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1.在股权和投票权一致的情况下,持有最多股权的人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一般谁的投票权最多,也就是谁的股份最多,谁就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二、股权和投票权一致,股权不是最多,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1。持有股权最多的人不是投资控制公司,而是投资财务,只是拿分红。二股东成为实际控制人。
2.控股公司股东大会,《公司法》规定的变更注册资本等重大决议将在股东(股东)大会上拥有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其他事项将在股东(股份有限公司为出席会议的股东)大会上拥有65,438+0/2以上表决权。通过协议、委托、一致行动等方式持有相应的多数表决权。
3.控制公司董事会,或决定1/2以上公司董事会候选人。董事会决议应由每位董事一票通过。
4.有权决定公司的财务政策和经营方针。
5.实际控制人是公司的重要供应商或客户,公司产品的供应或销售依赖于实际控制人。
6.实际控制人掌握着公司的关键技术。
7.其他方式。
第三,股权和投票权不一致。股权和投票权不一致,即同股不同权。比如持有65,438+0%的股权,并通过协议和章程拥有公司65,438+0/3以上、65,438+0/2以上或2/3以上的表决权。
在我国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同股不同权。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要求同股不同权,但公司法不允许同股不同权。
通过持股数量,可以大致判断谁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至于谁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做出判断。
您指出的新三板创新型企业(831562),第一大股东中信建设(央企)的(原)员工担任监事会主席、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五个关键职务(详见其公告简历),但公司公布的“实际控制人”为第二大股东(自然人)。
他们对“实际控制人”的定义有问题吗?
这需要观察其相关人员的持股情况。实际控制人为袁俊山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第一大股东中信建设。因为如果后续股东与袁俊山是一致行动人,其所持股份比例将大于第一大股东,这样以其他一致股东为代表的第二大股东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实际控制人。
什么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现实生活中,董事长持股少,或者大股东充当幕后角色,让公司管理层充当法人的情况很常见。
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股东,但能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其他安排实际控制公司行为的人。简而言之,实际控制人就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二)控股股东,是指有限责任公司出资额占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占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虽然出资额或者所持股份比例不足50%,但根据其出资额或者所持股份,对股东大会和股东大会的决议有足够表决权的股东。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实际控制人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持有公司股东,持股比例一般在50%以上,或者持股比例在30%-50%,但能够对股东(大)会决议产生重大影响或者能够决定任命半数以上的董事会成员。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各级政府、国资委、多人,也可以确定没有实际控制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控股股东的股东有时可以被认定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比如自然人A持有B公司90%的股份,B公司持有C公司90%的股份,我们可以认定B公司为C公司的控股股东,自然人A为C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所以你说的这种情况或者第二大股东与其他股东形成一致持股比例(或者协议、投资关系或者其他安排)的事实,就成为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关键是第一大股东认可这个安排。如果没有,就要按照持股比例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