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18亿!吉利打造的庞大架构,牛在哪里?

文博士/滕马丁

车图腾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日前,吉利正式发布了全新智能纯电动架构——SEA Vast。同时,首款基于该架构的纯电动豪华轿跑概念车——?链接零?Concept首次公开亮相,预计2021下半年量产。

庞大的建筑引起了业内的强烈关注。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几年前原本由沃尔沃和吉利共同开发,将归属于领克体系的PMA纯电动平台,升级为一个庞大的架构,由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兼总裁安聪慧主持,并在集团层面发布。

这可能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2020年6月,当基于CMA架构的产品销量已经达到60万台时,安聪慧表示,吉利4.0时代开启,吉利进入全面架构时代。到目前为止,CMA架构由沃尔沃、力克和吉利共享。所谓“架构时代”,不仅不会淡化品牌之间的个性化界限,反而会成为吉利汽车整个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庞大的建筑也是如此。

现场资料显示,浩瀚架构虽然刚刚发布,但早在四年前就已经开发完成。目前已经确定,浩瀚架构将引入领克、沃尔沃等7个品牌,甚至吉利集团之外的其他品牌。目前已开发16款以上。

这意味着吉利4.0的转型将在2021正式进入全速之年,随之而来的是基于浩瀚架构的新车型。

-1-

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大架构,所以有必要将CMA与浩瀚进行对比。

首先,浩瀚架构不是纯粹的技术平台,而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传统的硬件层(物理平台),更重要的是系统层和生态层。

我们说未来是软件定义的汽车,那么软件依赖于哪里呢?这就是浩瀚架构的作用:“承载软件,孕育生态。”从这个角度来说,浩瀚不仅不同于CMA,也不同于MEB这种大众纯电的专属架构。

这就注定了浩瀚是开放的。吉利想做什么?最基础的硬件层,吉利会坚持自主研发;对于系统层的搭建和架构的设计,会相应的开放,可以和Android、ARM相提并论。

其次,vast和CMA各有分工:vast专注于纯电,CMA涵盖多种能源形式,但专注于节能汽车。

目前来看,纯电动时代的到来不可能一下子占领所有市场。从传统汽车到节能汽车,再到纯电动汽车,有一个过程。

安聪慧在发布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吉利汽车现有的CMA等架构将专注于节能汽车的发展,“不会放弃节能汽车的发展”。相比之下,广阔的架构是吉利汽车面对特斯拉等纯电动智能品牌崛起所迈出的第一步。

这里涉及到一个细节。9月23日举行了广阔架构大会,前一天是特斯拉的年度股东大会和电池日。这种时间节点的选择不能不被暗示。

最后,既然must是纯电动架构,那么底层逻辑必然不同于传统的造车方式。它有一个显著的标签,就是用户的思维占优。其实,浩瀚的英文名SEA,全称Sustainable?体验?架构,翻译过来就是智能进化体验架构,核心是基于用户需求。

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胡正南表示,在之前的架构开发中,思路主要是基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和符合法律法规,而在开发浩瀚架构时,则是基于用户体验的需求。比如在广阔的发展过程中,从一开始就要考虑未来的智能生活和电动场景,车辆使用权的变化,先场景后产品,而不是用一成不变的产品去满足所有的场景。

当然,要实现这些技术理想,首先需要组织架构。

车图腾了解到,吉利很早就有用户管理机构,机构的任务就是围绕用户的需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庞大机构的发展,吉利做了更扁平化的组织变革。正因如此,安聪慧总裁的头衔从“首席产品经理”变成了“首席用户体验官”,可见一斑。

-2-

看完区别,就看亮点了。

这个庞大的建筑有两个主要亮点:

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带宽。

这个带宽意味着作为纯新能源架构,浩瀚涵盖了1800-3300mm的轴距,涵盖了从A级车到E级车的所有规格。包括轿车、SUV、MPV、旅行车、跑车、皮卡等所有车身造型。

第二种是世界上最高效的。

在广阔的架构下,软件开发周期可以缩短50%,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迭代速度堪比手机。用安聪慧的话来说,未来汽车将是像手机一样的智能终端。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两个。浩大结构历时4年,投资超过6543.8+08亿元。你一出手就知道是不是存在了。

由于它是未来竞争的基石结构,它的巨大能力不止于此。

在发电方面,浩瀚架构是全球首款20万公里长寿命动力电池,无衰减,200万公里。其中,110kWh模块化CTP集成电池组的NEDC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最大轮端负载扭矩可达8000Nm。

有趣的是,特斯拉的电池日在前一天遭到了批评,因为承诺的“百万英里电池”没有出现。这边吉利的200万公里动力电池比特斯拉的电池寿命长。

充电率方面,浩瀚架构可搭载的最大800伏高压系统,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120公里。值得强调的是,到目前为止,只有保时捷是这项技术的使用者。

自动驾驶方面,浩瀚架构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

根据吉利汽车的规划,基于浩瀚结构的个人车辆将在2021年实现在结构性道路上的高度自动驾驶。2023年前,开放道路将实现高度自动驾驶。同时,在浩瀚结构上开发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等智能车辆,将于2022年率先在结构道路上实现全自动驾驶,并在2022年亚运会核心区域提供智能出行服务;到2025年,开放道路将实现全自动驾驶。

零,浩瀚架构下的第一个模型?concept虽然是概念车,但预计明年量产上市,届时将具备全自动驾驶能力。另外,零?概念性能脱颖而出:NEDC续航超过700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到4秒,麋鹿测试成绩超过80公里/小时

-3-

采访现场,安聪慧再次谈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危机和思考。

事实是,虽然直到2019行业才感受到“寒冬”,但吉利汽车的准备更早。2018年,吉利汽车销量超过1.5万辆,达到巅峰,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5%增长到6.3%。当时安聪慧说:“吉利怎么生存?”。当时业内认为太谦虚了。

现在2019和2020年的市场越来越难做了。随着今年疫情的影响,汽车行业加速进入调整期。

从全球范围来看,欧美日韩曾经有很多品牌。比如日本的品牌从100多个萎缩到现在的十几个,这是市场本身的自我调节。

安聪慧说,“我相信中国未来不可能有那么多品牌。”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兼总裁安聪慧)

但面对严峻的挑战,安聪慧对未来依然乐观:“吉利对中国汽车市场长期向好的判断不变,但会经历阵痛期和调整期。现阶段要坚持战略定力,按照原定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

我们知道,在过去的十年里,吉利在R&D的总投资超过6543.8+000亿元,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资超过300亿元,这是吉利汽车在技术变革时代保持竞争优势的最大力量。

“今天展出的浩瀚架构和概念车是吉利这些年持续投入的结果。有些企业在困难时期投入会少一些,但吉利的R&D费用没有减少,我们争取活得长一些。”安聪会这么说。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