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有哪些?
先说一下10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及防范方法:
1,QQ诈骗:2008年通过一个特洛伊马盗取QQ号,冒充我朋友充话费打牌;2010逐渐演变为互加QQ好友视频聊天并截取视频,然后互相发送绑定特洛伊病毒的文件和图片并盗取QQ号和密码,登录盗取的QQ号欺骗好友,播放截取的视频以各种理由迷惑对方并要求对方赚钱。2013,视频诈骗升级为针对留学生家庭的诈骗,借口金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要求家长支付手术费;2014犯罪嫌疑人省略传统的“盗号”环节,直接使用新注册的QQ号冒充公司“老板”QQ(头像、昵称等信息均改为与老板相同的QQ),然后要求公司财务向指定银行账户汇款,达到诈骗目的;2014年底,演变成一起利用手机拦截特洛伊病毒软件窃取安卓操作系统智能手机支付权限,拦截短信后以微信好友身份实施盗窃或诈骗的案件。
注意事项:不要随意点击推广文件,以免QQ被盗;评论QQ要谨慎:尽量不要把QQ联系人评论成“爸爸”、“妈妈”、“张经理”等。一旦不法分子盗取QQ,很容易从你评论的信息中分析出这些联系人和你的关系。汇款前一定要打电话给收款人确认,不要轻信QQ聊天记录中的任何联系电话和链接。
2.猜猜我是谁:在这类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通过不正当的渠道获取受害人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然后打电话给受害人“猜猜我是谁”,再根据受害人所说的姓名冒充熟人,声称要拜访受害人。受害人信以为真,就会在几个小时后或者第二天编造“嫖娼被抓”“造成交通事故”等理由。目前,这类犯罪已经升级,呈现出新的形式:嫌疑人冒充公务员或企事业单位领导,以急需用钱、疏通关系、升职等为由,要求受害人给“领导”汇钱。
注意事项:接到类似电话,要及时联系朋友、熟人,核实真伪。不要轻易相信对方,更不要轻易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
3.改签:改签诈骗罪主要是犯罪嫌疑人向购买机票的受害人发送短信,称其航班因近期降雪、雾霾等恶劣天气取消;说是因为系统故障不能出票,需要改签或者退票。受害人轻易信以为真,拨打了诈骗短信中的“客服电话”。嫌疑人以改签费为由,骗取受害人高额转让费。以前,犯罪嫌疑人经常在大型游戏网站、论坛、百度贴吧等冒充某航空公司的在线订票网站。,并假借航空公司名义在网上发布虚假订票信息、改签退票信息。已经发展到从黑客或全国各地的购票点购买旅客订票基本信息,通过改签、退票进行精准诈骗。
防范:收到此类诈骗短信后,应通过民航官方电话和网站进行核实,或直接拨打订票网点电话。不要拨打短信中提供的“客服电话”求证。
4.包裹诈骗:不法分子冒充邮政、快递公司或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谎称受害人包裹内有违禁品或涉案物品,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受害人名下的钱都必须按要求转到指定的“安全账户”接受检查。
注意事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侦查案件过程中,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当事人处分财物,而是出具相应的收缴、扣押财物、物品的法律文书。而且,人民警察执行公务时,除工作需要等特殊原因外,应当向当事人出示工作证件。
5.冒充领导:在这种诈骗中,犯罪分子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上级机关、监察部门等单位领导的姓名、办公电话等相关信息。冒充领导秘书或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要求被骗单位以销售书籍、纪念币为由,支付订单、手续费直至指定银行账户实施诈骗活动。
注意事项:接到此类电话,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确认核实。如果确认为诈骗,要如实向上级部门和公安机关反映情况。
6.虚假中奖:在这类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以某活动抽奖为由,或冒充“非凡6+1”等节目组,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告知受害人自己中了大奖。事主一旦相信,就会回复询问,称必须缴纳所得税、手续费等各种名义费用,否则不中奖,并通过电话引导事主向其提供的账户汇款。
注意事项:“天上不会经常掉馅饼”。不要因为利益的诱惑而轻易相信中奖等信息,还是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劳动来换取自己应有的利益。
7.电话欠费:在这种诈骗中,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告诉他电话欠费,或者直接播放电脑语音,说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可能被冒用注册了欠费电话,然后不法分子让其同伙冒充公诉人、法务人员接听或打电话,声称受害人名下的电话、银行账户涉嫌洗钱等犯罪活动。目前司法机关正在秘密调查,要求受害人尽快将银行存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犯罪分子通过。
防范:这种电信诈骗的欺骗性极强。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虚拟电话,编造与公安机关工作电话号码相同的号码,以此来说服被害人谎言的真实性,诱导、强迫被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并瞒着亲属。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了解防骗知识,多为家人做工作,尤其是中老年人。当他们接到诈骗电话时,应及时核实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8.刷卡消费:在这类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通过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用户银行卡刚刚在某地(如XX商场、XX酒店)消费了5899或6995元。用户如有疑问,可拨打XXXX号码通咨询。用户回电后,同伙谎称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刷,以假银行客服中心的名义。他们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让用户在银行ATM机上进行所谓的加密操作,逐步将受害人卡内的钱转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防范措施:收到此类诈骗短信时,应及时拨打相应银行的官方查询电话进行核实,而不是拨打诈骗短信中提供的咨询电话进行核实。
9.网络诈骗:利用虚假网页诱导受害人炒股投资,骗取资金;制作与银行等单位官方网站相同的虚假网页(钓鱼网站),发送短信、邮件等。,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进入虚假网页,窃取受害人输入的银行账户、用户名、密码等个人信息,最终将受害人的资金转出。
防范措施:这种诈骗也极具欺骗性。不法分子制作的假网页链接地址与官网链接地址非常相似,有时只有一个相似字母不同,不易被发现。所以在使用银行等网页时,要谨慎,通过安全链接进入,比如360网站链接。
10、低价购物:在这类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向受害人发送出售二手车、窃听器等虚假信息。短信内容一般为:“集团90%的新车牌(本田、奥迪、奔驰等。)在这个城市有卖。电话××××××××××。”当受害人拨打联系电话想要购买时,不法分子要求必须先交定金才能进一步处理,并要求汇款到其提供的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预防:过低的价格只会是诱饵。不要贪小便宜,否则会被不法分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