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河北奶牛养殖小区的扶持政策是什么?

近年来,唐山市丰润区按照中央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部署,充分利用农区资源优势,把发展奶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作为强区富民的一号工程,按照发展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奶业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奶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截至2004年6月,全区共有奶牛9.3万头,其中成年奶牛5万头。十五以来年均增长36.2%,鲜牛奶日产量800多吨。2003年,全区奶牛养殖产值达到514亿元,同比增长19.5%,分别占畜牧业和农业总产值的31%和15.48%。奶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7654.3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奶业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纯收入4.4亿元,人均农业人口675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29.6%和28%,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4%。奶业及相关产业税收达到4300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6%。成为河北省第一奶业大区,排名全国第七。丰富的奶业生产已被国家和省级政府列入奶业发展的重点区域规划。2004年5月,被中国农业区域布局与产业化论坛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奶业之乡”。

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为适应全区奶牛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乳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区委区政府千方百计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在积极鼓励和支持冯润一奶、二奶、银河、三星等本地区乳制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支持广东今日集团乐百氏(冯润)食品有限公司不断扩大规模,区委、区政府将其股份转让给广东今日集团,支持乐百氏(冯润)食品有限公司与法国达能集团合资成立合资企业, 这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的实力,使公司的投资从654.38+0.3亿元增加到2.5亿元,鲜奶日加工量从200多吨增加到300多吨。 公司主要生产纯牛奶、酸奶、发酵乳、奶粉等四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年上缴税收654.38+00多万元。为进一步壮大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带动能力,区委区政府积极吸引上海均瑶集团在冯润建设乳品加工企业,总投资6543.8+0.2亿元。2003年6月5日至10月,投资6000万元、日加工能力120吨的上海均瑶集团冯润乳制品加工一期工程顺利投产。为了进一步拓宽鲜奶的销售渠道,冯润以真诚的态度营造优良的环境,进一步引进重量级龙头企业,形成无序竞争的格局。制定出台了《丰润区鼓励外商投资优惠办法》、《冯润乳业科技园区投资优惠办法》等一系列文件。2003年6月,吸引蒙牛乳业集团落户冯润,日加工液态奶600吨,年产量20万吨,年销售收入6543.8+0亿元,利税5200万元。计划今年9月投产。目前,该地区已经签署了50份机械化挤奶厅建设和鲜奶采购合同。

二是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为加快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群众发展规模化养殖,区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规模化养牛场和养殖小区发展的奖励办法》,重点建设奶牛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区政府每年支出654.38+0多万元支持群众发展规模养殖。良好的发展基础和优惠的扶持政策吸引了省财政厅郭芙投资公司在丰润区建设奶牛养殖小区。并积极探索社区所有权和经营权条块分割、分离的管理方式,不断加快社区资本运营质量。目前,郭芙润兴奶牛养殖小区总投资300万元,现有奶牛1070头,可容纳奶牛1000余头。

截至2003年底,共有25个乡镇拥有1000头以上奶牛,269个村拥有100头以上奶牛,2617户拥有5头以上奶牛,其中42户拥有100头以上奶牛(已建或在建1000头奶牛养殖场7个),新建机械挤奶厅6个,占全区规模化养殖的35%。

第三,不断优化奶牛种质

为扩大全区奶牛养殖数量,同时提高品种质量,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奶牛品种改良管理的实施意见》,制定了《优良传统奶牛体系建设实施办法》。投入654.38+0.5万余元购置育种设备54套、显微镜9台,完善了各基层站的品种改良设备设施;确定并实施了“统一供精、统一供氮、统一培训考核”三项统一管理措施,将奶年品种改良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2000年以来,丰润区在北京奶业中心和省畜牧局的技术支持下,结合农业部“万头优质牛胚胎富民工程”的实施,完成了120头牛胚胎移植。为尽快提高奶牛质量,区政府、河北郭芙农业开发公司、加拿大新技术开发集团共同投资7200万元建设年产优质奶牛5000头、胚胎65438+10万枚的奶牛繁育中心项目,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梁凡中心一期工程投资3600万元,占地256亩,现有受体奶牛3000头。今年2月11,成功产下第一头小牛。目前,手头有2606头受体牛,已进行了2872次胚胎移植。目前已确认874头准母牛和560头受体母牛,移植妊娠率为40-45%。已产犊牛148头,性别鉴定准确率95%。

四是奶业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

以建立无公害奶源基地和无公害鲜奶品牌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奶业标准化建设,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指导思想,把指导奶业基地建设的重点从扩大数量转向提高质量。截至目前,国富润兴乳业有限公司等7家奶牛场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为提升全区奶牛养殖质量、打造富民品牌奠定了基础。2003年6月,165438+10月,丰润区起草的《奶牛场生产技术规范》系列标准通过省级专家审定,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地方标准。该地区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命名为“国家乳品工业标准示范区”。

动词 (verb的缩写)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为了提高全区奶牛的科学饲养水平,这个地区充分利用丰富的地域优势,依托北京、天津等地的高校和科研单位,聘请专家组成讲师团,来访者进牛棚开展技术研究,解决奶农关注的疑难问题。至少安排一名技术员驻村,对全区100头以上的养牛户进行指导。并新增奶牛村级技术服务点30个,巡护车辆9辆,服务大棚,让奶农不出村就能就医、吃药。大力推广牧草种植和青贮技术,促进了平原农区奶牛饲料结构和种植结构的调整。2001以来,全区各级、各方筹资300多万元,在12重点田块新建23个库容500立方米以上的青贮池,总库容2万立方米。2003年,全区完成秸秆青贮1.5万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为加强疫情防控,本区在原有10畜牧兽医中心站和25个分站的基础上,新增村级防疫网点50多个,形成了以区畜牧兽医站为龙头、乡镇兽医站为骨干、村级兽医站为基础的疫情防控体系。做好奶牛五号病等重大疫病的强制防疫工作。做到乡(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牛。并坚持以检促防,以防促检,防检结合,标本兼治。基层奶站和流动收奶点全面实行“免疫证”收奶制度,为全面实施“绿色牛奶”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六是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

为进一步理顺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在重点镇或奶牛养殖小区率先成立了奶牛合作社,发挥其主导作用,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服务、统一收奶、统一物业管理、分户饲养”的管理模式。同时,支持乐百氏(冯润)食品有限公司投资近400万元在全区重点乡镇和大型养殖场建立26个低温奶站,与北京三元食品公司合作投资40余万元建立中心奶站。企业与奶站辖区内1500余户奶农签订鲜奶购销协议,做到了质量标准公开、收奶价格合理、奶款支付及时。积极协助蒙牛发展我区机械化挤奶厅。并组织畜牧局、企业奶源部、签约奶户每周五召开座谈会,及时解决鲜奶购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实践,该区形成了“公司十农户”、“公司+经纪人+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三种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全区奶业健康有序发展。

七。未来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冯润奶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相关部委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自2002年以来,副省长宋恩华连续五次陪同市委、市政府领导到丰润区检查指导奶业产业化工作,明确指出要实现冯润奶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建设国家一流的奶业科技园区 使初具规模的奶业尽快走上依靠科技、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轨道,从而带动全区、全市乃至全省的农业增效。 在此期间,农业部常务副部长韩长赋、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科技部农业司司长、省财政厅厅长等有关部门领导同志也到丰润区就奶业科技园区的规划建设进行了检查指导,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设性意见。

为加强奶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2002年6月,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中国唐山奶业科技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顾问,区长任组长,相关区委副书记任副组长, 以及畜牧局、科技局、财政局、发展规划局、国土局、招商局、冯润镇的主要领导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奶牛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的日常工作。

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乳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2002年6月9日,丰润区政府正式聘请河北农业大学为奶牛科技园区技术支持单位,聘请河北农业大学桑润子教授为奶牛发展顾问。丰润区被河北农业大学确定为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基地。同时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中国奶业协会、北京奶业中心等单位建立了密切联系,为奶业科技园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了搞好乳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区政府聘请中国农业大学进行园区的整体规划设计。2002年8月5日,《中国唐山乳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在北京顺利通过专家论证,现已通过省级立项。奶牛科技园区定位为国家级园区,总面积近1万亩,分为核心生产区、辅助生产区、乳品加工区、饲草种植示范区、综合管理区五大功能区,规划总投资1亿元。目前,已入驻的较大企业有乐百氏(冯润)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冯润均瑶乳业有限公司、蒙牛集团冯润乳业有限公司和河北郭芙爱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通过5-6年的建设,中国唐山乳业科技园将真正成为全国最大的良种奶牛繁育中心、乳业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中心、乳制品展示销售中心、 国内乳业龙头企业的加工基地,饲料、饲草的种植加工基地和规模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从而推动全区、全市乃至全省乳业健康快速发展。 该区的目标是,到“十五”末,力争达到奶牛65438+20万头,日产奶1万吨以上,农民人均收入1万元,把冯润建设成为中国奶业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