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市值

导语:如何管理市值?市场价值管理是价值管理的基础和延伸。价值管理主要致力于价值创造,而市值管理不仅致力于价值创造,也致力于价值实现。

如何管理市值

(1)围绕主业不断提升经营业绩。

主营业务是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有明确的主业定位,做强主业,提升盈利能力,增强竞争力,努力成长为主业清晰、发展路径透明的专业化公司。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些公司因为盲目多元化而大大降低了竞争力。国企要更多的立足于主业,做优做强主业。同时,通过整合产业链,扩大自身规模,提高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二)建立完善的市值管理体系和机制

市值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制定市值管理办法,建立正常的运行模式和机制。首先,培育市值管理的优化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加强管理者对市值管理的理解,加强员工对市值管理知识的学习;其次,建立市值管理的组织机制,加强领导,设置岗位,有专人参照市值管理办法动态监控市值变化,及时反馈和处理问题;最后,上级监管部门要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进行考核,督促其科学合规管理市值。

(三)制定科学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实施市值管理的重要工具。实施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可以提高公司管理者的积极性,从根本上理顺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分歧,使其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一致,促使其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相关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公司股票的市值表现。国有上市公司薪酬委员会应科学设计股权激励方案,从股权激励的对象、认购价格、出售股份的期限、获取股份的方式、股份的权利等方面完善股权激励制度,确保方案的科学性,防止经理人员利用手中股份形成道德风险。此外,还应积极制定员工持股计划,更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公司的凝聚力,维护市值的稳定。

(四)搞好四大关系的管理。

上市公司主要从投资者关系、事务所关系、媒体关系、监管关系四个方面进行关系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是通过充分自愿的信息披露,促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减少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实现投资者价值最大化;事务所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保持良好的沟通。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以通过审计报告更好地披露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或者当公司出现法律相关问题时,可以通过与律师的良好沟通,寻求法律支持,防范法律风险。媒体关系管理是指公司通过与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把握舆论导向,能够积极有效地与媒体沟通,化解危机,维护公司形象,稳定公司市值。监管层的关系管理是与证监会、SASAC等监管层保持有效沟通,寻求监管支持,争取良好的监管环境。

(五)提高财务管理和资本运营水平。

上市公司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资本结构,使核心资本创造最大价值,同时提高公司的筹资和投资效率,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要学会运用整体上市、股份回购、大股东增持或承诺不减持、并购重组、定向增发、周期运作等手段,提高资本运作水平,实现股票市值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当公司股价上涨时,可以用公司股份作为支付手段,及时进行并购或剥离不良资产;当市场过度看好公司某个业务单元时,可以拆分转让,以获取更高的溢价;当股票交易进入低迷期,为了减少损失,防止恶意收购,可以实施股份回购或者提高股票收购门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正常运作,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不断将市值溢价转化为股东财富,提高股东利益。

新三板市值管理的四大特点

第一,同类型标杆中小企业提升空间巨大。只要有10%的提升,对公司帮助很大;

二是新三板制度落地存在套利空间。今年新三板系统的落地不太靠谱,但是再过两年,还是比较靠谱的。只要时间长,就有机会,前提是企业本身好;

第三,中小企业的成长空间。很多新三板企业还很年轻。我认为他们是高中生。再过几年大学毕业,再过几年硕士毕业。运气好的话,肯定有机会读博士。

第四,要持之以恒。每一个努力把塔建成新三板的人,短期内看不到什么效果,但是如果持之以恒,各方面都去做,和中小企业比肯定是有好处的,差距肯定会很大,但是和自己比,肯定会有进步。同样的公司,同样的净利润,你的市盈率比别人高,别人会比你的同行高10倍。

市值管理的误区:

市值差=股价差(如果股本不变)

市值确实与股价的涨跌密切相关;但真正决定市值的不是股价,而是股价背后深层次的价值因素(盈利能力、增长前景、行业地位、团队素质、治理结构、运营规范、战略思维、投资者关系)。不能只以股价来决定市值,还要看公司的深层次因素。

市值管理=股价管理(甚至是股价操纵)

市值管理确实需要关注股价,但关注绝不等于直接管理甚至操纵。因为股价是市场形成的,不能、不能、也不可能被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值管理就是价值管理,重点是确定价格基础的价值。

市值管理=迎合市场(市场主力)

市值管理需要考虑市场因素(周期、规律、市场情绪、投资偏好、估值标准等。),但考虑市场因素绝不等于迎合市场。不迎合≠无视;你无视市值,市值也无视你;市值管理是必修课;市值管理要遵循市场规律,重要的是因势利导。

市值管理=追求最高股价。

股价上涨确实对市值提升有直接影响,但股价最大化绝不是市值管理追求的目标;公司和股东价值最大化并不意味着股价最大化。价值管理起源于成熟资本市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我们可以将价值管理定义为“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实现高于投资者投资成本的尽可能高的资本收益”。价值管理是通过科学、专业的方法和工具来提高股东的收益——这种收益将主要体现在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