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能源我们在做什么?
那么,2019中国能源领域正在发生哪些故事?
电力体制改革加速扩大跨省电力交易
2018 12.25,国家电网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下一步将聚焦10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次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请报送第四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为加快向社会资本放开配电业务,将继续组织开展第四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
2018,18年2月27日,甘肃、山西现货电力市场试运行启动,拉开了2019年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随着今年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现货电力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快,跨省电力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可以说,2019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标志性成果。有望取得关键突破。
油气体制改革加速突破管网独立
2018年“油气管网独立,将成立国家管道公司”的消息频出。从国家能源体制改革“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基本思路来看,管网分离是油气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油气公司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想有效打破油气领域的垄断,推进油气领域垂直产业链的市场化和专业化,首先要实现油气与管网的真正分离,2019是关键的一年。
新能源汽车逆氢能潮流而动是大势所趋。
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大,导致汽车销量下滑,但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高速增长。氢燃料电池汽车因其环境相容性好、能量转换效率高、噪音低、续航里程长、加油时间短、无需充电等优点,被视为很有前途的清洁能源汽车。目前,我国用于示范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超过200辆,累计行驶里程65438+万公里。2019氢能汽车产值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到2030年,中国氢能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天然气的供需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
中国在2017已经超越韩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国,并且隐隐约约超过排名第一的日本。
2019年,国家层面对天然气供应做了充分的准备。天然气产量和供应量再创新高,储气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预计天然气年产量将增加6543.8+000亿立方米以上,供应量将增加300亿立方米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冬季采暖期日供应量将增加约6543.8+00亿立方米。预计2019全年天然气供应将继续稳步增加,但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和“煤改气”的持续推进,天然气供需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光伏进入平价时代,光储一体化正成为趋势。
经过前两年的快速发展,维持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可再生能源基金不堪重负,补贴缺口巨大。光伏的未来取决于能否低价上网,降低成本的能力成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2019,光伏平价时代已经开始。随着储能技术的快速提升和成本的不断下降,“光伏+储能”将在未来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2019将有更多企业布局这一领域。
风电行业全年回暖,海上装机稳步前行。
2018年,风电行业加快海上风电和分布式风电发展步伐,在装机容量连续两年下滑后实现扭亏为盈。海上风电曾经是行业发展的短板。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无论是可开发资源还是技术政策,我国海上风电已经基本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目前风电企业已经经历了两个周期的洗礼,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预计2019年风电装机容量将呈现逐年恢复的状态,达到30GW左右的水平。
配额制的引入难以鼓励新能源的发展。
2018年末,国家能源局再次就《关于实施可再生能源电量配额制的通知》发函征求意见,这是配额制自2018年3月、9月以来第三次征求意见。可以说,难度较大的配额制会给新能源的发展增加很大的推动力,从地方政府和电网公司的角度来看,会形成新能源发电和输电的考核压力,从而鼓励新能源的发展。预计上半年会发布2019的额度指标。
国家电网混改加快UHV迎接建设高峰
2065438+2008年9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加快一批输变电重点项目规划建设的通知》。通知提到,2018、2019两年内将批复9条重点输变电线路,涉及“七通五直”的UHV线12条,这是继2012 UHV大规模规划建设后的又一个建设高峰。2018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此前增量配电、交易机构、抽水蓄能电站等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混改”范围和力度,首次推出向社会资本开放UHV建设投资等一系列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国内市场的开放,UHV海外市场的前景也非常广阔。一般来说,UHV的建设周期在2-3年左右,也就是说2019年将是交付年,设备厂商将在2020年出现一个业绩高峰。
“三废”问题可以缓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8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持续向好,弃电量和弃电率保持下降趋势。预计2019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将进一步提高,弃电弃电率将保持在合理水平。到2020年,基本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
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煤化工市场重回快车道
2065438+2008年2月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有关领导强调,科学有序推进煤制油、煤制气等示范工程。随着国家能源安全和油价缓慢回升,煤化工市场重回快车道。目前,我国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技术仍是新兴产业,煤化工项目投入产出大,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活力影响深远。同时,由于煤化工项目涉及耗水、占地、环境污染、产品质量标准、定价、市场准入等问题,我国现代煤化工发展面临产业政策不完善、重视不够等问题,部分核心技术和设备也受制于人。
但作为国家支持的能源行业发展方向,预测煤制油、煤制气等产业政策将在2019年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