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的骗人套路
“无抵押,无担保,正规公司,当天放款”,“内部人员,特殊渠道,低息贷款”,“征信,免费办理,无条件放款”?曾几何时,贷款黑中介的各种花哨广告通过电话、广告、网络传播,不知不觉中不断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这些广告利用了人们利率低、急需贷款的心态,打着吸引眼球的幌子散布诱人的承诺,设置各种贷款骗局,精心准备了一个又一个坑。如果不注意分辨,很容易掉进“坑”,上当受骗。贷款黑中介不仅扰乱了信贷秩序,阻碍了行业的正常发展,还增加了融资成本,侵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亟待引起重视。
你们没商量中介“坑”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金融法院审理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60岁的老人何某从银行贷款44800元,是听广告得来的贷款。他花了11620元的代理费。法院判令何全额偿还借款本金44800元及利息。
2065438+2009年7月,他接到中介公司电话,得知交纳一定比例的贷款代理费后可以帮助办理银行贷款,并表示贷款可以走“绿色通道”,保证100%贷款成功。因其缺少打麻将的资金,且年龄较大,风险意识较弱,同意帮助中介办理贷款手续。
后来在中介的唆使下,他与某银行签订了个人网络消费贷款合同,约定贷款金额为44800元,贷款用途为家用电器,贷款期限为一年,贷款利率为1.68%,每月到期利息随本金支付。
贷款发放后,中介帮何拿到银行卡,在卡上消费了9828元,告诉何这笔钱是银行一次性收取的利息。急着借钱打麻将的何也没在意。按照双方约定的贷款金额4%的比例,他通过微信支付了贷款代理费1792元。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借了44800元,代理费11620元,达到33180元。在他未能按期偿还银行贷款后,银行诉至法院,要求他支付全部贷款本息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法院认为,某银行与何某签订的《个人网络消费贷款合同》是各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该合同真实有效,请予以确认。某银行按合同约定向何发放贷款,以履行合同约定的付款义务。他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偿还贷款本息,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他辩称自己实际拿到了33180元。一是因为他主动将银行卡交给中介9828元,微信支付1792元,某银行没有过错;其次,根据合同的相对性,何与贷款中介的法律关系与本案的金融借款合同属于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所以这笔贷款的代理费不属于本案范围,但是他可以收集证据,单独向代理机构主张。
据此,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判决后,他很后悔,甚至表示不要随意向银行借钱打麻将,更不要听信中介的欺骗,并表示会通过法律途径积极要求中介退款。
贷款中介套路很多。
“贷款过程中会有一些费用,比如保险费、代理费、证照费、招待费等。所以有些贷款中介公司收取中介费是合法的。”据办案法官介绍,贷款市场存在多种“黑中介”和“非法中介”。他们往往充满套路,到处挖“坑”。他们不满足于收取高额的中介费,而是诱骗借款人在灰色地带徘徊。
征信是可以洗的。“黑中介”谎称支付一定费用后可以洗征信,这似乎为一些征信不良的借款人打开了另一扇“窗户”。然而,那只是黑中介编织的美丽谎言。事实上,除了个人信用污点在问题解决五年后由系统自动更新消除外,人力资源无法干预。当用户发现不良信用记录时,积极处理,保留好信用记录才是正道。
假“打包”贷款。“黑中介”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对客户的信用度进行包装和提升,从而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到款,再从中赚取差价。最终客户只拿到了一部分钱,却欠了银行一笔巨额贷款。即使少数人包装贷款成功,也改变不了骗贷的本质。一旦被查出,不仅会被银行列入黑名单,贷款也会被追回,还可能和贷款中介一起触犯刑法。
虚假的承诺。有的承诺提前收代理费、包装费,收钱后直接拉黑路。一些“黑中介”承诺贷款给正规银行,其实就是高息网贷。受害人除了要支付中介费,还要承担高额利息。其实正规金融机构在放贷前是不会以各种名义收取费用的。
保持警惕,睁大眼睛。
“贷款中介充满套路,行业因为‘黑中介’的乱象和客户对行业价值的不理解和不信任而广受诟病。“办案法官表示,为了让融资者少走弯路,解决申请难、审批难、支付难、还款难、再借款难等问题,贷款中介行业规范化、透明化、规模化是大势所趋。同时,清除贷款中介行业的害群之马也势在必行。
一方面,贷款中介行业要摒弃过去遗留的弊端,打造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的贷款经纪服务机构,以优质服务的意识和优质的业务能力扭转贷款中介在公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
另一方面,要让贷款中介“靠谱”,既需要监管之手,也需要法律之剑。贷款中介涉嫌违规的,坚持平行监管和法律规范。对涉嫌严重犯罪的,要依法严厉打击和惩处,铲除非法贷款中介的滋生土壤。
同时,要加强普法宣传,拓宽司法救济渠道。引导借款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持警惕,远离贷款“黑”。
那些“介绍”的“坑”,准确判断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依法依规去正规银行办理贷款手续,量力而行,理性放贷。一旦陷入“黑中介”贷款陷阱,保留相关证据,通过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法院起诉等方式,运用法律武器挽回损失。
相关问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