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结构分析指数

一般来说,分析中常用的比率如下:一般来说,分析中常用的比率如下:

1.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100%

=股东权益总额/(股东权益总额+负债总额)*100%

它表明了企业自有资本占企业总资本的比重,反映了企业的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它表明了企业自有资本占企业总资本的比重,反映了企业的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一般来说,高比率是一种低回报、低风险的财务结构;低比率是一种高回报高风险的财务结构。

2.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负债总额)*100%

一个可衡量的企业的总资本中,有百分之几是依赖外部资金的?

负债比率和股东权益比率可以说是一个整体的两面,两者之和正好是100%。

一般来说,负债率不能超过50%,但没有绝对的标准。

3.负债和产权比率

资本负债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00%

这个比率比资产负债率更能准确地揭示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因为企业只有通过增资才能降低负债率。

当资本负债率为200%时,为一般警戒线,超过则需特别关注。

4.总资本比率(资本化比率)

资本总额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权益总额)*100%

企业资本总额是指企业的永久性或长期资本,即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总额之和。总资本比率被认为是负债比率分析中最重要的比率之一。一般来说,没有一定的标准依据,多用于不同会计期间企业之间或企业之间的比较。比率越低,相对长期负债的负担越小,企业体质越健康。平均来说,35%是一个合理的、可以接受的上限。

5.长期债务比率

长期负债率=长期负债/总资产*100%

=长期负债/(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00%

长期负债不会增加企业短期偿债压力,但属于资产结构问题,会给经济衰退中的企业带来额外风险。

6.有息债务比率

有息负债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股东权益总额*100%。

无息负债和有息负债对利润的影响完全不同。前者不直接减少利润,后者可以通过财务费用减少利润。因此,在降低负债率时,公司应重点降低有息负债而不是无息负债,这对利润增长或扭亏为盈意义重大。在揭示公司偿付能力方面,100%是国际公认的有息负债与资本之比的资本安全警戒线。

7.流动负债对总负债的比率

流动负债与总负债的比率=流动负债/总负债*100%

流动负债是企业对外负债中必须在短期内偿还的债务。这个比例过大,会影响资金流动的安全性。

8.固定资产对股东权益的比率

固定资产与股东权益的比率=固定资产/股东权益总额*100%

固定资产是生产的基础,应以自有资金投入为原则,否则就要依赖负债。

从长期来看,最稳定的资本是企业自有资本(即股东权益总额),最好用这种稳定的自有资本筹集固定资产。

因此,固定资产与股东权益的比率应不超过100%。

9.固定资产对长期资金的比率

固定资产与长期资金的比率=固定资产/(长期负债+股东权益总额)*100%

企业要大幅度扩张,购买固定资产往往超出自有资本,不足部分靠负债。企业要大幅度扩张,购买固定资产往往超出自有资本,不足部分靠负债。

长期负债也是更安全的长期资金来源。因此,用固定资产与长期资金的比率来衡量长期资金的安全性,比用固定资产与股东权益的比率来衡量更为合理。

一般这个比例不应该超过100%为理想标准。

10.利息保障倍数,也称为偿债保障比率。

利息保障倍数=所得税及利息费用前净利润/银行利息费用。

=(持续经营单位税前净利润(净亏损+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保本倍数是企业中期经营的财务指标。公司通过向银行借款获得的净利润是否足以支付银行利息,虽然公司短期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达标,但如果负债沉重,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中长期就会面临亏损消亡的命运。

比例越高越好,至少大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