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县概况?

开封县位于豫东平原,北依黄河,三面环城古城开封,距省会郑州70公里,距海港连云港500公里。地理位置绝佳。

县城长40.8公里,宽55公里,面积1449.9平方公里。全县有20个乡(场),359个行政村,922个自然村,总人口70万,劳动力资源丰富。县政府设在县城中部的黄龙寺,距开封市中心仅8公里。

县长:马林青。

开封县有许多历史文化景观。已有269位文武进士,144位文武举人。商汤名伶伊尹、羌湘陵、豫剧表演艺术家都生长在开封县。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朱仙镇是著名的旅游城镇,商业发达。朱仙镇岳飞寺是中国四大寺之一,朱仙镇北大寺是豫东最大的清真寺。县城东南有开封的东大门——千年古镇陈留镇,原名凤凰城,历来是豫东几个县的商品集散地。半坡店乡桃花洞蔡邕墓犹存。在县城东北,有著名的穆桂英北伐赵球营,位于国道“106”和“310”交汇处,是一个新的经济开发区。县城西部的杏花营是省、市、县重点经济开发区之一。县城中心城关镇是上世纪80年代新建的县城,毗邻开封市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开封县水资源丰富,潜水量大。境内河流32条,黄河水质良好,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全县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引黄开发工程建设了柳园口和赵口两个自流灌区,其主要支渠和农户要延伸到所有乡镇。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3米,水层厚度约15米,淡水面积占总面积的98.6%。深层地下水水质丰富,低氟、低硬度、低矿化水,是理想的生活和工业用水水源。1000-1200米深井出水温度为50?0?2C以上,属于低盐度、偏硅酸、碳酸氢钠的复合天然矿泉水,具有较高的饮用和医疗保健价值。开封县地热资源开发建设初具规模,是集游泳、住宿、餐饮、旅游、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

开封县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西瓜、蔬菜等。目前已建成90万亩高产小麦、50万亩优质花生、20万亩优质西瓜、1.5万亩蔬菜、8万亩水稻生产基地。从65438年到099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8元。粮棉油产量均位居全国百强县,兴隆、方圆、八里湾、陈留镇、朱仙镇等一批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相继建成。

开封县的工业和乡镇企业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的。199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654.38+0.5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3.438+0亿元。为适应市场需求,开封县充分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先后组建了以花生深加工为主的商河集团和花生集团;宏达货叉集团,主要从事汽车、农用车货叉生产;汴梁酒业集团,生产各种高中档汴梁酒;以及以五大支柱企业为龙头,年产3万立方米中密度纸板的开封人造板集团,全县先后形成制药、皮革、农机加工。

1995年以来,开封县实施“东联南”战略,先后引进资金6亿元,成效显著,加快了全县经济发展。开封郑达(泰国)饲料有限公司、开封丰年(泰国)饲料有限公司、福建亚通塑胶(开封)公司等一批中外合资企业为开封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泉州金帝商贸城、开封县温泉花园、湘府置地花园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了县城建设,带来了建筑业、建材业的繁荣。开封东京天成贵族学校、开封王波中学等各类学校形成教育园区,为开封县培养人才,促进了开封县教育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为营造招商引资大环境,筑巢引凤,加强县城建设,开封县共投资4亿元,新建和改造了祥符大道、人民路、青年大道、县政府东、西街、上河大道、文化大道、世纪大道、科技大道、中学街、开元街,共新建县城街道36公里,初步形成了县城发展框架,使城区面积从两平方公里迅速扩大。经过几年的努力,县城建设功能齐全,风景优美,令人耳目一新。为了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该县的西部、南部和东部建立了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全部达到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完善。开发区以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国内外合作者投资办厂,发展多种形式的外向型经济,保障国内外合作者的合法权益。

前进中的开封县将全面对外开放,广纳宾朋,广纳贤才,携手并进,合作发展,再创辉煌。

开封县对外联络单位:

开丰县人民政府县长马林青,联系电话:(0378)9266666。

开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熊少松,联系电话:(0378)9261136。

开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葛林,联系电话:(0378)9261011。

开封县人民政府投资促进办公室主任崔冠友电话:(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