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生活久了的人是什么感受?

感觉在深圳生活无比幸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收入和支出。我退休了,工资比大陆同学高一倍。另外,我没有太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没有太多的人情往来。生活中去周边农批市场买食品、洗衣液、纸巾等生活用品,节日打折可以多囤点。这样算下来,消费其实不高。

第二,公共资源为我所用。体育馆的跑道免费向公众开放。你可以花几块钱坐9号线去深圳湾公园看一大群鱼争上游,然后去海洋世界感受年轻人的兴奋和激动。乘公共汽车到深圳东部,你可以去吴彤。只要你愿意花一天时间,山顶会有一场青年音乐会,绕行公路可以转到胡仙植物园。如果不想爬山,深圳100。

第三,医疗和教育。前几年我做的子宫肌瘤微创手术花了一万块钱,报销比例90%。我只需要付1000元。上个月做了根管治疗,三次治疗花了3800元。也许你会觉得它很贵,但它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老家的亲戚也做过同样的手术,她缝完之后效果并不好。她的牙齿被撬开,一年后重新补牙。

学历就更不用说了,随便去一个学校问问,很多老师都是双985,我儿子班上的物理老师,清华的研究生,全科老师,牛逼。

我说这些不是炫耀,而是真的感受到了好处。老实说我觉得我对深圳没什么贡献,所以我尽我所能去做志愿者。我护送孩子们放学走在学校的路上,挥动红旗,吹响哨子,行驶的车辆缓缓停下,孩子们安全通过。无论太阳有多大,我都感觉不到阳光。

至于你说的人行道开挖,我经常看到。我和临街店铺的店主聊过,他们的生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他们表示,改造都是为了改善市容市貌,改善周边环境。从长远来看,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来这里消费。

一不小心在深圳待了九年!

记得很久以前,和朋友在路边大排档聊天,砂锅粥,啤酒,聊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人宁愿住在深圳这种月薪五六千,上下班地铁拥挤的所谓大城市?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这件事——

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也因为我们承受不起更大的风险。

八年前,我从西北农村南下,来到深圳。

那时候学校差,成绩差,找工作也不顺利。

在Xi安,有很多名校,想找个地方完全养活自己,招聘会都去过了。

不知所措的时候,听在深圳工作的亲戚说都在找人打工,一年没准备就背包出门了。

我当时找工作的第一需求是“吃住”。

第一份工作是一家电子厂的普通测试员工。转正后2600。工作一年,想涨到2800,被拒绝了。

失望离职,第二份工作起薪3300,一年后起薪4300。这样的人物,在亿万富翁都在过江的深圳,连loser都没资格。

工资低,办公氛围不高,身边没有精英,永远接触不到上流社会。

我没有留下来的必要,身边和我差不多的人都陆续回到了家乡。

有的人在家乡省会城市找了一份工资较低的工作安静的生活,有的人自己创业有的人找关系进入体制内。

人生就像一个沉默的裁判,默默地冷眼看着一切众生,用同样的方式得出同样的结论。

我一直在这里,像一个孤独的礁石,看着海浪来来去去。

不是我意志坚定,也不是我安于现状,而是我的家境和他们不一样,让我无路可退。

南下深圳的前一天晚上,爸妈不仅帮我收拾了沉甸甸的行李,还低头给我塞了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了很多字:几千个阿姨,几万个叔叔,大概十几个,加起来有八九万。

我明白了。这是我和我哥哥在学校借的债。

弟弟被同学骗进传销,至今未走出来。这些亲戚的孩子也在学校等钱。

好像我们整个小山村的钱都少得可怜,只是在不同的家庭之间轮换而已。

现在我有了指挥棒,是时候报答我的恩人了。

初到深圳的前两年,我住在城中村白天开灯的亲吻楼里。

上班,加班,下班,存钱,还债...

是的,Xi安也能找到和深圳一样的工作,但是工资只有深圳的一半;

是的,Xi安可能和深圳一样有创业的机会,但我不是那种会创业的人;

是的,我的家乡每年都在招聘公务员,但是我需要一个能真正帮上忙的关系...

我负债累累,很多地方都去不了。

所以,我只能留下来。

我没有更好的选择,这是我必须留下的唯一理由。

因为这个问题,不会因为我换地方而改变。

如果你因为地铁拥挤、收入低、加班辛苦而不想继续,你已经看到了其他选择。

一旦看清自己的真实情况,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离开不需要理由,留下来就能留下来。

越来越好的是,这几年采访的学生中,没有人需要像我当初经历的那样。

——一个在深圳多年,现在还在深圳的人的自白。

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做什么,只要资料和证件齐全,政府部门就没人会卡,没有太多的人情世故。有一套不用自己掏钱的房子,在深圳就不用起早贪黑,过着平淡的生活。

我是一个深二代,可惜不是富二代。

我父母在我90后来到深圳打拼,然后为了不让我留下来,就把我带到深圳读书。我父母没有其他二代父母那么幸运,做生意亏了不少钱。好在他们后来不做生意,设法弄了一套小产权,让一家人在深圳继续发展。

说说当二代是什么感觉?我从小在深圳读书,但是因为深户以外的原因,中考输给了技校。深圳中考非深户考高中比高考难。

毕业后在深圳工作,每当说起在深圳长大,大家都觉得家里有钱,家里要收房租[泪][泪]。但现实情况是只有一套自住的小产权房(目前已经搬出去自己租房)。

有时候他们觉得压力比自己还大。据说深圳混不下去了,可以回老家或者老家的二线城市。但是,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在二代中是很普通的(我身边有很多家庭还在深圳租房)。他们不知道何去何从,父母能力有限,也帮不了太多。只有靠自己,才能继续努力。[抽泣]

我在深圳呆了30年,一言难尽。

1992,想出来挣点钱,就回学校了。但是到了深圳,发现一下子赚不到钱,回学校的计划成了泡影。

当年8月,我来到深圳龙华第三工业区的一家工艺品厂定居。我每天趁门卫不注意进出工厂大门,拿着别人的牌子进职工宿舍。宿舍房间里有十多张床,每张床上都挂着五颜六色的窗帘。我在其中一个里面藏了三天。我不好意思一直麻烦别人,只好先找个工厂做,只是为了保证工厂能提供吃住,就开始骑马了。

后来搬到松岗,去了两三家工厂,才终于安定下来。

家里一封又一封的信催我寄钱回去。父亲的每一封信都指责我无知。别的孩子一出来工作就往家里寄钱,我出来一年才寄几百块回来。

但是,他老人家在信里从来没有跟我提过,一年前我在家里接到的那两个通知,跟我的生活有关。

就这样,我和回家读书渐行渐远。

我在那个化工厂呆了14年,每天除了加班就是在宿舍,基本每天重复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说到感情,那十四年就像生活在无形的牢笼里。但是,为了自己的责任,再苦再累也要承担。谁叫我投胎到这样的家庭?

当然,那十四年,我自己也有所收获。繁忙的工作之后,我拿到了大学文凭。非典时期买了一套只有居住权的小户型,我把户口迁到了深圳。把户口迁到深圳也是权宜之计,因为没有地方回老家。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还要感谢深圳的热情好客。

后来我离开了化工厂,去深圳找了一家小公司。我又呆了14年。

2021年5月,我退役了。

在深圳工作了近30年,拿不到三千块钱的养老金,对很多人来说是个笑话。

没错,我是深圳人,但我的生活和深圳的繁华关系不大,但我不能怪深圳。只怪自己年轻时没能力,没奋斗,所以老了只能卑微的生活。

在这里,我想对一些年轻时就想平躺的人说,我们最好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平躺的资本。年轻时平躺应该怎么做?

在深圳平淡的日子里,我也有一些切身感受:

首先,这里的天气很舒适。

这里夏天虽然热,但是潮湿多雨,比四川盆地夏天的干热舒服一点。冬天没有风霜。一年四季温暖如春,一年四季鲜花盛开。

第二,这里的关系很简单。

没有三姑六婆的父母,西方家庭短。只要他们不犯法,他们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没有人会干涉你的生活。

第三,这里普通人的生活费不高。

如果你勤快,一日三餐,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消费不高。当然,如果你想每天出去吃大餐,如果你想每天出去high,那你就得努力了。

第四,这里公园多,绿化很好。眼睛里一年四季都有绿色。

深圳有1000多个免费公园,就在我家附近。步行十分钟内有两个大公园和四个小公园。当你有空的时候,你可以去任何公园。

这里的医疗条件比我家乡好多了。

步行半小时内有一家大医院,五分钟内有一家社区医院。平时小病小痛刷医疗卡就行,不用付现金。大病住院费用报销80%以上。当然,如果你得了不治之症,你可能要自己出更多的钱。我也这么认为如果我有什么不治之症,我不想治疗。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不想受苦。

第六,这里交通方便。

出门几分钟内就有四通八达的公交车,一年左右的时间,出门几分钟内就可以坐地铁,即使没有车也不会觉得不方便。

七、这里办事方便。

办理退休手续,无论是当年办理户口,还是今年办理,都非常方便顺畅。

八、这里有很多志愿者,有需要的话红马甲会帮你的。我现在自己做志愿者。

九、这里房价太高,房租太贵。

如果不是年轻时给自己准备了住的地方,我现在也不可能留在深圳,因为我那点退休金根本不够付房租。

10.我们不太关注这里老年人的生活,尤其是底层的老年人,因为我们这里需要有能力的年轻人,这里需要高层次的人才,这里需要创新的人才,这里需要改变世界的人才。

我年轻的时候只是个打工者,根本不是深圳需要的人才。但是我的青春和汗水都洒在这里了。现在我老了,只能留在深圳,因为我没有别的地方可去。

我现在住在深圳,孩子都是深圳户籍人口。因为社保原因,我现在还保留着原来的户口。在深圳十几年了,回不去了。其实深圳并没有一些人描述的那么高,房价高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生活成本并不比二三线城市低。如果注意节约,生活成本并不高。当然,如果你在深圳没有自己的房子,那么想要在这里立足,恐怕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房子太贵了。如果没有买房的能力,定居深圳需要勇气、智慧和更多的努力。

在深圳待了十几年,刚开始是满满的新鲜感,后来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喜欢商场和陪客,尤其是周末的公园书店,希望能清静,却又逃不出低俗!感觉自己活在面具下!三五知己也随着时代变得低俗,三言两语也逃不过房子投资的低俗话题!我回不了老家了。毕竟圈子在广东。去东莞程楠找个安静的地方,扎营,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娱乐和压力,专心于自己的爱好,看书,养鱼,养花,散步,钓鱼,画画,周末逛逛东莞国贸,偶尔坐高铁城际轨道逛逛国际大都市。终于摆脱了那些身价一亿的客户的嚣张嘴脸,摆脱了有一套房。也有年轻的弟弟们时而消沉时而意气风发,终于感受到了人生与生活的不同。面对深圳,我还是喜欢十几年前的深圳,充满活力,梦想和所有的未知!就像一个天真无知的少女,现在的深圳就像一个珠光宝气的少妇!也许再过几年,深圳会像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一样妩媚、谦逊、恭敬,散发出大龄女人的气息和智慧。希望如此!

没有技能,没有学历,不折不扣的普通兼职。

来深圳快30年了,工资,材料,房租,水电都涨了。水涨船高,羊永远跑不过狼,除了八月的月光。

来深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深圳是一个美丽发达的一线城市。是高学历、尖端技术人才发展的天堂和理想圣地。前途无量,光明无限!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不吃不住,一个月能挣3000左右,干一辈子。在深圳买房是柯南的梦想,这比登天还难。

回想当年:深圳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现如今:深圳是我家:创作靠大家。

那时候:欢迎来到深圳!

现如今:来了就是深圳的!善良感人!

我最喜欢它有两点。第一,不跟别人比,不排外。大家都是外地人,也没有谁看不起谁,穿得很低调。第二,出门办事一般都很公平。感觉深圳人在遇到困难时的思维方式和外地很不一样。深圳人遇到麻烦的时候想的是,我来查怎么办,然后按照规则和程序来。在其他地方,我会看找谁,然后找别人帮忙。我是一个不喜欢人际关系的人,所以最喜欢深圳。我不需要去要求。我在整个城市的朋友和亲戚对此一无所知。

80年代末随父母来到深圳,在深圳生活了30年。说来话长。

我在深圳读书,去了不同的学校。感觉就是本地人多的学校和班级基本很难融入。一方面他们会说粤语和白话文,我不会,所以语言就成了门。中学和大学都在深圳读书,深圳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综合竞争力也不是全国各大城市第一。

毕业后工作,有深圳户口,在深圳生活多年,如果不是公务员和教师,这两件事是没有影响的。深圳企业看你给他赚钱的能力,深圳户口帮助不大。

在深圳生活多年,感觉深圳这个城市并没有给老居民太多优惠。如果你不思进取,想要安逸,那么城市不会因为你在这里待久了就给你这样的生活。

这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和富有利润的城市。如果你想生活的舒适稳定,可能和这个城市的调性有点不一样,生活会有点失落,城市会出轨。深圳是一个适合赚钱创业的城市,而不是一个拥有适合生活和宜家的完美幸福指数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