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国禄:数月亮,不数星星。
早期很多人喜欢赌马,也确实有人赌对了,但是赌对的概率很小。一项新技术出来,总是一场混战,很难分出谁是赢家。我愿意等到分出胜负,就像孙子兵法里说的:赢了再打,不是打了再赢。当行业集中到一定程度,前三名占据半壁江山。这时候你就能看清楚谁好谁坏了。不仅能投,还敢下重手。
大家总是担心胜负已经分了再投资就晚了,但是回过头来看,十年前是龙头的公司,十年后依然是行业的龙头。这十年,他们的收获是惊人的,各行各业也是如此。
我一直在说:数数月亮,而不是星星。数星星太累,长期回报也不会好,因为太难了。会有一个人是千里眼,很会数星星,所以他可能是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的材料,因为他三岁就能看到老。就像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你是宁愿在三岁的时候判断,还是等到30岁?当然也有人会在一岁的时候抓住星期来判断,抓住算盘就说长大了要当会计,但这是算命。他还没上幼儿园。你怎么知道他将来会做什么?当然你可以说这个人是富二代,富二代后来失去了很多家。所以三岁看老的准确率太低了。
我们是二级市场投资者,30岁可以养老。你可以等这个人成长起来,在工作的前3-5年,知道他是哪个学校毕业的,进过什么行业,担任过什么职务,升职有多快。判断他未来30年的处境,比三岁看老确定多了。
刚回国的时候,大家都在说空调的天花板。我们做了白电和黑电的对比分析,结论是看好白电不看好黑电。因为行业结构不同,白电虽然还在混战,但是只剩下四家,空调只剩下两家。而且空调的技术变革是持续的,在技术变革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颠覆性的结果。黑电,从CRT到等离子到液晶屏到LED到3D电视,每一次都是革命性的。企业不跟是很痛苦的。如果他们不跟随你,他们可能会落后。如果他们跟着你,就要投入大量资金,风险很大。再过两三年,新技术可能就出来了。万一投资3D电视,可能是个伪命题,黑电就难多了。
在美国刚起步的时候,我问公司的一位资深合伙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他说,很简单,你只需要记住两点:第一,把客户的钱当自己的一样珍惜;其次,将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分析为一级市场的产业投资。
过去十年,我主要投资了一些有赢有输的行业的一些优质公司,比如一些大白马公司,这些公司经常出现在我的投资组合中。如果你想看我的组合,你会觉得很无聊。大家肯定会觉得你这十几八年找了一堆大白马。没什么意思。任何人都可以。
我现在很少谈投资,因为没什么新鲜的。如果我说出来,人们会觉得这个人真的没什么新意。随便翻翻这些关于投资理念的话,我投资的股票就这些了。
为什么这十年我只说了几句话,就几个行业?因为我是从产业角度投资,所以我追求核心竞争力不变的公司。他们十年前是行业的领导者,现在仍然是行业的领导者。当然,在变幻无常的市场中找到一个不变的公司并不容易。
市场每天都在变化。我们做投资,但我们研究的是市场背后不受制于人的规律:经济规律、行业格局、供求关系、商业模式。猜测市场的情绪变化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好处,但那不是持久的。所以投资真的很“无聊”,这是一种常态。就像那些去赌场的人,有的人去玩,一晚上花上百万的贵宾室,但真正想赚钱的人,需要理性严谨,并不是好玩的。
我做战略经理十年了,变化不大。因为我不擅长追逐变化,我更擅长在变化的现象中寻求不变的规律。
过去十年,人们问我看好哪些行业。我总是讲三大行业:金融地产、品牌消费、先进制造业。为什么?这些行业符合我的标准,行业格局非常清晰,月亮都出来了。我从来都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会等到结果明朗后再投资。反正买他们总有机会。a股波动性大,往往有很好的买入机会。
金融地产的格局相对不太清晰,但是便宜。五年前大家都看空房地产的时候,我把电影和房地产做了一个全面的对比。当时中国电影票房一年300亿到400亿,最大的公司市值已经是400亿到500亿,而房地产一年卖8万亿,最大的龙头公司市值只有600亿到700亿。当时最大的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只有一两个点,但可以看出大开发商会继续抢占小开发商的市场份额。我们预计,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将不可避免地提高。很简单:大公司拿地比小公司便宜5-10%;原材料集中采购可以便宜5-10%;融资成本也比小公司便宜5-10%(比如一些龙头房企在2016年底发行了5年期公司债,小公司的放款利率可能超过10%);最后,同地段的房子,大公司因为品牌的原因,比小公司高5-10%的价格出售。这5-10%加在一起,小开发者怎么跟大开发者竞争?这就是我所说的“胜败已分。”这些道理很简单,大家都能想到。
定价能力也很重要。为什么我经常说这三个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可以提价。我一直说有“霸王条款”的行业不会太差。比如房地产的“霸王条款”就很厉害。你要预付他,他用你的钱给你盖房子,两年后给你,而电影要先砸钱,电影现金流很差。白酒一把米一斤水,花你几百块,毛利率八九成,挺高的。几年前银行也有一些“霸王条款”,现在没有了,说明银行业的竞争比以前激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