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法”已经出台,但这仅仅是开始......

7月10下午两点,央视新闻发布消息:“国家网信办拟定,用户信息超过百万的公司上市必须审核!"

该草案被河南共青团戏称为“滴滴方法”,两小时内迅速被网友置顶。

草案被嘲讽为“滴水之法”。为什么赢得了大众的心?

这必须从最近的“滴滴风波”说起。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事态的发展。

然而,滴滴高兴不到两天,就遭到了国家的锤打。

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滴滴当天就被吓出一身冷汗。当天第一时间回应网络安全审查:将积极配合,排查风险!

但随着网友的深深尴尬,有人质疑滴滴把全国数据打包到了美国。

然而,市民们并没有单方面听取它的意见。毕竟这关系到大多数人的信息隐私。

此时,面对滴滴的遭遇,大部分人都在欢呼,很多人也跟着评论:滴滴被卸载了!

这就让人不可避免的再次发问。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国家要求滴滴下架整改?

滴滴赴美上市的背后是什么?

01敏感期,滴滴为什么急着赴美上市?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回到6月10。

无独有偶,滴滴选择在同一天向美国证监会提交招股书。

而且,如果你选择不选,一定要选择在我们党诞生一百周年前夕,举国欢庆的时候,在美国上市。而且之前也没有炒作和宣传。

滴滴这种不正常的做法让人生疑!难道要在安全法生效前坐冷板凳,以此逃避中国政府的监管?

滴滴只用了短短20天就完成了上市审核!

从6月10滴滴正式申请赴美上市,到6月30日滴滴在纽约开始交易,只用了20天。

这是什么速度?!以过去的速度,不折腾一两年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自从特朗普上台开始全面打压中国以来,美国政府给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制造了很多人为的麻烦,尤其是一些高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

前段时间对华为有很强的打压,但我转头对滴滴敞开了怀抱。这是因为美国已经反思改变了,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吗?

我只想说,中国有句古话,“出了事,必有妖”!

这就不得不提滴滴复杂的股权结构了!滴滴的招股书明确表示了公司的股权结构:

众所周知,股权决定最终话语权,滴滴属于谁不言而喻!

而且细心的人发现,滴滴有一个独立董事,毕业于西点军校,是美国前军官,美国陆军情报人员。

我想问一下,滴滴的各种行为是什么意思?多么可怕的想法!

03滴滴,泄露信息的风险有多大!

别的不说,我们先来看看滴滴掌握了多少隐私信息。

众所周知,注册滴滴用户,必须填写很多个人信息,比如身份信息、用车情况等等。

更重要的是,滴滴有强大的地图导航功能。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司机在中国各地跑来跑去,行程和信息每天都在巨量、精密地积累。滴滴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构建一个庞大的智能地图信息。

来自“滴滴出行官网”

更何况65438+2020年2月,特朗普签署了《外国公司责任法》。一方面,公司被要求不受中国政府的控制;另一方面,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需要披露机密信息给美国审查。

滴滴选择去美国上市,人家不检查不审核就给你额外的怜悯?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初步了解了滴滴的数据安全风险有多大。

然而,如此重要的私人信息并不在我国的单独控制之下,当如此多的“局外人”混杂其中时,人们难免会感到担忧。

互联网行业的规范和标准化才刚刚开始。

在我国,公众信息被网上或各种软件非法获取和绑架是众所周知的。几乎没有企业能够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收集的数据是合理合法有依据的。

但是这个国家不会永远坐以待毙。只是不是以前的时间。

值得提醒的是,这三家公司也在今年6月份完成了在美国的上市,并且都掌握了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我们绝不会允许数据泄露给美国。

国家这次的重拳出击,不仅打击了滴滴等公司,也打击了很多互联网公司。

这几天企业集体倒地的股价走势也说明了这些企业的恐慌。

国家此举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对信息安全的重视,以及对那些涉嫌泄露我们信息的人的强硬态度。

作为任何一个企业和组织,生存发展无可厚非,但是你千万不要把国家的信息作为和别人交换利益的筹码!

国威不可侵犯,国情更不可侵犯!

上次是阿里和蚂蚁,这次是滴滴出行下架整顿,全运、货车帮、boss直聘的网络审查。

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我国信息安全的保护会越来越规范。

互联网行业的整顿和规范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