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三年如何“防风险”

17年10月17日,保监会公布了《打赢保险行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21事件提出了三大类工作任务,按优先顺序分为二星、三星。

保监会表示,用3年时间做好保险业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薄弱环节监管制度,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和水平,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打赢防范化解保险业重大风险攻坚战。

处理一些问题公司的风险

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处置,坚决打击非法保险经营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体系建设被摆在突出位置。

在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处置方面,《方案》明确。一是要防范和处置少数问题公司的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处置方案,有序可控化解少数问题公司风险,防止个别风险演变为局部风险、局部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风险。?对偿付能力长期不达标、问题久拖不决的外资保险公司采取更加有效的监管措施,防止风险蔓延。

二是防控公司治理失效风险。全面排查“三会一楼”运行情况,重点解决缺乏制衡、授权管理混乱、关键岗位缺乏等问题。严格追究保险公司总经理和其他高管人员的责任,努力解决公司内部监督和制衡管理机制形同虚设的问题。全面开展股东背景、资质、关联关系穿透式审查,严查违规持股。?依法处置陷入治理僵局的保险公司,追究相关股东责任,必要时启动市场退出机制。

三是防控资金使用风险。重点防范保险资金违规投资风险,特别是规避关联交易监管、向特定关联方输送利益的风险。重点防范非理性并购、股票投机、通过金融产品嵌套违规进行房地产投资、短线长线投资等激进投资风险。重点防范投资失败导致大额损失的风险。

四是防控保险业务风险。监测寿险公司业务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现金流动态,制定政策计划,防控流动性风险。关注和评估部分寿险公司长期保障业务因缺乏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可能导致的利差损风险。

五是防控资本不足风险。监控和识别因盲目扩张、管理不善、费用失控等原因快速消耗资本的保险公司。,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公司资金短缺风险。强化保险公司三年滚动资本规划的监管约束力。支持中小保险公司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竞争发展战略。

此外,保监会提出要防范和应对新型保险业务风险、外部风险传导和影响、群体性事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