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10 6月13日下午,山西省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召开山西省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情况说明会。公司获悉,山西新一轮省属企业战略重组已基本完美落幕。其中,山西煤企由七家合并为两家,七家国有动力煤企业竞争的局面成为过去。燃气行业,国鑫能源集团、山西燃气集团、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气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组成立华鑫燃气集团,新的“大佬”出现。

此外,备受关注的阳煤集团重组也已公布: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由原阳煤集团更名,合并重组省公司新材料相关优质资产,宣布转型升级石墨烯材料等新材料产业。

单信通:山西下一步将努力提高效率。

山西省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党委书记、CEO郭保民指出,下一步,山西将着力降本增效、挖潜增效,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此外,他呼吁金融企业提高对山西国企改革的自信,加大金融支持国企改革的范围,为山西国企改革创新出谋划策,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信息服务。

生产和信息交流:山西省注重煤炭工业的整体升级和创新,接下来将高速发展。

在新一轮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推动下,山西省国有企业正以经济数据为中心,稳步加速发展。

“从历史上看,山西省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体制机制创新不活,竞争优势不够,相当于一些公司还处于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上。”赵昭指出,要从源头上破解难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根据省属国资运营的输赢,重新梳理专业化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具有竞争优势、高科技创新能力、销售市场控制力、价格决策力、资产回报率高、综合实力强的一流电力能源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产业链的市场集中度,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煤炭企业整合势在必行。

赵招表示,9月底,山西将与同煤集团、晋煤集团、晋能集团三家煤企合作,组建晋能控股集团。同煤集团更名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晋煤集团更名为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三家公司成为晋能控股集团的二级子公司。

“重组后的晋能控股集团规模为1.11万亿,煤炭产能约4亿吨,年发电量381.471万千瓦电力项目,煤机装备制造规模368.65亿人民币,准确定位为中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煤炭行业。”赵昭表示,此举是用来破译省属煤炭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困境,破译煤化价格的差异和权益的约束,破译煤炭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产业链销售市场的内化和简单化,更加严重和混乱。

在此之前,山西焦煤集团和山梅集团也在4月份进行了合并重组。重组后的山西焦煤集团规模为441.64亿元,动力煤产能约2亿吨。准确定位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主焦煤和焦化厂公司。

赵钊表示,新成立的焦煤集团将积极推进跨省优质焦煤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组,进一步提高在行业内的决策权。2020年前三季度,新焦煤集团盈利44亿元人民币,在山西省国有企业中排名第一,重组成效刚刚显现。

特别是此前备受关注的阳煤集团重组架构也在大会上公布。据单信通介绍,5438+00年6月,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由原阳煤集团更名而来,整合重组省公司新材料优质物业,保留阳泉煤业上市公司及部分煤矿物业,规模约1013亿人民币,煤炭产能2860万吨,员工约3.5万人。“6月5438+00,10,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与山东如意集团合作建设中国阳泉时尚科技产业链城、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山西碳烯高科技石墨烯材料新项目,宣布举行开工仪式,这意味着华阳新材料迈出了转型升级的坚定步伐。”赵昭表示,新签约的两个项目中,前者总投资6543.8+00亿元,是现阶段国内唯一一个从动力煤原料实现终端装备的新材料产业链项目;后一种产品氧化石墨烯可以用来生产石墨烯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物体。

随着焦煤集团和晋能控股集团重组架构的公布,以及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的筹建,山西煤炭行业的布局从之前的“七侠争霸”变成了“两大老大”。在此轮整合中,山西还重组了国鑫能源集团、山西燃气集团、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气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华新燃气集团。

据了解,重组后的华新燃气集团规模为820亿元人民币,煤层气抽采能力35亿立方米,天然气管网长度约6300公里,管网集气站工作能力300万立方米,员工约3.5万人。蓝焰控股、国鑫能源两家上市公司成为全省上下游煤层气资源抽采能力最强、中管网份额最大、供气调峰能力最好的企业。下游市场占有率最高、产业链配套最全的省级燃气集团,开创了“勘探开发、资源储运、开发利用、装备制造、自主创新”四大业务流程板块融合、中下游增长的局面。

单信通:重组基本完美结束。

据山西省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赵云介绍,2020年以来,山西省委采取更名重组、整合新设、协同重组、企业兼并、公司分立设立、丰富调整等方式,集中实施14改革创新重组,省级公司由28家调整为23家,煤炭行业人员由7人调整为2人,新增工业公司数量大幅增加。

赵指出,此轮发展战略重组,从4月成立华远陆港集团到10年底成立金能控股集团,历时6个月,涉及产权改革2.6万亿人民币,占省公司总资产的79%;参与改革的一级公司20家,占改革创新前省公司的71%;涉及改革员工86万人,占省公司员工91%;改革涉及的产业链包括动力煤、焦煤、钢铁、化工厂、新创、新材料、水厂、货运物流、文化旅游产业、体育文化、天然气、农牧、工程建设、资产管理公司等14个行业,产生了神农科技集团、云时代集团、华建体育控股集团、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金通资产管理公司、山西航空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