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财经虚假新闻、炒作新闻、包装新闻的案例。
我帮你在《金融时报》上找到了一篇关于ABC的虚假报道。
农行常德分行46亿巨额不良资产剥离真相
2008年,农行常德分行再次剥离长城长沙办事处46.25438亿元不良资产。目前,中国农业银行正在对此事件进行详细调查。
这次剥离的不良资产是2004年和2005年的不良资产,比上一次多了一个会计年度,涉及金额较大。此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农行常德分行虽然是二级分行,但当时农业总行并没有收回贷款审批权限,二级分行行长的贷款审批额度一年十几亿元。那两年发放的贷款有一部分收不回来了,所以这部分经营亏损按照通常的方式剥离为正常坏账;二是4626543.8+0亿元的不良资产并不完全归常德分行所有,部分是湖南其他二级分行为了剥离更多、剥离更快而转让的。
为将经营亏损转为不良资产并成功剥离至长城长沙办事处,中国农业银行常德分行通过私自刻制、复印公章,采取刀刮、剪、剪、改等方式伪造国家公文。,并“炮制”了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核销剥离所需的工商、法院、公安局、会计师事务所等一系列文件,然后利用转让机会制造不良资产剥离成功的假象。
事实上,农行常德分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主要由亏损和呆滞两部分组成。根据农行的相关政策,不良资产在剥离前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排队核销,但时间长;第二,要把亏损全额计入,让银行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账面难看。只有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才是最可行的方法。
但长城长沙办事处收购农行常德分行不良资产的成本很低。损失类对价为65,438+0%,呆滞类对价为30%。例如,某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支付5万元的对价获得500万元的亏损资产包的所有权,然后银行以高于成本价1到2倍的价格回购该资产包。
这样做的好处是,资产管理公司无需经过拍卖就可以轻松实现收益翻倍,而农行常德分行回购后有权处置资产包,可以对资产进行重新分类,没有任何政策限制。对于有经营能力的企业,银行会继续向其催收贷款,无法收回的贷款会作为坏账再次核销。农业总行已向中国农业银行常德分行派出专项检查组。同时,农行今年开始对剥离的不良资产进行抽查。目前还发现农行连云港(6.39,0.03,0.47%)支行也存在同样的违规问题。
有业内人士认为,农行拟剥离的817973亿元不良资产,可能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尤其是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的最后一块大蛋糕。为了避免这一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农行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
农行常德分行46亿巨额不良资产剥离真相
2008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8000多亿元不良资产剥离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此时,围绕农行不良资产处置,有一段未解的往事,涉及农行常德分行(以下简称“农行常德分行”)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长沙办事处(以下简称“长城长沙办事处”)。
早在2006年底,英国《金融时报》就曾独家报道中国农业银行常德分行2003年至2004年违规剥离不良资产的情况。当时农行常德分行以私刻、复印公章的方式“炮制”了资产管理公司要求核销、剥离不良资产的文件,将12.1100亿元的经营损失剥离为正常坏账。
时隔一年多,就在农行股改全面提速之际,英国《金融时报》再次独家获悉,今年4月底,有知情人向农行举报,农行常德分行再次违规剥离长城长沙办事处46265438+亿元不良资产。目前,中国农业银行正在对此事件进行详细调查。
从654.38+0.2亿到46亿,记者了解到,这不仅是金额的翻倍,更是隐藏在近期不良资产剥离背后的资产包回购之谜。
46亿不良资产
农行常德分行内部人士向英国《金融时报》透露,该行从长城长沙办事处剥离这笔巨额不良资产,源于农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罗对湖南农行的调查。
2007年9月,中国农业银行开展了“摸清家底”的摸底调查。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摸清省级分行不良贷款和不良资产的真实情况,以便农行在上市前消化这些历史包袱。
在彻底调查开始后不久,罗带领一个小组检查了湖南、湖北和河南的三个分支机构。之所以选择这三个省,一位跟随罗调研的农行官员说,“这三个分行都是经营相对困难、股改准备工作量大的分行。”
农行常德分行经过3个月的清查工作,剥离了长城长沙办事处46.438亿元不良资产。这笔不良资产如此巨大,让人不得不怀疑其背后隐藏的秘密。
当记者致电农行常德分行询问这笔巨额不良资产的详细情况时,分行相关负责人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回复。
最后,英国《金融时报》联系到一位2007年因涉嫌违规剥离6543.8+0.2亿元不良资产而被农行开除的原农行常德分行副行长,他向记者透露了内幕。
“据我所知,这次剥离的不良资产是2004年和2005年两个财年的不良资产。比上一财年多一个财年,自然涉及金额大。”这位前副总统说,“此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农行常德分行虽然是二级分行,但当时农业总行并没有收回贷款审批,二级分行行长的贷款审批额度一年十几亿。那两年发放的贷款有一部分收不回来了,所以这部分经营亏损按照通常的方式剥离为正常坏账;第二,46,265,438+0亿元不良资产不完全归常德分行所有。为了达到剥离更多更快的目的,这些不良资产有一部分是从湖南其他二级分行调过来的。”
46亿元背后
46.21亿元!一个二级分行一次性剥离如此巨额的不良资产,难道没有引起长城长沙办事处的重视吗?
根据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商业银行从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时,需要资产管理公司对相关账目进行确认和核对。
长城长沙办事处政策资产处置部一位经理说,“由于账户核查工作量大,办事处人员少,往往只能进行书面资料审核。只要总余额一致,就会按照正常程序剥离,虽然明知有造假的可能。但由于银行的诈骗手段越来越高明,仅靠办事处的账目审核很难发现问题,除非经过专业部门的审计。”
据了解,为将经营亏损转为不良资产并成功剥离至长城长沙办事处,中国农业银行常德分行通过私自刻制、复印公章,使用刀刮、剪、剪、改等方式伪造国家公文。,并“炮制”了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核销剥离所需的工商、法院、公安局、会计师事务所等一系列文件,然后利用转让机会制造不良资产成功剥离的假象。
长城长沙办事处资产管理部常德集团的一位项目经理向英国《金融时报》透露,根据他多年处置农行常德分行不良资产的经验,可以说在处置过程中银行造假是常有的事,几家分行共同造假也是常有的事。一旦发现,银行会出来主动解决。
回购迷雾
《金融时报》在采访中还惊讶地得知,不良资产剥离后,又发生了一件怪事——银行主动回购资产包,也就是上述的“主动结清”。
资产包回购是指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后,通常由资产管理公司打包公开拍卖,在正常拍卖前,银行主动购买并回收资产包。
对此,农行常德分行相关负责人给出了他认为“合乎逻辑”的解释。“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让国有资产流入民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家手中。”
但武汉一位参与2006年农行常德分行审计的审计署工作人员对这一解释提出质疑。“如果真的是不良资产,那就是银行的负担。被剥离拍卖,对银行来说是好事。怎么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不矛盾吗?”
那么,银行回购资产包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英国《金融时报》从农行常德分行原副行长处了解到资产回购方案的大致脉络。
“资产包回购发生在之前不良资产剥离之后,这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位前副总裁坦言。
事实上,农行常德分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主要由亏损和呆滞两部分组成。根据农行的相关政策,不良资产在剥离前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排队核销,但时间长;第二,要把亏损全额计入,让银行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账面难看。只有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才是最可行的方法。
“长城长沙办事处收购农行常德分行的不良资产很低。损失的考虑是65,438+0%,迟钝的考虑是30%。比如500万元的亏损资产包,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支付5万元的对价获得所有权,然后银行会以高于成本价1到2倍的价格回购该资产包。”
这种倒挂的好处是,资产管理公司无需经过拍卖就可以轻松实现收益翻倍,而农业常德分行回购后有权处置资产包,可以对资产进行重新分类,没有任何政策限制。对于有经营能力的企业,银行会继续向其催收贷款,无法收回的贷款会作为坏账再次核销。
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
4月底收到举报信后,农行派出专项检查组进驻农行常德分行。同时,农行今年开始对剥离的不良资产进行抽查。目前还发现农行连云港(6.39,0.03,0.47%)支行也存在同样的违规问题。
事实上,农行是禁止资产包回购的。早在2002年,总行就在广西分行《关于打包收购剥离资产的批复》中明确禁止“以任何形式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协议收购剥离的不良资产”。
但时至今日,特检组已经调查了两个多月,农行却没有再对农行常德分行的违规行为开出任何罚单。
农行行长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向英国《金融时报》透露,“农行常德分行的违规行为不仅仅是这家分行的行为,还涉及湖南其他几家二级分行。涉及面广,短时间内很难全部调查清楚。此外,一些参与非法经营的当事人已经离开了中国农业银行,这也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在监管层看来,农行违规剥离不良资产、回购资产包,并非简单的“个人行为”,资产管理公司可能在背后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去年审计署对资产管理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进行审计时,发现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银行剥离资产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一些地方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联手弄虚作假,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资产处置过程不透明,内部交易、关联交易存在诸多问题。”银监会银监四部相关负责人分析。
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农行拟剥离的817973亿元不良资产,可能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尤其是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的最后一块大蛋糕。为了避免这一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农行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
农行违规金额超过500亿。
审计署发布了2006年第4号审计结果公告,公布了2003年中国农业银行资产负债审计结果。审计发现,农业银行违规经营问题较为突出。
其中,2006年5月至6月5438+00,审计署驻长沙特派办对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常德分行2003年度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发现问题77个,涉及金额1211亿元。
目前,已基本整改问题66个,涉及金额6543.8+0亿元,处理责任人56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6543.8+0人,移送银监会2人,免职9人,留置检查4人。
湖南农行在严肃追究责任的同时,抓住典型案例,全面清查隐患。针对审计暴露出的不良贷款剥离回购中存在的严重违规问题,该行由监管办牵头,审计、风险资产管理部门配合开展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作为对业务部门和支行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重大违规行为,该行成立专案小组,严肃查处。-
投机新闻
山西煤老板包机进京买豪宅,是房地产营销炒作。
核心提示:“北京房价已经见底了?”针对山西煤老板包机进京买豪宅的消息,经调查发现,该采购团成员无一是煤老板,有的纯粹是工薪阶层,是“看房”而非“买房”。“煤老板包机买豪宅”只是“房地产营销的一个成功案例”。
《晋商包机进京抄底买豪宅》《北京房价见底了?山西煤老板包机进京买豪宅”、“一群山西买家包机进京选高端楼盘”、“山西煤老板包机进京买豪宅买300到1000万楼盘”...这是近两周被网络等各种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一条新闻。所谓的山西煤老板再次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被网友指责为“炫富,赤裸裸的炫富”。
真相是什么?65438 2月8日,记者进行了调查,发现并非如此。
没有人是煤老板。
“昨天上午11: 20,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某房产网站组织的山西运城+河津飞机团首批53人乘专机抵达。据X房网副总裁介绍,这个购房团的成员主要有私企老板、煤矿老板、大学教授等。这是某媒体10月30日发的一篇报道。关于采购团成员的构成,另有媒体报道:“据运城市非公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孟剑锋(记者注:应为“孟剑锋”)介绍,首期采购团成员主要来自山西运城的主要消费群体,除了煤炭、焦炭行业的私营企业主,还有建筑、旅游行业的负责人。"
组成这个购房团的都是些什么人?2月8日上午,65438记者致电运城市非公有制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孟剑锋,希望与他见面。孟剑锋在电话中说,买房是个人的事,他不能透露谁是购房团的成员。同时,他坚决拒绝了采访,并表示在目前媒体发布的所有消息中,他没有说自己说过的话。
当日下午,运城市非公有制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孙新荣在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据孙秘书长介绍,此次赴京的人员中,除了他本人、和协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外,共有50人去看房。他没有向记者提供“购房团”成员名单,但他很肯定地说:“河津有,但不到总人数的10%,也就是两三个人,没有一个是煤老板。还有人去平陆,又不是煤老板。运城只有河津和平路有煤矿。”根据孙提供的资料,这50人中,企业家确实占了大多数,但他们中有很多人从事建筑、建材、房地产开发、广告和服装,而且没有大学教授。
一位曾经做过生意,目前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知情人质疑此事,告诉记者,所谓的“购房团”50人中,有上述民营企业家的家人和亲戚,其他人纯粹是工薪阶层。“我知道至少有10人没有我有钱。”
我买了一张低折扣票。
“我也是这两天从网上看到包机的。据我所知,最近没有人或团体包机。”8日上午,记者就包机一事采访时,运城民航公司裴主任表示,运城-北京每天三班,均为波音737-200,128座。“如果真的要包机,费用会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在裴主任的建议下,记者随后致电民航售票处。经询问,售票处工作人员称从未接触过“北京运城买房”包机。
孙新荣秘书长在采访中告诉记者,53人都是买了去北京的机票,也就是说所谓的“中国第一次”包机去北京买房,根本不存在。另有知情人称,53人的机票都是旅行社购买的低折扣机票。一家航空售票处的工作人员说,运城到北京的机票基本价格是830元,机场建设50元,燃油税80元。“机票7.5折,每人来回机票600多元,不到700元。”运城某旅行社负责人证实,承接运城北京购房团业务的是他们旅行社。
一位“北京团”成员说,这次北京之行为期四天,从10月29日下午看房开始,第三天参观长城、故宫、奥运场馆,第四天返回运城。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提供机票、住宿和膳食,而旅游和往返机票的费用则由他们自己支付。
是看房团,不是买房团。
“我们是看房团,不是购房团。这是我跟X房网的人反复说的。”孙新荣秘书长在会见记者后,第一句话就是这样说的。
关于验房和购房,孙欣荣秘书长解释说,两者有很大区别。据他说,临走前,他向团员们强调“看好你的钱”,一个意思是不要被人偷抢,另一个意思是即使买房也要慎重考虑。孙欣荣说,“看房”的深意在于学习。去北京的很多都是房地产、建材的企业家,还有广告公司的经营者。协会的重要目的是开阔眼界,看看北京的房地产运作模式和建筑规划。
“它(记者注:指×房网)有它的目的,我们有我们的目的。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孙秘书长说,所谓“机会”,就是利用X房网组织一个购房团,顺便完成每年组织会员外出的任务。165438+10月28日下午,也就是来京的前一天,协会把一些联系好的企业家集中在一家事先订好的酒店开会。除了北京名牌推介会,会议还举办了“运城投资论坛”。
“这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地产行业的次贷危机引发的。我觉得大家都应该了解一下。”孙欣荣说,“另外,虽然大部分人都去过北京的景点,但是一起去的感受和收获是不一样的。”
至于买房的情况,有媒体报道过,运城买飞机团在北京逗留***3天。第一天就有7个合同,意向购买20多套,都是总金额300多万的豪华别墅,达到上亿元。孙欣荣说,看房的时候确实有人签了意向书。据他了解,后来确实有人买了。“应该只有两三套。还有一个别人的孩子在北京工作,每年的房租也不小。买房更划算。”
这是一场房地产营销炒作。
对于此次北京之行引发的舆论风暴,一位“委员”表示感到很委屈。我在北京的时候,不断有人接到家人或者朋友的电话,告诉他们网上的热点新闻“我们是怎么成为煤老板的?你怎么能这样胡说八道?”该成员说。
秘书长孙新荣表示,已就炒作一事与主办方提前协商。“本来安排下飞机后走贵宾通道出机场,我拒绝了;我说我接受了20多家媒体的采访,我说没有。”结果他发现,当他去北京拜访他的朋友时,他们已经在谈论这件事了。“回来后,我上网看了看。其实28号,我们还没走的时候,就有消息说包机去北京买房了。”。
但对于事情的真相,几乎没有人去调查,记者接触的当事人除了表示愤慨,也没有要求进一步协商。“煤老板包机买豪宅”这一热点新闻在楼市的传播,被一些人评价为“房地产营销的成功案例”。
据一位知情人透露,在此次事件中,X房网不仅扩大了自己的名声,还从中受益,因为除了收取房地产商的策划宣传费用外,每卖出一套房还有提成。“其实在地产商眼里,人买多少房子都无所谓。现在楼市这么不景气,聚集人气造势很重要。拿煤老板和包机说事,只是他们炒作的需要。”
据悉,×房产网的工作人员正在河津市组织第二批赴京采购团。运城某旅行社,承接该团业务,已初步确定出发日期65438+2月65438+2月。记者多方联系X房网,未果。但登录本网发现,在10月29日发布的《山西购房飞机团今日抵京当天拟成交7套豪华别墅》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姓王的山西煤老板对记者说:我们山西人以买房出名,经常在我们当地市中心一次性买下公寓和商铺。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我们这次乘专机来北京买楼,目标是价值300万元以上的豪华别墅。”我真的不知道这个说法出自谁,因为据记者所知,并没有煤老板参与这个活动。
8日下午,记者请孙欣荣秘书长联系该网在运城活动的工作人员,但孙秘书长随后告知,该工作人员手机无法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