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会计报表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
2001,刘姝威用一篇600字的短文,将蓝田下马。一个学者看几个会计报表就能判断银行不能再贷款给蓝田股份了。文章发表后,真的没有银行再给蓝田股份贷款了。这个故事既戏剧化又不可避免。刘姝威当年的所作所为一点也不深刻。会计人员只要仔细阅读会计报表,就不难发现这样的问题。
如何看懂会计报表,看起来是一个很幼稚的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会计并不是真的懂。不知道怎么区分重点,怎么识别错觉。会计科目那么多,我们特别注意,有根有据的怀疑,是有学问的,也是有技巧的。看会计报表要像看书一样,先看大纲再钻研细节。我建议从两个层面来看:
第一个层次,放眼整体,从公司财务金三角(成长性、盈利性、流动性)判断经营基本面。这里所说的增长是指收入规模的增长,流动性是指经营性资产的周转率和现金流。
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对金融金三角有一个形象的描述。他说,“考核要关注销售收入、利润、现金流,支持公司生存发展。单纯的销量增长是绝望的疯狂。单纯追求利润会透支未来,不考核现金流会导致只有账面利润。单单名义利润是错误的。没有现金流,就像锅里没米。过几天等不到米,就饿死了。”
可以说,企业健康反映在金融金三角的平衡上。成长性反映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盈利性反映了公司存在的价值,流动性代表了公司的管理水平。
第二个层次,看具体,通过敏感的会计科目来判断企业的潜在风险。
评论会计科目的时候不需要面面俱到。通过找点,聚焦,深挖,可以得出自己的判断。三份会计报表,看几个关键数据就能判断一个公司的基本情况。利润表看的是公司是否赚钱(净利润)和产品的盈利能力(毛利率)。现金流量表看公司赚的钱能不能收回(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资产负债表看的是公司的偿债能力,是否存在债务风险(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如果会计报表没有水分,以上方法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会计报表是假的,就要鉴别出来。如何判断会计报表是否有水分?建议重点关注科目。
资产负债表中需要关注的账户:
1应收账款。一方面,如果收入利润有水分,应收账款就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因此,要注意识别虚增的应收账款;另一方面,如果超长期应收账款金额较高,可能说明企业客户的信用管理不够,或者产品交付存在缺陷。
2库存。一方面要注意识别未结转成本形成的虚假存货;另一方面,要注意存货减值,包括原材料减值和产成品减值。
3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被称为资产垃圾筐,需要注意识别暂记成本。另外,如果大股东向公司借款较多,说明公司不分公私,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
4无形资产。除了土地使用权,其他无形资产基本都是伪资产,尤其要防范别有用心的研发费用资本化。R&D费用的资本化将减少当期费用和膨胀的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土地使用权)比例较高的企业,往往会为他人、金融机构和潜在投资者美化报表。
5其他资产。其他资产在正常的商业企业中几乎不会出现。但也有其他不寻常的事情,比如被法院冻结的银行存款。
损益表需要关注以下主题:
1销售费用。销售费用占比异常高往往说明企业销售渠道不畅,客户认可度不高,市场尚未打开,属于硬推出的商品。
2管理费用。管理费用的比例可以显示一个企业的内部运作效率。管理成本高的企业往往内部运行效率低,形式主义盛行。
3营业外支出。除非企业是在做捐赠,其他营业外支出都可以和经营不善挂钩,营业外支出高说明公司管理有问题。
4资产减值。因为资产周转不灵或者管理不善,可能导致资产减值,资产减值偏高,也说明公司管理有问题。
现金流量表中需要关注的账户:
看过太多虚构的损益表,人们会觉得现金流量表更可信。现金流量表真的清白吗?不。人们迷信它,因为他们认为资金流动的轨迹是真实的。为什么真实轨迹不行?
1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谨防美化现金流量表的现象,比如找个关系户,订个购货合同,预付货款,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马上就好看了。直到明年,合同解除,预付款退回,一切恢复原状。
2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获得贷款收到的现金:了解公司的主要融资渠道。
会计科目的判断可以作为第一层次总体结论的验证和补充。在阅读会计报表时,结合两个层面,很容易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做财务分析也可以遵循这个思路。
Yoyo财税,一站式专业财税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