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颠覆了之前公司的股权分配?
相信大家都知道,马云早年创办阿里巴巴的时候,身边都是阿里18罗汉,他们为马云的创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9年,阿里巴巴首创合伙人制度。因为公司创立于湖畔花园,所以该制度也被称为“湖畔花园合伙人制度”。成立的初衷是改变过去股东与管理团队之间简单的雇佣模式,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层级制。用阿里巴巴集团前执行副主席蔡崇信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最终定下的机制是用合伙人代替创始人。用白话文来说,公司是属于所有人的,不是创始人一个人的。
也就是这一年,马云宣布退休。马云为什么敢在这个时候选择退役?说白了,并不是因为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奏效了。
什么是阿里合伙人制度?
阿里的合伙人身份和股东身份不是一回事。虽然阿里要求合伙人必须持有公司一定股份,但合伙人在离开阿里巴巴时必须在60岁退休或退出合伙人(永久合伙人除外),这与只要持有公司股份就能维持股东身份不同。
合伙人制度的核心与股份大小无关。一旦合伙人投票,你可能要放弃在公司的职位,也就是一人一票一票。
当时阿里巴巴决定做真正的合伙人制度。说白了,牺牲最大的是创始人马云,他也成了一票。
对了,阿里巴巴只有马云和蔡崇信是永久合伙人,所以我说马云最后有绝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