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法人的优势和劣势
一、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利弊
赞成:法定代表人的主要职权是公司经营权,签订合同,签署各种法律文件,参与诉讼。
(1)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行使职权。
民法典(2021.1.1生效)
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二)法定代表人签署法律文件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第十一条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业行使权力的签字人。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公司法
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股份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公司盖章。
第一百五十六条公司以实物债券方式发行公司债券的,必须在债券上载明公司名称、债券面值、利率、偿还期限等事项,并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公司盖章。
第七条票据上的签章,包括签名、盖章或者签名、盖章。使用票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签章,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签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章。汇票上的签名应当是当事人的真实姓名。
(三)参加诉讼,签收法院送达的文书。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提起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提起诉讼。
第七十八条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由该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或者组织的签收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向人民法院指定代理人的,应当送交代理人签收。"
缺点:
法定代表人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故意或者过失损害公司利益的,应当对公司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由于法定代表人属于且通常具有股东身份,公司法定代表人作为股东、发起人或高级管理人员,如有违法行为,应对公司或其他第三人承担法律责任。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权利,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和股东的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谁能当法人代表?
公司法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其权利能力的实现,而这种法律赋予法人组织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资格,并通过法定代表人的行为转化为实际权利。因此,法定代表人是法人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人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正因为如此,公司成立时,必须明确法定代表人是谁,并提供相应的法人信息。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依照公司章程,经登记机关核准,代表法人实施民事行为,以法人名义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签字人。那么作为法人代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
第一,必须是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法人是组织,其自身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需要通过自然人的行为来实现。自然人作为法定代表人的行为,会直接对其所代表的法人产生法律后果。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所以法定代表人首先必须是完全行为能力人。
二是必须在公司担任董事长、执行董事、经理等职务,不能担任其他职务的法定代表人。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登记机关不予核准登记;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二)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刑事强制措施的;
(三)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
(四)因犯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因犯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限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限未逾五年的;
(五)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或者经理,并对该企业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破产清算结束之日起未逾三年的;
(六)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未逾三年的。
(七)个人债务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
(八)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能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情形。
3.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条件是什么?
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条件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企业所在地有正式或临时账户;具有企业管理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生成的程序符合国家法律和企业章程的规定;符合其他相关规定的文件。