷克利兰基地,并在基地外击沉了英国重巡洋舰多塞特郡号、康沃尔号和体育神号航母。

1942年6月,四艘攻击型航母(赤城、加贺、龙飞、苍龙)参加中途岛战役,全部被击沉。第二空军司令少将·山口道恩拒绝离船,与龙飞号一同沉没。在这四艘船中,龙飞号终于受到了攻击。在此之前,它的舰载机撞上了美国的约克城号航空母舰,最后被日本潜艇击沉。

工作特性

黑龙Soryu 1934 165438+10月20日开始1935 65438+2月23日1937 65438+2月29日完成。

龙飞hiryu 65438+7月8日开工0936+0937 165438+10月6日1939 7月5日竣工。

黑龙龙飞

标准排水量15900吨,总长227.35米;

宽度21.34米宽度22.04米

型深20.4米,型深20.5米

吃水7.47米,吃水7.84米

飞行甲板长216.9米,宽216.9米。

航空母舰

96式战斗机16(含4架储备机),96式战斗机16(含6架储备机)。

12 97式攻击机(含3架储备机)12 97式攻击机(含3架储备机)。

36架96式轰炸机(包括9架储备飞机)36架96式轰炸机(包括9架储备飞机)

九架97侦察机,九架97侦察机。

军备竞赛

6门双联127mm高射炮,6门双联127mm高射炮,7门三联25mm炮。

双25毫米火炮14座双25毫米火炮14座。

动态威力

4台汽轮机,8台主锅炉,4台汽轮机,8台主锅炉。

152000马力,4个桨(340转/分)

速度34.5节,速度34.4节

续航能力7680海里/18节续航能力7670海里/18节。

船员1100船员1100

日本海军轻型航空母舰

-迎海(凯约)

三菱长崎造船厂的建设。原本打算建造成运输船,开工日期不详。2月9日上线1938,7月完成1939。1943 165438+10月23日改装成航母。1944之前只作为训练舰使用,战争后期用于飞机运输。1945 7月24日被英国飞机轰炸,战后解体。

与其他护航航母类似,机库和飞行甲板都比较小,没有舰岛上层建筑、弹射器和阻拦索。驱逐舰的主机取代了原设计的柴油机。1944中增加了20门25毫米高射炮和部分防空火箭炮。主要用于运输和训练。

排水量1.36万吨/1.75万吨(满载)

飞行甲板有492英尺长。

速度34节

功率52000马力

续航力8000海里/18节

火炮127mm8,25mm44。

雷达21型13型

24架标准舰载机

有829名船员

日本海军轻型航空母舰

-龙条

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1921,航空母舰低于1万吨

不在限制范围内,日本设计了这艘排水量8000吨的航母。由于规模有限,设计师花了不少功夫。但建成后,标准排水量仍超过原设计,达到10600吨。服役不久,发现舰体稳定性差,艏甲板太低,飞行甲板支撑结构不够牢固,被大浪碾压。因此,拆除了两门127毫米火炮和其他可拆卸的重物,加强了船体结构,改进了船头甲板,提高了适航性。为了增加稳定性,不得不加500吨压载,影响了速度。太平洋战争开始时,它在苏门答腊和印度洋作战。1942年8月24日,所罗门群岛第二次海战中,美国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的飞机撞上四枚炸弹沉没。

龙之龙珠

1929 165438+10月26日1931 4月2日1933 5月9日;

标准排水量为10600吨。

双127mm平高炮6门,四联25mm炮6门。

全长180米。

2个动力汽轮机,6个主锅炉,65000马力,2个螺旋桨(275转/分)。

这艘船宽20.32米。

类型深度为20.6米

速度29节

吃水5.56米

续航能力10000海里/14节

飞行甲板长158.6米,宽23米。

924名船员

48架航空母舰(包括12架储备飞机)

日本海军护航航空母舰

-丘约

这是日本第一艘护航航母,由17000吨的豪华游轮改装而成。

。主要用于训练和空运。简单改装后。机库很小,飞行甲板相对较短,没有岛屿上层建筑、弹射器或阻拦索。战时日军为弥补反潜护航力量不足而改装,20-30架,速度较低,无法跟随战斗队形。

鹰一级* * *舰有三艘,分别是鹰、云鹰、崇鹰,在长崎造船厂三菱建造。战争爆发后,它们被改装成航空母舰,战争期间全部被美军击沉。

鹰的起始日期不详。9月1940下水,在佐世保海军造船厂改装成航母,9月19415完工。服役期间只参加过一次战斗部署,其余时间主要是执行训练和运输任务。1944年8月8日,18在菲律宾吕宋岛西北被美国海军潜艇“红石鱼”号击沉。

云英开始日期不详。6月31939+10月31上线,完成后由军队接管。在库尔海军造船厂改装成航母,5月31,1942完工。仅用于服役期间的运输和训练。1944年9月5日,在中国南海东沙群岛东南部被美国潜艇“岩鱼”号击沉。

重影起始日期不详。5月20日下水,1939,舾装时被部队接管。在克鲁埃海军造船厂改装成航母,10月25日完工,1942,165438。仅用于服役期间的运输和训练。1943 65438+2003年2月4日在日本伊豆群岛八丈岛以东被美国“旗鱼”号潜艇击沉。

大英太阳1940 65438+10月6日1940 9月19、1941 9月15,修改完成。

崇鹰Chuyo 65438+5月9日开工0938+5月20日上线0939年3月23日竣工1942 165438+10月25日修改。

云英Unyo 1938 65438+2月14开工建设1939 65438+10月31上线,1940 7月30日完工,1942 5月31完工。

标准排水量为17830吨。

武装4门单管120mm高射炮和4门双25mm炮(“冲营”):4门双联装127mm高射炮和10三联装25mm炮;“鹰”和“云鹰”在1944进行了改装,增加了2门单管120mm炮,安装了约4门三联25mm炮)。

全长180.24米

22.5米宽

深度23.5米。

吃水8米

2台动力汽轮机,4台主锅炉,25200马力,2个螺旋桨(140转/分)。

飞行甲板长162m,宽23.5m(“崇鹰”:长172m,宽23.7m改造后的“雄鹰”和“云鹰”:长180米,宽23.5米)

速度21节

11战斗机(含2架储备机)和16攻击机(含2架储备机);30艘“冲鹰”号航母(包括4架后备飞机)

续航能力8500海里/节

船员747人(约850名“冲营”)

训练航母:龙凤号

类似瑞风级,是潜艇航母的又一改型。1941年改造成航母,1942 165438+10月28日。

完成了。4月18日,改装的龙凤还被杜利特尔轰炸队的炸弹击中。1942 12二月改造刚完成,龙凤号又被鱼雷击中。战争期间主要用作训练航母。龙凤在1944年6月菲律宾海战中负伤,3月1945在吴县军港再次被炸。这次之后,他没有恢复现役,在1946年6月被瓦解。

排水量为1.336万吨/1.67万吨。

飞行甲板长707.4英尺。

速度是26.5节

功率52000马力

续航力8000海里/18节

火炮127mm8,25mm60和13.2mm28。

雷达21型13型

标准舰载机31

有989名船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