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式管理企业有哪些弊端?如何改善?

家族式管理企业有以下缺点和相应的改进措施:

1,古典家族企业。古典家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一个家族对企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1.1的股权结构简化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高度集中的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决定了企业投资主体的单一化,企业难以吸收外部资本。家庭内部资源有限,难以满足企业扩张的需要。

1.2决策不科学,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在大多数古典家族企业中,不仅是重大的商业决策,就连日常的一般管理决策也大多由家族企业的父母做出。

1.3产权不清。家族企业产权模糊现象普遍,表现在:家族成员之间产权不清。由于法制观念的淡薄和中国传统文化“家和”与“人和”观念的影响,企业成立之初一般不进行产权分割,这迟早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危机,甚至使企业走到尽头。“家族企业和外部产权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一些企业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往往通过挂靠国有或集体企业,成为“红帽子”或“假集体”企业。这会导致产权纠纷,增加企业运营费用。

1.4财务不透明,融资困难。古典家族企业自然是“封闭”的,外界很难知道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不敢贸然进入。

1.6“接班人”问题。这一直困扰着无数的家族企业。研究家族企业历史的学者发现,把所有财富转移给下一代的家族企业,至少有80%在第二代就去世了,只有13%的家族企业由第三代继承。正所谓“一代创业,二代留业,三代失败”。

1.7其他。古典家族企业本身就是一个有缺陷的监督体系,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家族成员毫无用处,使得企业的“父母”在家族纽带和制度之间徘徊,影响工作。此外,古典家族企业大多没有形成企业文化,不注重社会效益,变相剥削非家族成员,劳资关系恶化。

2.现代家族企业。现代家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相对分离的。由于引进外部人才或吸收外部投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个家族仍然持有企业的控股权,委托外部专家或企业经营目标企业,即“高所有权-低控制权”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家族持有企业的控股权,对企业拥有最终的实质控制权。另一种是一个家族为了吸收外资失去了控股权,但仍然牢牢控制着企业,形成实质控制,即“低所有权-高控制”的模式。

2.1企业文化难以形成。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精神面貌和内心信念的集中体现。由于家族内部关系的影响,家族企业的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家族色彩,非家族成员很难融入其中,形成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2.2难以建立科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因为家族企业的文化很难形成,激励制度只能和钱挂钩。因为钱在家里手里,多奖少奖都是家里说了算,容易走入一提到奖励就总想到钱的误区。而且家族企业的激励机制主观随意,企业不注重满足管理者其他方面的需求,无法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

2.3用人机制落后。主要表现在:1。重忠诚轻才华。2.用人单位没有长远规划,一般不培训员工,不参观学习,不进行实际考察。3.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他们总觉得在为别人“打工”,不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

2.4事业父母的正确陷阱。企业“家长”一般很难接受从企业最高位置退休的现实,所以不愿意过早交出权利,让新的更有能力的人来接替他的位置。企业“家长”往往处理不好分权和集权的关系,往往会出现“想聚又放不下”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