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需要了解文化企业上市公司的财务要求和财务制度。简单说一下就够了,谢谢!满意就加分!
(一)发行人是依法设立并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二)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两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低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净利润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较低者计算。
(三)最近一期期末净资产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4)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3000万元。
第十一条发行人注册资本已缴足,发起人或股东出资的资产产权转移手续已办理完毕。发行人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权属争议。
第十二条发行人应主要从事一种业务,其生产经营活动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
第十三条发行人最近两年主营业务、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第十四条发行人应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且不存在下列情形:
(一)发行人的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品种结构已经或将要发生重大变化,对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发行人的行业地位或发行人所处行业的经营环境已经或将要发生重大变化,对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三)发行人正在使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技术的取得或使用存在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
(四)发行人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严重依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关联方或客户;
(五)发行人最近一年的净利润主要来源于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外的投资收益;
(六)其他可能对发行人持续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
第十五条发行人依法纳税,享受的税收优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行人的经营业绩并不严重依赖税收优惠。
企业上市的基本流程
一般来说,企业要想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必须经过综合评估、规范重组、正式启动三个阶段。主要工作如下:
第一阶段企业上市前的综合评价
企业上市是一项复杂的金融工程和系统工程,与传统的项目投资相比,它还需要经历前期论证、组织实施和后评价的过程,还面临是否在资本市场上市、在哪个市场上市的路径选择。在不同的市场上市,企业要做不同的工作,渠道和风险。只有通过对企业的综合评价,才能保证上市企业在成本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正确经营。对于企业来说,组织调动大量人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去工作,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为了保证上市成功,企业会先对上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综合研究,慎重给出意见,在得到明确答案后,再全面启动上市团队的工作。
第二阶段是企业内部规范的重组。
企业首次公开上市涉及的关键问题有数百个,尤其是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民营企业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很多,比如财政、税收、法律、公司治理、历史沿革等。,而且后期很多问题处理起来相当困难。因此,企业在完成前期评估的基础上,在上市财务顾问的协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前处理一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项工作,赞助商和战略也可以得到加强。
第三阶段正式启动上市工作。
上市目标一旦确定,企业就开始进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实际操作阶段,主要包括:选择相关中介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审计和法律调查、券商辅导、发行申报、发行上市等。由于挂牌工作涉及五六家外部中介服务机构同时工作,人员涉及数十人。所以组织协调难度很大,需要多方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