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素史克的热议事件

葛兰素史克在中国行贿

主词条:葛兰素史克中国行贿事件

葛兰素史克在华行贿案是2013年7月发生的医药行业行贿案。此次事件涉及的主要生产商葛兰素史克公司利用贿赂手段寻求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导致医药行业价格不断上涨。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GSK中国)部分高管因涉嫌严重商业贿赂等经济犯罪,已被依法立案侦查。通过已经查明的更多案情细节,一个跨国药企的商业贿赂利益链条逐渐清晰,推动药价虚高的幕后黑手开始浮出水面。

2013 10 7从贵州省遵义市警方获悉,震惊全国的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案一名在逃犯罪嫌疑人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落网,犯罪嫌疑人将由当地警方移交陕西警方处理。

2013 12 18,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副主任黄峰平因涉嫌犯罪,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依法逮捕。2013年7月和8月披露的葛兰素史克(GSK)商业贿赂案,黄峰平被捕或涉事。

2014年5月5日,经过10多个月的调查,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葛兰素史克)涉嫌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向公司行贿、向公司行贿等。,侦查终结,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注:有关贿赂的更多信息,请参考参考资料:

)

葛兰素史克在波兰行贿

2014年4月,BBC全景报道称,在2010至2012期间,葛兰素史克以“患者教育服务”的名义向波兰医生行贿,以推广哮喘药物舒利迭。波兰中央反贪局已经介入调查,GSK的11名医生和1名区域经理被起诉。

召回事件

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网站201118公布通知,要求立即停止销售和使用葛兰素史克生产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并要求上市召回。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中检出DIDP。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立即停止销售和使用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产品,已进口上市的将由企业召回。此前,香港卫生署曾发现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儿童用抗生素“安杀菌”含有80%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是欧洲食品接触材料中DIDP最大迁移量的两倍,要求葛兰素史克公司回收相关药物。

2014年3月27日,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召回在美国和波多黎各销售的所有非处方药减肥药Alli,原因是发现部分药瓶被篡改。该公司前一天表示,已收到美国7个州消费者的投诉,称一些药瓶中含有并非Alli的药片和胶囊。这些药片和胶囊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但真正的Alli是一个蓝绿色的胶囊。

考虑退出中国。

“葛兰素史克可能退出中国,以回应中国政府的巨额罚款”——这一消息在英国舆论中引起了不小的讨论。《每日电讯报》7日援引未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的话称,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正威胁退出中国市场,迫使中国减少罚款,罚款金额可能高达200亿元人民币。这笔罚款是GSK去年在华营业收入的近3倍。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如果葛兰素史克承认中国政府的指控,它还将面临英国和美国的罚款。

美国医学新闻网FiercePharma称,葛兰素史克发言人拒绝对其计划“退出中国”的传闻发表评论,称其为“个别报道”,表明该公司长期致力于中国市场。据该公司称,在中国的投资达到5亿美元,创造了7000个就业机会,拥有多家工厂和一个专门从事神经疾病的全球R&D中心。(注意:要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参考资料:

)

寻薪门

2065438+2004年4月3日,因经济犯罪被立案侦查的葛兰素史克中国(GSK中国)风波不断。多名自称GSK的员工反映“GSK以审计名义克扣2013年度医药代表报销费用和第四季度奖金”,正在拉横幅、微博微信“讨薪”。

高管性丑闻

2014年6月30日,葛兰素史克在华行贿丑闻周日进一步发酵。该公司表示,其高级管理层收到了一盘秘密拍摄的性爱录像,主角是该公司前中国区负责人马克锐(Mark Reilly)。葛兰素史克证实,这段视频拍摄于马克锐在上海的公寓卧室,主角是马克锐和他在中国的女友。麦考利不知道卧室里有秘密摄像头。这盘录像带通过匿名邮件送到了包括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威蒂爵士(Sir Andrew Witty)在内的公司高管手中。邮件还称,该公司向医生和官员支付药品回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