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年报怎么看,主要看你要什么数据,什么目的?
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年报,看五大数据:
首先是收入增长。对于收入增长,不能单看其数字变化,而要对其进行分解,借助公司近期的信息公告,判断其增长成分中的“量价”关系。比如,生产规模的增长和扩大,大多依赖于“量”的增长;如果生产规模不变,收入增长就来自于“价格”的提高。同时可以借鉴同行业价值的标准指数,观察一年来的变化,进行同比和环比,从而确认企业价值的增长质量。
二是毛利率。原材料、人工成本、折旧等成本项目的上涨会拖累毛利率,这将决定公司是否正确使用价值杠杆。如果使用正确,毛利率的相关下降趋势是合理预期;相反,需要考虑上市公司成本管理的有效性是否恰当。
第三是净利润。净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构成,其比重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判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净利润的来源,可以判断其收入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此外,净利润的同比和环比数据也很有价值,会使判断更加全面客观,尤其是在判断一家上市公司将出现业绩拐点时,环比数据的价值会进一步凸显。
第四是财务费用。首先要关注上市公司负债率的变化,在不考虑利率变动因素的情况下,重点分析公司财务杠杆是否合理,以此判断其风险程度;其次,要看其负债是短期还是长期,是否在进行“滚动融资”操作;最后,要仔细看公司节约财务费用方法的合理性。
第五是投资收益。一方面,判断上市公司的投资性质,如非控股、一次性、可持续投资,关键要看投资收益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如“投资股票”的收益部分,其可持续性和价值可能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判断上市公司的收入来源,一般分为核心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回报。其中,上市公司核心收入贡献越高,其利润质量越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