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一日游介绍
提到上海,首先想到的是繁华的大都市和厌倦了城市繁忙生活的陆家嘴东方明珠三件套。周末,他们总想去周围爬山,放松一下。上周末偶然得知上海松江区有山可以爬,而且是国家森林公园,于是立刻出发,开始了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秘密探险之旅。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交通方式:
上海体育场坐线,汽车西站坐沪陈线,沪舍昆线到佘山。南浦大桥、上海体育馆、汽车北站、上海西站都有直达旅游大巴。上海、闵行、松江、浦东可乘坐轨道交通9号线至佘山站,浦东机场可乘坐2号线在世纪大道站换乘9号线。松江、青浦、嘉定、金山、奉贤都有去佘山的车。
自驾路线:市区-延安高架-沪渝高速(G50公路)入口段-中春路-胡松公路-神专公路-外青松公路。
我乘公共汽车去了佘山。从闵行到这里只花了我一个小时,交通非常好。因为是郊区,不会堵车,佘山可以说是上海周边最方便的地方之一。
上海佘山一日游介绍
我直到中午才开始。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讲述欢乐谷和玛雅乐园。如果小长假有足够的时间,你可以在这里多呆几天。当我到达时,将是下午一点钟。
来到门口才知道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分为东佘山公园和西佘山公园。东佘山公园海拔74米。虽然不高,但是爬山的好远远超过平时的爬山瘾,而且因为刚下过雨,佘山的空气也比较清新。
走进大门,游客不多,主要是带孩子来玩的爷爷奶奶,但人少也是优势。我记得以前爬过华山。一堆人被堵在栈道上,动弹不得,可是到了山顶,什么也看不见,浑身湿透了。体验很不好。
香巴拉,云南西藏独一无二的世外桃源,也是我心中理想的净土,却正在受到塑料垃圾的威胁。我来到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探寻秘密。我捡起一片树叶,准备开始清理垃圾。上山的路是一条长长的楼梯,两边都是树。
中途,开始下雨了。上海最近遭受台风袭击,所以经常下雨。阵雨一天能来好几次,我就跑到附近有很多树的地方避雨。雨停后,我继续爬山。看着刚刚从上面爬上来的台阶,还挺震撼的。
当我抬头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木时,我的心情突然好了起来。
狼发现了一堆落叶,于是打算收集起来,扔到垃圾桶里。
山顶附近有许多小吃店和咖啡店。当你有空的时候,你可以坐在山里喝一杯咖啡,听鸟儿歌唱。这种回归自然的体验也很好。当然,食堂晚上可以卖泡面和米饭,不用担心爬到山顶后会饿。
在山顶的一个观景台上,可以看到远处的居民区和其他山峰。
地图显示我已经到了东社山山顶,接下来就要下西社山了。
山顶上有许多游客。
东社山顶还有索道。据身边的游客介绍,这条索道以前是连接东佘山和西佘山的,可以直接坐索道去西佘山。但后来因为游客太少,索道停了,被改造成了森林防火瞭望台。可惜从空中看不到东社山。还好我有无人机。
来看看一大波高清美拍的航拍照片吧。这座橘黄色的建筑就是东佘山的火眼塔。如果开放,游客可以去观光。佘山后面是居民区和湖泊。
无人机放飞后,已接近下午3点。我找到了下山的路,开始向西舍山出发。
从东佘山山顶到西佘山东门大约需要15分钟。如果时间不够,建议去西佘山看看,因为西佘山景点很多,不像东佘山只有一堆树。
从公园东门进入,先看淋浴塔。这座宝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年间(976~984)。相传当时有个叫修的和尚,在安附近盖了一座房子修行,叫做修道。他集资建了一座塔,自己点燃,因此得名淋浴塔。
在塔的附近有一个叫老虎树亭的亭子。据南宋《云鉴志》记载,太平兴国二年(978年),一位德聪和尚来此参加盖房禅修,死于北宋天禧元年(1017)七月。他的两只老虎同时死去,都埋在表演的牺牲品的塔旁。之后该地生长了两棵银杏树,有人在中间建了一座亭子,取名虎树亭。
朱宝光塔,俗称“斜塔”,位于天宇峰的右侧。是北宋元丰二年(1079)衡山人徐文泉所建。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高宗皇帝赐五色舍利藏于此塔中,因此十分珍贵。
到了清代,天马山的香火还是很旺的。据清人协《明斋孝志》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寺内放鞭炮祭神,引发大火,烧毁塔芯木、楼梯、腰檐、平堂,全部被毁,只剩砖塔身。
夏氏松江人,父子为南明、康庆首领。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攻陷南京后,夏在松江揭竿而起,投水自尽。夏完淳14岁随父参军,父亲去世后继续组织起义军。
武术参加太湖,又失败了。夏完淳被捕,移送南京,被杀,享年17岁。夏和他的儿子被埋葬在小昆山,一个被流水环绕的公园。1956年夏,墓重修,1961年,陈毅写墓碑。
东佘山的旅游地图上有很多景点。
上山的路还是一条安静的小路。
登上停车场的一个大型观景台,可以看到东社山及其周边的全景,用双筒望远镜还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此行最惊艳的一个景点:佘山天主教堂进入京之助的圣母院大厅,它的全名是佘山大教堂,也被称为佘山圣母院。
教堂,佘山天主教堂,佘山圣母院大厅,远东圣母院大厅。位于中国松江区佘山山顶,是与罗德斯圣母院齐名的中国圣母院著名朝圣地。
1942年,此殿被教皇庇护十二世册封为礼拜堂,是教皇在远东册封的第一座庙宇。1946年,教廷特别恩宠佘山,允许她加冕。佘山是中国唯一活跃的全国性天主教朝圣中心。
该教堂由法国传教士于1871年创建,于1935年竣工。早在1844年,法国传教士囊禄就来到这里勘察地形,准备建房。自那时以来,宗教设施一直在扩大。它融合了各种建筑风格,采用无木、无钉、无钢、无梁四种结构,是不对称的典范。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它一直是世界闻名的天主教圣地,也是中国天主教徒最重要的朝圣地。
可惜因为我来的太晚,教堂已经停止开放了,所以我没办法进去教堂里面看一看。据说这座教堂的内部是铝制的。
大厅里的祭坛是由大理石制成的。正殿的窗户镶嵌着彩色玻璃,顶部覆盖着蓝色琉璃瓦。高耸的钟楼,八口大钟按照一定的音符排列,塔尖高38米,是一尊紫铜制成的圣母像,高8米。
双手高举的十字形小耶稣象征着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1942年,教皇将佘山天主教堂命名为“寺庙”,成为中国天主教徒朝圣的圣地。
从山脚到山顶的曲径上,有147苦亭。每个亭子都有耶稣受难的浮雕,三个神圣的亭子和一个中殿。苦亭、圣亭、中殿和山顶的教堂由苦路相连。信徒朝圣佘山,一步一步走着曲折的路,经历着耶稣那一代人的苦难。
佘山天主教堂是法国传教士在佘山山顶上修建的。其建筑特色是整体设计中山川与建筑融为一体,色彩和谐自然。教堂集希腊、罗马、哥特式建筑艺术于一炉,部分采用中国传统技法,可谓中西合璧;宏观上充分体现了建筑中对称和不对称的美学原则;教堂宏伟宽敞,教堂内的演讲可以不用扩音器放大,没有回声干扰。
由于佘山天主教堂的宏伟,教皇于1942将其作为“圣殿”。信徒们到佘山朝圣,沿着苦路爬上楼梯,领略耶稣代代受罪的经历,获得宗教情怀的升华。每年5月的朝觐日,全国各地的信徒每天都要进山朝圣。
从教堂出发,我们去了上海天文博物馆和佘山天文台。可惜两个都不开。
从雄伟的观景台望去,可以看到东佘山的美丽景色。
终于,佘山森林公园一天的探索结束了。最后放上我在西舍山拍的天主教堂的航拍。真的很漂亮。有空也可以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