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区别
1.概念股份制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利益相关者自愿结合,以股份制经营的形式出现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有利于强化企业管理职能的企业组织形式。2.股份制企业的主要特征
(1)发行股票作为股东购买股票的凭证,一方面获取股息,另一方面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2)建立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股东大会是股份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的常设机构,总经理主持日常生产经营活动;(3)随着风险责任的承担,股份制企业所有权收益分散,经营风险由众多股东分担;(4)具有强大的动力机制,众多股东从利益出发关心企业资产的运营,使企业的重大决策趋于优化,企业的发展可以基于利益机制。私营企业: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制,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法律依据:
包括依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登记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企业。
公有制和股份制不是一个范畴的概念,但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公有制就是所有权。所谓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或者说企业资产的所有权。换句话说,谁拥有企业的资产?公有制包括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社区所有制。与公有制相对应的是私有制。我们通常把国有资本以外的资本称为民间资本。
股份制是指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或企业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股份制是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成立股份公司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管理制度。最常见的股份制形式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制相对应的是全资公司。股份制本身没有公有制和私有制之分。决定企业性质是公有还是私有的关键是看企业中的控股资本是公有还是私有。由公有资本控制的是公有企业;民营资本控制的是民营企业。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见,股份制将成为当前和今后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