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属于苏州吗?
张家港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因港得名,因港兴市。是一座港口产业强市,加速融合发展为港口生产城市的优质城市。
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总人口654.38+0.65万,其中户籍人口93万。辖8个镇,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双山香山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
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率6.1%,公共预算收入247亿元。
经济和社会发展:
近年来,该市积极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叠加机遇,全力打造“五城”,着力推动港口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设香港产城深度融合的创新型城市。张家港因水而起,因港而兴。自1994以来,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三。全市上市公司22家,自主培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64家。地方企业沙钢集团11年入选“世界500强”,7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9家企业获评“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张家港产业资本中心成立,“张家港基金”管理规模突破600亿元。长城宝马“光束车”正式上线,CRRC氢能、中铁博览城等项目成功签约,入围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创新建立推进物化专班工作机制,集中力量攻坚改革重点领域,全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
二是打造长三角枢纽城市。张家港拥有长江岸线80.4公里,泊位135个,年货物吞吐量居全国县级港口之首。沿江有西漳、疏港三条高速公路,市内任何地方都可以在20分钟内进入高速公路网。随着沪苏通、同舒嘉、苏南沿江铁路的建设运营,张家港将成为三条铁路交汇的唯一县级市,真正融入上海“半小时通勤圈”。目前,我市正瞄准枢纽型大城市的定位和坐标,以“三年成型,五年成市”为目标,整体规划建设44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城;开工建设203.3亿元、59.3公里的高速公路环线和十字形高速公路轴线;统筹推进过江通道和航道工程,全力构建“公铁联运、江河海河直达”的交通网络,努力打造连接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枢纽城市。
三是打造突出人居典范的绿色发展标杆城市。张家港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获得了中国第一个、江苏唯一的中国生态文明奖。全市PM2.5平均值连续多年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8%,通江主要支流水质全部达到ш类以上。已建镇全部建成国家生态镇。在江苏省率先实现村庄环境整治100%标准。深入推进沿江1km环境整治,积极实施“还港还城”,有序推进“长江绿色走廊”工程,全力打造美丽江海交汇的第一湾“张家港湾”。大规模实施“三优三保”,累计拆除旧复垦土地1.5万亩。
四是建设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和谐幸福城市。坚持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民生微实事”工程实现区镇全覆盖。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万元。拥有全省最大的强势村组,全市村庄平均稳定收入超过千万元。建设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和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城市;大病困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市居家养老服务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被授予全省首批“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被确定为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江苏首个国家级贫困村创业者培训基地。荣获“中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示范城市”和“2019全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一名。
五是建设具有独特人文气质的模范文明城市。张家港是全国唯一获得“五连冠”称号的县级市。曾于1995、2017两次承办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现场会。“一手抓两手,加强基层宣传和思想文化工作”被中宣部列为重大典型。创新成立全国县级市首家“志愿者学院”,全市每10张家港人有1名志愿者,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400万小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被列为国家试点,实践网络实现了城市、乡镇、村(社区)全覆盖。长江文化艺术节连续举办16年,被誉为“弘扬长江文化旗帜的县级市”,荣获全国先进文化城市称号。积极构建大联动、网格化、一体化的“三位一体”治理体系,统筹建立“三位一体”治理格局,治理违规、污染、隐患。携手华为建设全国首个“智慧城市应用创新中心”,荣获“2019中国领先智慧城市”。
关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