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是如何制造的?
什么是超级电容器?
“简单来说,超级电容器是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储能器件。一辆公交车1分钟即可充满电,每次充电后可行驶6公里。中国制造的世界领先的清洁能源设备超级电容器将为交通运输行业带来巨大变化。”吉星科技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的超级电容器以其充放电时间短、循环寿命长、重复充放电数十万次的特点,颠覆了人们对储能设备的固有印象。
2002年,吉星科技由清华大学碳纳米材料研发团队创立。从最初的基于活性炭纤维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研发,到双电层超级电容器被评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在几年的时间里,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实验,为后续的产品研发奠定了技术基础,但目前还只是处于实验室阶段。虽然有了先进的技术,实验室的产品已经研制成功,但是产品还没有批量生产和缺乏资金。吉星科技陷入发展困境,既需要融资,也需要运营。我要卖产品,要打开市场。
储能产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从实验室研发、小试、中试,各个环节都要投入,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从产品的试制到设备的扩大,再到标准化流程的建立,整个过程都被创业团队的投入压得喘不过气来。从2007年开始,吉星科技开始了与资本的联姻。
从天使投资人首次阐述超级电容器的原理和前景开始,吉星科技的核心团队就踏上了漫长的融资之旅,随后北极光创投、蒂奇创投、英腾嘉祥投资等基金成为股东。黑牡丹集团、宇通客车、上海电气等产业投资者也通过吉星科技布局超级电容产业。“电化学行业需要时间积累。”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胜军表示,只有不断研究、改进和开拓市场,才能更多地使用这种好产品。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从电动工具到风电、电动车,每一步都是艰难的。
到了2010年,吉星科技的团队发现了一个更棘手的问题:随着公司的壮大,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不屑与我们竞争的国外厂商找到了吉星科技,开始了正面竞争,让我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陈胜军表示,吉星科技进入风电市场时,面对的是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它们的技术领先性和产品稳定性要高得多。
如何选择?只有建立现代化的标准化工厂,才能稳定产品质量,才有与国际厂商竞争的基础。2010几经比较,吉星科技选择在江苏常州建立现代化生产线。“投资人在不同阶段对公司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陈胜军说,比如在常州建立生产基地的过程中,牡丹创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不仅在黑牡丹常州科技园规划了生产基地,还派出专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帮助完善生产管理体系。
经过努力,吉星科技团队也向投资人交出了满意的答卷。2011年,公司产品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技术实力彰显。2012吉星科技与中国南车合资成立宁波CRRC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随后政策利好频出,政府颁布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新能源客车厂家订单不断增加。南车、德龙、海马都成为了吉星科技的客户。中国最大的客车制造商宇通也成为吉星科技的战略投资者。截至2015年末,宇通已向吉星科技采购了数万个超级电容模块。
今年年初,吉星科技发布了多项最新研究成果,其中3V超电单体系列的发布比国外超电龙头企业早了几个月,是全球首家实现该技术的企业。陈胜军表示,吉星科技是超级电容器行业第一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加快技术研发,与清华大学、日本材料所等国内外一流大学和上下游企业形成了持续稳定的合作。
截至目前,吉星科技已成为国内超级电容器最大的制造商和应用最广泛的企业,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品质的超级电容器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吉星科技在应用领域如鱼得水,得益于其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日前,吉星科技在江苏常州成立全国首家超级电容器研究院,夯实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之路,试图与国际巨头一较高下。“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专注于性能和成本。超级电容产品的性能非常好。目前,关键问题是价格。我们正在与大量中国企业合作,推动快速降低成本,这是未来的关键发展目标。”陈胜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