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仑电厂的特点

据介绍,北仑电厂共有5台600MW亚临界机组,每年消耗原煤700多万吨。节能降耗工作不仅影响全厂的经济效益,而且对减少污染物排放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厂节能工作以管理和技术为重点,每年投入节能相关科技、技术改造和维护费用高达50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

2005年全厂标准供电煤耗为319.4g/kWh,电厂用电率为3.94%。与2000年相比,标准电源煤耗下降3.6g/kWh,厂用电率下降0.43%。据测算,2005年全厂发电量为205.8亿千瓦时,仅降低标准供电煤耗每年就可节约近2万吨标准煤,节约资金约654.38+00万元。企业重视节能,首先是重视管理。建立健全节能组织体系,成立以生产副总经理为首的节能领导小组,下设节煤、节电、节油、节水四个工作组。根据电力行业技术监督要求,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三级节能技术监督网络,并设置节能监理工程师。同时,根据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节能的政策法规,制定了《北仑电厂节能管理办法》、《北仑电厂节能监察实施细则》、《北仑电厂节油节水管理办法》,用以指导全厂节能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北仑电厂“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将节能计划按项目、时间、人员进行分解,由负责人负责检查计划完成情况。二是重视技术创新。在电力行业率先开发应用了机组运行优化管理系统,对机组效率进行在线监测,实时分析和调整机组运行性能的变化趋势,大大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同时,通过大量的煤炭实验室试验和现场配煤燃烧试验,在大型锅炉炉型与煤质耦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配煤燃烧管理实施细则,对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循环水系统的优化运行做了大量试验,大大节约了循环水泵的电耗,降低了厂用电率。并完成了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取得了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北仑电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一直将环境保护列入企业议事日程,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建立了环境保护监督网络和环境保护监测站,并依靠科技研究和改进,不断降低资源利用率,提高“三废”综合回收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据介绍,北仑电厂的5×600MW机组建于上世纪80年代。在工程设计阶段,工厂充分考虑了环保要求,对环保设备性能参数的设计要求也很高。电厂一期环保设施总投资20578万元,占总投资的7.28%,二期扩建工程环保设施投资7.55亿元,占总投资的7.4%。项目一期、二期分别于2006年6月1995+00日和2006年3月28日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电厂5台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已投资165438+5500万元。目前,脱硫工程进展顺利。经过168小时的满负荷调试,3号机组脱硫系统于2006年9月15日移交正式运行,3号机组脱硫率达到95.99%。2号机组的脱硫设施将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行。根据计划,其他三个机组的脱硫设施将于2007年全部投入运行。5台机组脱硫设施全部投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65438+万吨。在控制烟尘排放方面,北仑电厂实现了锅炉投煤粉时电除尘,每台机组除尘效率达到99.7%以上,烟尘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2006年浙江省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为5.72-47.9毫克/日·立方米,平均值为65,438+05.95毫克/日·立方米..烟气脱硫设施投入运行后,烟气浓度将进一步降低50%。电厂也在积极开拓粉煤灰的利用市场,粉煤灰以其优良的品质受到水泥制造业和建筑业的青睐。根据市场对粉煤灰的不同需求,投资数百万元增加了粉煤灰分离装置,提高了粉煤灰的利用率。2005年,干粉煤灰的总利用量达到654.38+0万吨以上,粉煤灰还被综合用于道路建设和地基填筑。从2006年6月到9月,干灰的利用已经达到73万吨。电厂有自己的淡水水源——钱穆坳水库,但企业在给自己加压,积极探索中水回用的途径。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北仑电厂多次与宁波开发区燕东污水处理厂联系,进行厂内增设中水供水管的可行性研究,并投资近200万元,于2010年底完成中水管道安装,设计年利用中水500万吨。今年6月底5438+10月以来,宁波北仑投运电厂脱硫系统,采用宁波开发区燕东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日用量2000多吨。

据了解,近年来,北仑电厂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实现了淡水资源的梯度回用,重点是将不同水质的水源应用于不同的生产环节,合理利用各种水资源。电厂处理的二类工业废水,仅“脱硫水”就占30%。据介绍,利用中水作为脱硫系统的工艺用水,可以大大降低新鲜水的消耗,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其中,北仑电厂总经理韩大卫(David Han)最自豪的是实施了维护项目经理制度。“我们把原本由生产副总或总工程师牵头的维修项目下放给下一级干部,让他们有机会跳出原来的工作局限,综合调配和协调各方关系和资源,并从中得到锻炼。”韩大卫说道。据介绍,自1998推行维修项目经理制以来,为企业培养了大量复合型管理人才,这一做法被越来越多的同行学习和模仿。

在创新体系中,管理创新占据重要地位。北仑电厂通过管理创新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管理创新解决的是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北仑电厂很好地把握了安全运行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创新两个主要环节。据了解,北仑电厂在火力发电过程中,煤炭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引风机的作用就是为这些烟气排放提供重力。以前电厂的引风机都是电力驱动,每台引风机需要配一台恒速电机,一天大概要消耗七八万度电。用小型汽轮机代替电动机作动力,可以节省这部分电耗。

小型汽轮机的运行不也需要消耗能量吗?对于记者的提问,胡伟峰笑着解释说,这个项目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在于解决小汽轮机的供电问题,通过小汽轮机的能耗,被动降低蒸汽品位,而不是实现外部供热来主动降低蒸汽品位,满足用户的供热要求。

“蒸汽的等级主要是指蒸汽的温度和压力。一般要求温度控制在380摄氏度左右,压力控制在0.6~1.3 MPa,满足用户需求。但电厂两台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抽汽参数较高,经过降温减压后的蒸汽可以满足客户的供热要求。”胡伟峰详细介绍,通过增加小汽轮机做功的巧妙改造,不仅避免了蒸汽被动减压冷却带来的节流损失,还免费为引风机提供了“热”动力。

同时,在进行项目可行性试验时,电厂也获得了意外的收获。为响应区域减排要求,自2007年起,北仑电厂各机组陆续完成烟气脱硫工程。“脱硫工艺的实施增加了烟气排放的阻力,电动引风机形成的牵引力达不到要求。因此,在每台引风机后增加一台脱硫增压风机。根据资料估算,小汽轮机驱动的引风机功率很大,不需要脱硫增压风机也能满足烟气牵引功率的要求。自然可以节省脱硫增压风机的耗电量,提高脱硫装置的脱硫效果。”胡伟峰说。

今年下半年以来,北仑区再次加强区域节能降耗。继去年宁波热电厂关停后,姚明热电厂等小热电厂也相继关停,北仑电厂转向为汽源提供区域集中供热。供热的增加有效保证了小汽轮机的电源,本项目节能降耗效果进一步显现。

胡伟峰补充道,北仑电厂作为该技术在国内的首家应用单位,对该技术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试验和研究,最终决定在两台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上实施该改造。

此外,记者从项目基本表中了解到,小汽轮机替代电动引风机项目不仅节能效果好,而且减排效果和经济效益明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技术测试、可行性研究、设备选型等前期工作,将于近期开工建设。计划新增4台小汽轮机,替代原有的4台引风机发动机和4台脱硫增压风机。第一台1000 MW机组的改造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随后是第二台1000 MW机组的改造。整个项目建成后,一年可节约标准煤30219吨,二氧化碳84797吨,二氧化硫41吨(脱硫95%后),烟尘7.6吨,节约资金约47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