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总部、拿地、挖人会让中奥地产成为下一个新城?

中奥地产最近很忙,拿地挖人。

165438+10月4日,中奥地产传来消息,因总部迁址而备受业内关注。据报道,郑融地产营销经理李广已办理离职手续,加入中奥地产集团,担任营销副总裁。

标注的是中奥地产上海公司的电话,区号还是南昌区号。

进入上海前夕的中奥地产

2020年初,一直深耕江西的中奥地产似乎有了迫切的规模化想法。

65438+10月,疫情围城,但中奥地产却在土地市场频频出手。一是以7.72亿元拿下无锡两宗住宅地块,溢价率43.16%;随后又相继拍出江西上饶市余干县1宅基地和无锡新吴区地块,溢价率分别高达11.28%和%以及13.80%。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30日,已拿下20多块土地,增值超过200亿元。这一成绩让中奥地产登上了65438年6-6月中国指数研究院拿地榜,排名100。征地面积达654.38+0.32万平方米,居全国征地榜第62位。

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奥地产的销售金额为1138亿元,这也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拿地金额已经占到其全年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除了拿地、分粮,中奥地产总裁任晓军开始频繁去上海。

中奥地产的搬迁意向很明显,甚至可以说有些焦虑,在2020年初的疫情中翻倍。

4月17日,疫情一解封,任晓军就带着几名高管出现在上海新城控股集团总部。在与新城控股集团联席总裁梁志成、高级副总裁沟通后,双方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两天后,任晓军一行出现在中粮地产上海总部和弘阳集团上海总部,分别与这两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短短三天,任晓军一行马不停蹄地走访了三家房地产企业。

耐人寻味的是,这三家房企有两个相似之处。第一,都是异地成立,然后搬到上海。二是短时间内完成规模增长,目标为1000亿元的“黑马”房企。

第一,新城控股。新城成立于常州,2009年将总部迁至上海。虽然信诚称当时只是“扩大”了上海总部,但目前来看,上海总部与原来的常州总部相比,承担了更多的业务和职能。迁居上海后的第二年,新城控股突破百亿元门槛,7年后成功迈入千亿房企行列。

第二,中粮地产。中粮起步于温州,2016将总部迁至上海,开启了全国扩张之路。数据显示,中梁地产2019亿元的销售额,去年飙升至649亿元。

起步于江苏南京的弘阳地产,是三家房企中最晚转战上海的房企,却在最短的时间内创下了最快的增长纪录。财报显示,弘阳2016年全年销售额仅为133亿元,却膨胀至6519元。

总部搬迁背后对“资金、资金、人才”的渴求

金融、资金、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这些在上海都有。同时,以上海为中心,布局长三角,拓展泛长三角,更有利于企业快速成长为全国性企业。粮草在手,“朋友圈”已经建成。在任晓军的三大要素中,只缺少有“规模推广”实践经验的人才。由此,原郑融实业集团总裁田永生于今年7月加入中奥,现任中奥地产CEO。

田永生曾先后在苏州徐汇和上海龙湖工作。

在上海龙湖的8年时间里,我从项目总监晋升为上海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负责龙湖上海第一个住宅项目朗澜山,第一个商业项目虹桥天街,现为大虹桥核心地标之一。后来作为副总经理,主管大运营,也是龙湖最早的运营负责人之一。

2016加入郑融地产,担任苏州公司总经理。短短一年时间,苏州地区从4个项目发展到20多个。后来,他被提升为郑融房地产副总裁。他负责多个部门,在大型运营管理系统、多部门业务管理和组织文化建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任期间,郑融地产完成了从400亿元到100亿元的跨越,并于2018+18年6月6日成功登陆港交所。

他要找的第二个人选是李广,文章开头提到的郑融房地产营销。中奥给的职位是副总裁,负责营销线。

无论从市场环境还是融资环境来看,今年都不是扩张和上规模的好时机。为什么中奥选择在这个时候走出深耕区?

尽管中奥地产金融中心总经理杨小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搬到那里是有区域化到国家化的考虑。但从一个数据来看,中奥地产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其野心背后也有一些无奈。

虽然南昌是中奥地产的大本营,也是深耕多年的城市,但直到2019年,中奥地产才以3312万元的销售额勉强挤进12的位置。

2019年南昌品牌房企中,新力地产以14527亿元的绝对优势排名第一,万科以78.58亿元排名第二,绿地以70.08亿元排名第三。其余为保利发展、恒大集团、融创中国、华润置地、力高集团和童渊地产。除了新力地产和童渊地产是本土房企外,其他位置都被外资房企抢占。

这几年外地房企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都是国家级头部房企,蚕食了本土房企的生存空间。虽然很多也去了南昌周边拿地布局,但是核心优势已经不在了。

所以本地房企只剩下两条路,要么出去大赚一笔,要么留在南昌花光。如今,中奥地产正在全力以赴。

中奥地产能否成为下一匹“千亿黑马”?

企业调查资料显示,中奥地产由江西奥林匹克花园置业有限公司和上海源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别持股70%和30%。江西奥体由南昌筑城和江西林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84.7%和65,438+05.3%。前者由任晓东和任晓军分别持有70%和30%的股份,后者由任晓东和熊分别持有80%和20%的股份。上海元丰投资100%由任晓军全资拥有。

股权穿透后可以看到,中奥地产的大股东是南昌的筑城,最终受益人是任晓东和任晓军,分别持股50.00438+0%和47.787%。

关于任晓东的资料很少,但说到建城,成家,南昌人都知道。25年前,建筑工程任晓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发了南昌怡园小区,创新性地引入了一楼车库的概念,在城市里灰色调的福利房中脱颖而出。

后来又联手世纪地产成功开发了“御锦城”和“阳明锦城”,在当时的南昌都引发了抢购热潮,双方都赚得盆满钵满。

2002年,任和王分手,各自独立发展。次年,任家正式成立南昌筑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南昌筑城”或“筑城地产”)。虽然陆续做了一些项目,但是销售并不理想。

2005年,诸城地产迎来高光时刻。搭上了中国体育产业的“快车”,先后在无锡、九江、常州建设了一批奥林匹克花园,风光一时。然而好景不长。2007年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将南昌房地产市场打入冰点。虽然度过了最艰难的管控期,但诸城地产从此沉寂。

2012年,任晓东成立江西中奥置业有限公司,从此中奥地产成为他走出南昌,实现全国性房企的期望。

在中奥地产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粮地产、蓝光地产、阳光城、红星、R&F、港荣、石英等众多房企。“合作”似乎是他们发展战略的关键词。中奥地产此次移师上海,能否重现辉煌,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