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的「估值」是怎么估算出来的?谁来估计一下?

估值是股权融资的一个步骤,就像卖菜需要一个菜价,估值一般由投资人和融资人协商确定。投资协议中的相关条款。

估值的逻辑很多,也有一些理论体系,但在实践中,我们一般不会盲从理论公式,而是根据融资阶段、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投资者和融资者的博弈来设定一个区间,理论更多的是一种佐证。

公司的估值方法有两种: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

估值的思路无非三个,看收入,看同类,看资产。如果追求完全的准确,就像要求地震局准确预测地震一样不靠谱,但是贴现未来的收益才是最接近事实的想法。

第一阶段,认为公司的价值等于未来利润之和,但未来利润要按一定利率折算到今天,所以采用DCF法(贴现现金流法)进行估值。基本计算方法有:估价;第一年利润+第二年利润×折现率+第三年利润×折现率×折现率?第二阶段,发现DCF方法对假设极其敏感,被中介以各种花哨的方式包装。

1,500万元上限法

这种方法要求永远不要投资估值超过500万的创业公司。因为天使投资人的利润是由投资时的企业价值和退出时的企业价值决定的,当退出时的企业价值一定时,初始投资时的企业定价越高,天使投资人的收益就越低,超过500万元时,就很难获得可观的利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同时确定了一个评价上限。

2.博克定律

这种方法是由美国人bocks首创的。评估初创期企业价值的典型方式是根据以下公式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评估:

一个好主意是1万元。

好的盈利模式是654.38+0万元。

优秀的管理团队1万-200万元。

优秀董事会654.38+0万元。

巨大的产品前景是654.38+0万元。

加在一起,一个初创企业的价值是654.38+0万元-600万元。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清楚地表明了初创企业的价值与各种无形资产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易于操作,用这种方法得到的企业价值总体上是合理的。

3.三角法

是指在评估企业价值时,将企业价值分为三部分:通常是企业家、管理层、投资人各1/3,将三部分相加得到企业价值。

4、200万-500万标准法

很多传统天使投资人投资企业的价值一般在200-500万,比较合理。如果创业者对企业的要价低于200万,那么要么他的经验不够丰富,要么企业没有太大的发展前景;如果企业要价高于500万元,天使投资人按照500万元上限法投资,并不划算。

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但是把定价限制在200-500万元也太绝对了。

5、200万-10万网络企业评估方法

网络企业发展迅速,更有可能快速上市。天使投资人在评估网络企业时,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评估方法,否则会失去良好的投资机会。考虑到网络企业价值波动较大,即初始阶段企业价值评估范围由传统的200万-500万元增加到200万-10万元。

6.市盈率法

主要是在预测初创企业未来收益的基础上,确定一定的市盈率来评估初创企业的价值,从而确定投资金额。市盈率是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倍数。

7、实现现金流量折现法的法则。

根据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和收益率,计算出企业的现值作为企业的评估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考虑了时间和风险因素。缺点是天使投资人有相应的金融知识。而且这种方法对于很晚才能产生正现金流的企业来说不够客观。

8、多重方法

企业的价值是通过将企业的一个关键项目的价值乘以根据行业标准确定的倍数而得到的。

9、风险投资家的特殊评估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乘数法和固定现金流量折现法的特点。具体做法:

(1)用倍数法估计企业未来的价值。如果五年后值2500万。

(2)确定你的年投资回报率,算出你在相应年份的投资价值。如果要求50%的收益率,投入65438+万元,五年后的最终价值为75.9万元。

(3)现在用你投资的最终价值除以5年后企业的价值得到你应该拥有的企业股份,75.9÷2500=3%。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如果对企业的未来价值估计准确,对企业的评估就会非常准确,但如果这种知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比较复杂,需要的时间也比较多。

10,经济增加值模型

代表企业扣除资本成本后的资本利得,即企业资本利得与资本成本的差额。从股东的角度来看,企业只有在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得收益而投入的资本总成本时,才能给股东带来收益。

这种估值方法从资本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考虑企业价值,能够有效反映天使投资人的资本权益收益,受到专业评估师的高度评价。

11,实质CEO法

是指天使投资人通过为企业提供管理等各种非财务支持,获得企业一定份额。这种天使投资人实际上执行的是企业CEO的智能,所以被称为实质CEO法。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天使投资人只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没有任何财务风险。而且,因为持有公司股份,天使投资人往往被认为与创业者利益一致,值得信任。缺点是天使投资人深度参与企业管理,在参与之前要多了解企业和创业者。

12,创业企业咨询法

和真正的CEO方式很像,不同的是天使投资人对企业的介入没有那么深,提供的支持较少,相应的天使投资人获得的股权也较低。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企业发展不多,风险比较大的时候。

天使轮的估值其实是一件很艺术的事情。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估值,不同的创始人和股东愿意有不同的估值。估值在金融领域一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计算过程。我们公司通常会通过考虑企业过去几年的财务表现、可比公司尤其是可比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估值水平来帮助创始人确定估值。

但对于早期创业公司来说,财务数据参考并不多,商业模式也不一定能和公司有直接的可比性。所以根据我公司已经成功交付的800+案例经验,几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金额比较常见,对于团队和方向优秀的公司,1.2亿人民币或等值美元的天使轮融资也会出现。Pre-A到A轮通常从几百万到两三千万人民币不等。

天使轮公司通常不一定有成熟的产品,也就是有想法的团队,但没有产品阶段(当然有的天使轮已经产生了商业数据)。公司估值多与创始人的能力和投资人对团队的考量和方向的认可有关。

比如曾经有过创业经历的创始人,天使轮项目的估值会很高,雷军的天使甚至可以融到500万美元甚至1000万美元,是顶级的创业者。

再往下,比如互联网公司的高管,或者公司没有上市但做到了几亿美金的公司创始人,一般都能拿到几百万美金的融资,这是给优秀创业者的。

实际操作中也会有变数,毕竟估值是一门艺术;有时候要看创始人和投资人是否“来电”,因为估值通常和投资人的信心成正比。

对于A轮融资,此时企业通常会有一些数据来展示或验证商业模式。这时,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主要的KPI,如DAU、GMV、用户数等等。对于B轮及以后的融资,由于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数据增长会更明显,估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时的关键KPI,与同行KPI的对比,甚至与间接竞争对手相似模式的数据对比。

估值之后的股份转让比例也不好说。

股权转让比例通常为10%-20%,但现实中15%更为常见,最高可达30个点。但是公司后期还要经历多轮融资。如果天使轮持股30%以上,后期稀释融资难度更大。一般来说,太少的股份可能会让一些机构投资者舍不得,但是个人投资者很容易接受,拿两三个可能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