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如何运营?
一.业务目标
有效产出=工作时间×有效工作。在运营工作中,考核常用的一个词就是有效产出。在大多数人眼里,决定有效产出的因素只有一个,即有效持续时间,至于有效工作,则是次要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工作时间,连傻子都知道,工作12小时的人比工作8小时的人更努力。什么样的工作是有效的?这个很难定义。
做有效的工作比忙碌更重要。还有一些在生活中很努力的人,比如老虎,几乎没有空闲时间,把时间都花在读书、学习、做事上。按理说,这样的努力本该获得巨大的成功,但却没有。只取得了很小的效果,和我的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后来反思的时候发现自己做了很多无用功,浪费了太多时间。表面上我很努力很辛苦,实际上做了很多吃力不讨好的事。比如在工作中做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把数据一个一个复制粘贴,耗时一上午,也可以开发一个后台,直接导出。
前一种方式,我真的很努力,但是如果非要选择的话,我宁愿选择第二种,导出数据,剩下的时间在分析完之后喝一杯咖啡,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特别悠闲,但是还是在一个特别的地方做事。
在有效输出的基础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为人生赢家。把事情做对了能达到目的吗?不,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也听过尚的例子。有些人真的很聪明,做事比别人更快更有效率,但一个字:懒!这个人也没用。好在现在生活压力比较大,大家都在争取。如果你去请朋友吃个饭什么的,除非你有兴趣,一般是没时间去赴约的,因为太浪费时间了。
互联网公司流行这样一种开发思路:小规模测试,大规模迭代。这样公司业绩才能不断提升,不至于误入歧途。在我们的生活中,和人打交道的时候,也可以先做小范围的测试,比如写一篇文章,和某一类人打交道,试着推销一个小产品。一旦它带来了一点回报,我们就可以加大投入,扩大回报,这样就很容易达到目的。
所以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把事情做对远比努力重要。努力工作是我们实现目标的保证,同时确保事情做对。
第二,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这句话估计大家耳朵都老茧了。这里还是需要详细说明一下,因为选择的结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几十年才能看到结果。当结果出现的时候,你可能已经忘记了很久以前最初的选择,自然会把这个结果称为命中注定。
不做什么比做什么重要得多。我在两家互联网公司负责产品运营,对产品从项目立项到产品后期全面负责。当然只是运营工作,产品功能和公司规划还是听从大老板的建议。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老板都有一个家庭梦想:我要做所有的功能,我要所有的东西,我要开发所有的东西,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
因此,一些类似鸡肋的功能占用了大量的开发和测试时间。互联网行业讲究的是一年之内能完成的路,因为很多不重要的功能开发都要三年。在我们这个行业,一个用户昨天10元就能买到,三年后,100元就不一定能买到了。可想而知,两年时间,直接和间接错过的东西价值不可估量。
对于运营生来说,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才是最好的选择。我接触过很多运营,观察过很多人。一个人一生能把一个行业做透,才是真正的成功。以奥运冠军为例。没有一个人,不仅是乒乓球冠军,羽毛球冠军,斯诺克冠军,寿命都很短。十年二十年做好自己擅长的事,就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想要的东西自然就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